课本剧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实验与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课本剧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校在承担北京市教委德育处“社会实践与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整合”这一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选取了两个角度,对“社会实践和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整合”进行了实验和探讨。一是让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在体验中学习政治课;二是通过开发和利用课本剧,来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着重介绍我校开发利用课本剧,以增强教学实效的做法。
一、课本剧的界定
开发和利用“课本剧”,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课本剧。对这个概念进行界定,成为我们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先欣赏一则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课本剧——《网吧的诱惑》。
【剧情简介】
王某和郭某是同班同学。一天,他俩路过游戏厅,经不住游戏厅异常热闹场面的诱惑,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游戏厅。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先是用自己的饭钱去玩游戏,后来竟然偷同学的钱去玩游戏。幸亏被老师和其他同学觉察,经过及时教育,他们最终远离了游戏厅。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现象用课本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学生在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剧情”中受到感染,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政治课有关知识。同时,学生在编剧、表演等活动中实现了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因此,课本剧是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依据编写,以课堂为中心,为教学服务,由学生直接表演的反映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课堂短剧。
二、开发和利用课本剧的基本依据
1.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我们开发和利用课本剧,加强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供了政策依据。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
2.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为我们开发和利用课本剧提供了良好契机。
2003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的课程基本理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代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开发和利用课本剧这种形式,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注重回归生活,体现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完全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3.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现实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死记硬背”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兴趣不高。尽管广大政治教师努力改革与克服,但收效并不显著。我们必须改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尽快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益,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改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不高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开发和利用课本剧。课本剧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深受师生的喜爱。尤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本剧为素质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使长期沉闷的思想政治课堂显出了勃勃生机,使学生感受到了社会科学学科的无穷魅力,其良好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张扬。
三、思想政治课本剧的主要特点
为了使教师能全面地认识课本剧,科学地开展课本剧的编演活动,使课本剧能很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必须了解它的特点。思想政治课本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课本剧以课堂为中心,为教学服务。例如,课本剧《贪心的后果》就是在讲市场交易的原则一节时,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交易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而设计的。其设计意图是,通过对有些人在商品买卖中,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但最终却受到欺骗的现象的揭示,告诉人们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起公平交易的理念,从而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
第二,课本剧与教材紧密结合,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能加强对学生理想、品德、法律方面的教育。例如,课本剧《在非法侵害面前》就是基于教材中关于公民权利部分设计的。
第三,课本剧是由学生表演的。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全部由学生出演,演员一般采用学生自愿报名,同学投票表决的方式来确定。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第四,课本剧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教师或学生设计形成系列,直接为教学服务。
第五,课本剧的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课堂上。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一般是精短的独幕剧。
第六,课本剧的语言要适合学生特点,易于表现剧中人物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学生表演。
四、课本剧在增强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中的具体应用
课本剧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这里着重介绍三种。第一种方式:课前应用。
所谓课前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为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达到道德或法律教育的目的,在课前一个短时间内由学生进行表演。学生结合课本剧的内容进行分析,实现教育的目的。
例如,学生在学习“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一课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提炼,师生共同创作课本剧《坑泥丸大酒店》。它描写的是学生和父母外出旅游,导游和商家串通一气,坑害旅客的事情。学生通过对剧情的分析,指出导游和商家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种方式: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表演创设情景、分析情景,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还子女上学的权利》就是一例。它描写的是一名外地打工人员,开了一家小饭店,生意红火。让正在上学的14岁的女儿和12岁的儿子来帮忙,学校多次让他送子女复学,他不听。政府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对他进行罚款,在法律的强大压力和政府的劝说下,刘某才把孩子送到了学校。
第三种方式:适时分阶段运用。
结合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过程,分阶段进行的课本剧表演。通过剧情的深入将学生、教师和教材真正融为一体,达到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例如,学习初二教材“孝敬父母与父母沟通”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课本剧《离家出走》,实现了课本与剧本的有机结合。
五、以课本剧为突破口,增强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研究的意义
1.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充分体现政治学科的时代感,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激活思想政治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本剧的加入有助于克服道德教育流于空洞说教、脱离客观实际的弊端,把“包办”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验,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炼、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如学生通过表演拒吸第一支烟,加深对香烟危害性的认识,许多同学课后纷纷表示要劝自己的父亲少吸烟,或者不吸烟,有效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的。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课本剧的内容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模拟社会,展示生活的一个侧面,使学生懂得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离不开道德的约束。教育学生崇尚法律,学习法律,遵守道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课本剧《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目的就是使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毒品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做身心健康发展的“四有”新人。
3.将爱国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融为一体,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走进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大堡台汉代遗址,学习礼仪表演,课堂上的汉代礼仪表演增加了学生对传统道德的认识。
4.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课本剧的编写和表演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讲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六种能力: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发明能力;事故应变能力。如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尝试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胆识和能力得到锻炼。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尝试知识技能、情感、意志相结合的人格教育,让他们以创新的精神面对竞争的挑战,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
5.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合作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理性思维精神的培养。这是指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现实社会中事物的运动、各种关系的变化的规律;知道人类追求的是一种秩序、和谐、严格、精致和完善的和谐社会。第二,求真精神的培养。求真精神的培养是指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的远大志向;养成遇事好问为什么的良好习惯;知道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法穷尽的。第三,实证精神的培养。实证精神的培养是指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学习、做事实事求是的好习惯。第四,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指通过活动,使学生乐于研究问题,探索新情况,在新事物面前敢于对旧的观点提出质疑,善于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合作精神的培养。创设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师生都得以发展,使大家感到生活充满希望。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靠父母是一种血缘关系,靠朋友是一种社会关系。交友是社会交际能力的体现,直接反映出一个人是否具有合作精神,合作方式是否有效等。通过活动,直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在表演准备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提供资料就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6.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在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也是老师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生活,一起活动,搜集个案,从成功的例子中鼓励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努力,发挥了政治课在德育中主渠道的作用。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方法,注重反思,勤于总结,提高了教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