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1]2002年在《依靠技术创新增强传统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主题,探索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传统制造业竞争力的内在规律和有效发展模式。全文研究分为叁部分:理论导出、实证研究和发展模式研究。 在理论导出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国内外关于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众多经典研究理论为基础,并针对其不足之处而形成本文的主导研究思想,并建立相关研究框架和理论假设。 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叁大高新技术制造业和叁大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竞争力典型指标的实证分析,并辅以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得出本文关于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传统制造业竞争力的综合实证结论,同时依据相关结论对理论研究进行补充。 在发展模式研究部分,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今后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传统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框架和若干发展措施。 本文的最后部分讨论了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创新与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了理论上的展望。
庄志彬[2]2014年在《基于创新驱动的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重要支撑的“世界工厂”,当前,"made in China"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代名词。同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产业泡沫化日益加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持续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严重弱化,旧有的单纯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在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流失的双重压力下,加快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尽快实现从“组装者”向“整合者”和“创新者”的转变己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按照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未来,去除产业泡沫化,解决产能过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中之重。以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转型不仅是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巩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的必由之路,而且符合我国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更适应了国际产业创新的历史潮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有关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改革开放攻坚期的社会特征,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的我国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由制造业低端向高端转变”的发展目标,在回顾、梳理、总结国内外创新理论和产业升级观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创新驱动与制造业转型的内涵、作用机理及两者的密切联系,试图构建创新驱动下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创新驱动的角度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对比较优势、限制因素及现实困境,并从点、面两个视角论证创新驱动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必由之路。重点分析创新驱动作用机理以及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理顺我国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思路定位,从整体与局部、理论与实践等多层次提出政策建议。
王小波[3]2016年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出服务经济主导的发展趋势,高收入国家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型的结构性变革。在经济服务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取得了巨大发展,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5%,根据经济服务化判断标准并结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经验,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服务业加速发展、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即经济服务化转型初期阶段。在经济服务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和产业融合关系都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在叁次产业关系中,第叁产业比重持续增长;在服务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第叁产业生产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性服务业和第叁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越发达。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关系中,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存在明显的制造业驱动型融合向生产性服务业驱动型融合转变的阶段性特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含四种动力: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融合的原生动力,市场驱动是产业融合的直接动力,政策驱动是产业融合的间接动力,创新驱动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产业融合的路径体现在两个方面:价值链融合和空间聚集融合。价值链融合又可以分为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价值链渗透与延伸两个层面。价值链的分解和重构在具体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服务外包和纵向一体化,价值链的渗透与延伸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和服务业向制造业拓展。空间聚集融合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的协同定位效应,具体表现为集聚的趋同分布和聚集空间的临近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从制造业服务化的统计分析来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某些时段由于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出现一种逆服务化趋势;产出服务化尽管水平不断在提高,整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主要是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方面的服务化。从产业融合的投入产出分析来看,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远远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具有非常明显的制造业驱动型特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在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在下降,两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从空间聚集融合分析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向中心城区聚集趋势,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向周边城区扩散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行政区划相对独立的大都市(如南京)比在跨行政区域的较大地区(如长叁角)更加明显,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互动存在相互吸引的协同定位效应。为了进一步了解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和水平,进行了产业融合的区域、行业和国际比较。从区域比较来看,产业融合程度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产业融合程度越高;从行业比较来看,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比较大,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比较低,中国目前的产业融合是一种结构性失衡的低水平融合;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依赖远大于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远小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值,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融合的制造业驱动型特征明显。通过对产业互动融合和空间聚集融合的实证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064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增长0.867个百分点,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确存在空间聚集协同定位效应,且该协同定位效应受交易成本、要素成本、学习与创新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影响路径和程度存在显着差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受到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内部制约条件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制造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不平衡。外部制约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制造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影响;规制失当和行政垄断的影响;创新驱动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的影响。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一是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制度创新保障产业融合的发展;二是鼓励比较优势突出的制造业企业实行服务外包,推进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化转型;叁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发展,搭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互动平台;四是改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张芊芊[4]2015年在《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内涵及其驱动因素。论文首先对制造业发展相关理论进行较为系统地回顾、分析与评述,界定制造业"新型化"内涵、构建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及其驱动因素,并以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化"为样本进行案例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评价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程度,探究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动力机制,提出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的政策建议。制造业"新型化"内涵及其总体评价部分,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界定制造业"新型化"的内涵;根据制造业"新型化"内涵,构建由4个主指标、30个子指标构成的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进行总体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至2011年,我国制造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保持了良性的发展势头。在区域比较方面,本文评出了 2011年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十大强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上海、福建、湖北、辽宁。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评价结果为: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逐年提高,2011年各地区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为:江苏、山东、广东、上海、辽宁、河南、吉林、海南、浙江、河北。