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角下乡村集市的功能
——以内蒙古通辽市某集市为例
王晓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摘要 :乡村集市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论是在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还是生产活动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XX人进行了访谈,采用功能主义人类学视角,从余粮堡集市的基本情况、参与者和经营内容等方面,详细分析余粮堡镇集市的结构与特点,对农村集市的功能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乡村集市 功能 人类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主体,农村问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集市作为连接国家、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娱乐等功能。“集市与宗族、乡村、民间信仰并称为人类学、民族学解读中国社会文化特征的四大经典范式。不同于集市,其他三种均侧重于从内部解读乡村社会形成机制的范式。”费孝通先生也认为集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集市等市场贸易系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功能主义人类学理论,通过详细分析余粮堡镇集市的结构与特点,对乡村集市的功能做初步的探讨。
一、功能视角的引入
上世纪20年代,功能主义分析方法兴起并被广泛关注。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功能主义强调结构,他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的组合。”并进一步指出,“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构成统一体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研究时只有找到各个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他的意义。”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分析余粮堡集市的结构体系来探讨乡村集市的功能。
扬中市现有人才数量和人才知识结构不能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建设中必须着力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大力开发人才资源。首先,扬中市可以依托镇江的高校资源优势,利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的人才教育基地吸收部分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除此以外,还可以吸收周边苏锡常宁地区的高校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智慧城市建设队伍。其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发放“江洲精英人才服务一卡通”,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二、余粮堡镇集市的结构体系
余粮堡镇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位于通辽市区西南33公里处,辖38个行政村。境内有京通铁路、111国道、通库公路及通赤高速公路。正是由于地理、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促成了集市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使集市更易适应在现代化过程中发展,促进其功能的转变。
(一)余粮堡集市的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余粮堡镇市场于1989年兴建,经历了一次搬迁和两次扩建。早在上个世纪初余粮堡镇就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农畜产品集散地。1991年余粮堡集市被原哲里木盟委、行署划定为通辽黄牛交易中心,且被指定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该集市现位于余粮堡镇的西北方向,地势平坦、宽阔,临近火车站。
功能主义认为,“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一种功能的体现,社会正如一个有机体一样,其中存在的活动或想象都是社会存在、社会整合所不可缺少的过程”。农村集市的功能是一体的,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造就了集市。分析农村集市的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集市的功能,从而探究传统集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及在社会中所具有的功能。
各负荷工况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温度均有提升,低负荷工况提升幅度尤其明显,其中50%THA负荷工况SCR脱硝装置入口平均烟温为315 ℃;40%THA负荷工况为322 ℃,较原始设计值分别提高9 ℃和27 ℃,达到了拓宽脱硝装置投运负荷区间的目的。
(二)集市上的参与者
集市上的商品约有12大类,如针织服装、日产百货、瓜果蔬菜等,尤其上市黄牛,最多可达4000多头。市场辐射面积广,涉及黑吉辽京津等十个省市及近百个中小城市。可以说,余粮堡市场曾是东北、华北和中蒙边境畜牧业的集散地。如今,余粮堡集市的经营商品主要是针织鞋帽、五金土产、日常用品、农副产品等。
(3)市场的管理。据以往资料显示,余粮堡集贸市场的市场管理原由余粮堡工商所负责,现承包给某公司进行管理。管理者负责集市的治安与管理,集市的基础设施的维修与经营。卖货者需每月给管理者一定的摊位费。另外,集市还配有完善的咨询、仲裁机构,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使市场健康运行。
基于上述预期,预计安全升级的建设工作将在2020年启动,并于2025年完成。电力开发公司表示,大间1号机组的投运时间“仍然未知”。
(2)买者。杨庆堃在《邹平市集之研究》中指出,两种市集中的活动范围一是卖者范围,一是买者范围。余粮堡镇辖区内有38个村子,在集日这一天,周边村民大部分都会前来赶集,赶集的人多时上千,甚至上万。