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驱动因素分析表明,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技术资本投入、贸易因素,制度因素对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驱动因素。劳动力投入对制造业总产值有显着地驱动作用,但对制造业利润总额的作用并不显着,金融发展水平并不能促进制造业总产值的增加,但对制造业利润的增长有显着地促进作用。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为: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呈逐年增强的趋势。2011年各地区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和湖南。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驱动因素研究显示,创新的资金投入对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劳动投入的作用不显着;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但对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的增加起着显着的推动作用;进出口总额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较为显着;以人均GDP表示的创新环境对专利申请量的提升起着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新产品产值的增加不显着。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评价结果为: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基本上呈逐年增强的趋势。2011年各地区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天津,海南,上海,吉林,重庆,黑龙江,江西,陕西,福建。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驱动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FDI都是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的正向驱动因素。中国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结果为: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呈逐年增强的趋势。其中自2006年以后,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的幅度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各地区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天津,河南,福建,辽宁,海南。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驱动因素研究显示,出口依存度、总产值、技术进步、地理区位、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产业聚集程度等对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正向驱动作用,而工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进口依存度、外国直接投资则对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表现为一定的负向效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化"案例研究显示,电子信息产业是制造业行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其经济创造能力在整个制造业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其科技创新能力很强,但其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系数并不高;并且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应当引起警觉;此外该产业社会服务能力也较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的政策建议。1.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2.加大投入增强制造业发展动力。3.鼓励企业优化R&D配置。4.注重FDI的质量与资源保护性。5.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
李垒[5]2007年在《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富民强国之本。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制造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其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但仍然不是世界制造业强国,这主要表现在总量规模偏低、增加值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等“五低”上,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则是制约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因素;然后,本文以相关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从成本、质量、效率、规模、结构等7个方面剖析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指出只有依靠自主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再后,文章分别设计了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信息熵法,测算了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与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的关联度,并进行了排序,分析了制造业各种技术创新能力要素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果,从转变发展模式、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健全创新激励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营造政策环境等8个方面,提出了依靠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王亚男[6]2011年在《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是提升一国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基石。建国至今,我国制造业增长迅猛,国际地位明显攀升,吸引外资成就显着,已经确立了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但是制造业在高速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隐忧,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着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如何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寻找着符合国情的中国式发展道路。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阶段,跨入信息化社会,而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发挥后发优势,我国提出了“两化融合”这一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两者同时推进,以此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着力于研究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问题。本文研究认为,首先,两化融合的重点在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的门类众多,部门之间分工比较细,产品门类比较全,制造业产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两化融合的发展需要装备来实现,而生产这些的设备大多数来源于制造业,特别是机器体系、控制设备、生产线等。不管是简单的电子配件还是复杂的机器设备,两化融合都需要在这些具体的平台上实现。制造业提供的这些高效率的设备左右着两化融合的发展。其次,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是两化融合的一大难点。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低、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大、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急需利用两化融合的举措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意味着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优的产出,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而使得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而赶超发达国家,这也就是两化融合的务必要实现的目标。本文从工业化、信息化、产业融合的概念入手,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两化融合的内涵。并且在梳理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两化融合的内涵,提出两化融合视角下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两个途径:一是基于成本优势的利用信息化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二是基于差异化优势的利用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最后提出了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与对策措施的建议。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强调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制造业成本优势,也要考虑另一个方面——差异化优势。结合产业融合理论,产业融合发展后增加了制造业产品的种类和功能,内生出制造业的差异化优势,而与制造业发展最为紧密相关是生产性服务业。由此,本文提出在两化融合下制造业应当通过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的差异化优势,进而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杨屏[7]2015年在《文化创意对制造业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精神需求的迅速增长,文化创意在现代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文化创意的发展对制造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文化创意对制造业影响的机理是个亟需弄清的重要问题。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在借鉴经济学理论、精神经济理论、文艺创作理论等多种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对文化创意影响制造业的机理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文化创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影响文化创意发展的因素以及文化创意的发展规律,并对文化创意对制造业产生影响的两类因素,即文化创意的自身因素和伴随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一系列文化创意影响制造业的典型案例以及相关数据,采用归纳总结、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研究了文化创意对于制造业产品、企业以及制造业整体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能够对制造业产品的价值构成、技术工艺、外观设计、品牌、附加值等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促使制造业企业的竞争战略、价值链、商业模式、管理和组织模式也发生变化。文化创意还增加了整个制造业产品的总附加值,促成了新的产业集群效应,延长了部分制造业的产业生命周期,促使部分传统制造业转变为时尚创意奢侈品制造业,有助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的重塑,从而使整个制造业的状况得以改善。最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利用文化创意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其中包括改善文化创意发展的外部环境、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中积极影响制造业的因素、促进制造业产品中文化创意内容的增加、利用文化创意促进制造业整体状况的改善和产业结构的重塑等等。该研究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认清文化创意对制造业影响的机理,为加快文化创意与制造业的结合,促进文化创意改造制造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建议。