(三)集市的经营内容
拉德克里夫-布朗将社会结构看作一个文化统一体,这其中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组合成的群体,还包括个人在这个群体中的位置。在余粮堡集市上,就有这样几种人,他们之间互动频繁、联系密切,且在几种身份之间互相转换。
三、集市的功能分析
(2)市场基础设施。整个市场大致分为工业品区、农副产品区和黄牛交易区等。每个区域都有固定的位置,服装、杂货、蔬果等摊位均在地上摆摊销售,少数服装区卖者自己组装衣架。畜牧交易曾是余粮堡集市的主要交易内容,在畜牧区建有多处大型棚户,以供数量巨大的牲畜进行交易。在访谈中得知,在2010年左右单独成立畜牧交易市场后,畜牧交易在余粮堡集市上逐年减少。
肉牛在不同年龄阶段中饲料利用率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如犊牛期的肉牛生长发育速度比较快,对于各种营养物质也有非常大的需求量,其饲料利用率相对比较高。但是随着肉牛年龄的不断增长,导致肉牛采食量不断增加,体内脂肪沉积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饲料利用率开始降低,这时摄入的营养物质多用来维持肉牛的生存需求。因此还需要结合不同生长时期进行饲料的合理选择,以提升肉牛的饲料利用率。
(一)经济功能
集市对人们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环境的封闭性,农民的生存空间被限制在相对很小的范围内,乡村集市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的社会接触面,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农民的眼界和见识。从社会化理论来说,乡村集市可以说是乡村居民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1)卖者。集市上的摆摊者大部分是本镇的居民,他们称自己为“做买卖的”或“赶集的”。一类是市场周围的固定店铺经营者,他们大部分以店为家,吃住都在店铺,常年开门营业。平日里生意一般,但是在集日这一天,生意最为红火、热闹。另一类是较固定的市场内摆摊者,他们是真正的“赶集人”。
(二)社会文化功能
经济功能是集贸市场最主要的功能,维系着集贸市场的正常运行。第一,集市是一个商品交易场所,他的产生最初是出于一种经济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一方面,集市为人们提供日常所需,在最大范围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物资进行调剂。另一方面,商贩在售卖商品时需要考虑到成本,如果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其销售需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双方需求的满足是集市得以发展最主要的原因。第二,促进地方发展,活跃地方经济。据通辽年鉴统计显示,科尔沁区2006年的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总计82 350万元,其中生活用品市场8个,成交额实现33 350万元,农畜产品市场1个,成交额实现49 000万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集市贸易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第三,改善农村经济结构,调节和引导农业生产。余粮堡镇是一个农业社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从事集市贸易的赶集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农民。集市贸易促进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农村经济的转型。
(三)娱乐功能
如布朗所言,那些满足附近居民日产所需的小集市,同时也满足了其所需要的社交本能,这些集市是农耕时期人们活动的唯一娱乐场所。从李景汉等人的调查来看,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当时的农村没有适当的娱乐,人们除旧历新年可以听秧歌看大戏以外,平日里只有逛庙会赶集市的消遣,冬季则蹲在墙角屋檐晒太阳。尽管现代传媒带来了很多娱乐方式,但是没有一种能像赶集这样热闹、真实了。
四、结语
功能主义是具有二元性的,集市之所以得以继续存在和保持,也是如此。一方面,集市满足社会整体的需要。人类学将集市放置于整个社会系统当中,可见他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空间或生存手段。另一方面,他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不论是从买者还是买者的角度来说,赶集都是必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卖者赶集为生活,是基本需要;买者赶集过生活,是派生需要。
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几乎都能见到建设智慧城市的提法,但其中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陈旧、内涵模糊,甚至把智慧城市建设等同于城市信息化。将各部门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内容套上智慧的外衣就包装成智慧城市的应用,而忽视应用与智慧城市核心平台间的联系。
虽然集市在20世纪并没有消失,但在交通、物流、信息等快速发展的21世纪,集市仍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余粮堡镇现建有一座集农副产品、生活日用品及电子电器产品于一身的商城,和五家以上大型综合超市。同时,网购渠道也是集贸市场面临的另一大挑战,现已有五家以上快递服务机构成立。
随着商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与市场类型逐步完善,商场和超市的“进村”速度会逐渐加快,传统集市的存在与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何正确积极引导集市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也值得继续讨论。
参考文献 :
[1]拉德克里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杨庆堃.邹平市集之研究[D].燕京大学,1934.
[3]李然.集市:人类学透视社会整合新视野[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03-0080-02
作者简介 :王晓宇,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