曾晓文[8]2017年在《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出国购物热潮日益高涨,国内消费者抢购外国商品的现象层出不穷,其背后所折射的是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制造水平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消费品质需求。消费者开始追求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产品,而不是以往流水线下大批量的标准化商品。消费品品质的背后,是制造过程和工艺水平的问题,其本质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不足。本文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构建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利用我国A股市场的186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从生产因素、盈利因素和创新因素叁个方面,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考察,并从要素禀赋、市场需求、相关支撑产业、企业战略、外部机遇和政府等方面加以分析。此外,利用中国和OECD部分国家(地区)的投入产出表,测算各国家(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各类产业关联系数,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其产业关联效应,对各国家(地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而言,竞争优势首要体现在资本盈利因素;经营规模优势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技术创新因素的影响效应则在逐步扩大,但其整体作用水平仍然较低。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中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单位制造消耗过高、缺乏与第叁产业融合、与全球化产业链关联程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其在全球化市场中缺乏国际竞争力。为此,需要改变产业发展源动力,依靠技术创新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技术引进依赖度,提高出口产值占比;加大科研投入,积累核心技术,建立民族品牌;增加产业间融合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王玉玲[9]2017年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逐渐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成为这些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转型突出体现在:一方面服务业中以满足中间需求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崛起,且对制造业转型以及其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持和驱动作用愈加凸显;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和智能化趋势增强,在制造业产品价值构成中生产性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占比持续提高,经济服务化趋势明显。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服务经济或"去工业化"过快的国家发出了警告——即缺乏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支撑,服务经济过快发展所形成的经济体系往往是不稳定的或脆弱的。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或"重振制造业"等发展战略。在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密集的高端生产性服务部门发展严重不足,且其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偏低,这严重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其他部门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驱动作用的发挥。同时,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方式仍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不利于拉动以满足中间需求为主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发展。鉴于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本文认为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和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让生产性服务特别是高端生产性服务部门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的"发动机和推进器";同时引导和促使制造业部门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让制造业部门将那些自身提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环节和服务部门由"内部化"转向"外部化",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借助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本文结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和经验数据,深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因、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和供给层面因素及其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不高、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层次较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以及典型企业转型发展所积淀的国际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为提高我国产业互动和融合发展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理论和经验研究得到的结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理论层面的分析来看,作为制造业重要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组织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因为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将更多的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融入到制造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而降低企业的内置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效率和市场交易效率。同时,生产性服务分工越细化、种类越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增强制造业企业产出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差别定价能力和获利能力,从而促进制造业升级。但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分析却发现由于受市场规模、专业化水平以及发展层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的提升作用不甚明显,还不足以发挥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心脏和翅膀"作用。(2)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分析,发现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服务"的认识偏见致使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管理观念和方法的延续亦严重抑制了制造业企业以及其他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另外,虽然制造业发展迅速,但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导致产能过剩、原始创新能力不高,资源能源高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正在倒逼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要改变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困境,一个现实路径就是清除二者联动发展的诸多有形或无形的障碍和壁垒,搭建必要的"平台"来促进二者的互动和融合发展。(3)理论分析表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是产业发展重要趋势,而国际经验也显示发达国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程度愈加深化和拓展。但通过对1997年以来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是通过对体现产业互动和融合的相关指标计算,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显着的互动关系,二者非均衡融合程度依然较高,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依赖度却较低,二者融合发展趋势还不明显。结合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教训以及中国大国经济特征来看,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逐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以便为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注入更多的知识、信息和创新元素,推动制造业产品结构和品质升级,在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层次变动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新需求;另一方面还要积极鼓励和推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市场秩序和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条件下,借助合理的激励机制诱导市场主体在追逐利润中推动和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
明崧磊[10]2013年在《基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制造业竞争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当中,制造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吸纳社会劳动就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以重归实体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再工业化”战略。“再工业化”战略从本质上讲,是发达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是传统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是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再工业化”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并逐步开始对全球经济格局、国际产业转移、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分工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制造业大国,其影响是很大的。本文以发达国家掀起的“再工业化”浪潮为背景,较为全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分析的结论来看,挑战大于机遇,困难多于出路。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制造业不仅要面对发达国家在高端市场的打压,还要应对东南亚国家在低端市场的侵蚀,中国制造业已经步入艰难境地。如何重塑和巩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本文研究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面板数据的分析,认为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集聚度是影响制造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以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样对制造业竞争力有显着的影响,而对于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国外技术引进比国内技术研发更能提高其竞争力。基于这样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竞争力的对策措施,即:应力主通过推动制造企业并购重组、推进制造业集群式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和加大科研教育投入等方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依靠技术创新增强传统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 姜涛. 浙江大学. 2002
[2]. 基于创新驱动的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D]. 庄志彬.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D]. 王小波. 湘潭大学. 2016
[4].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 张芊芊. 东南大学. 2015
[5]. 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及其相关性研究[D]. 李垒.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6]. 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 王亚男.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7]. 文化创意对制造业影响的机理研究[D]. 杨屏. 南京艺术学院. 2015
[8]. 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 曾晓文. 暨南大学. 2017
[9].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D]. 王玉玲.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10]. 基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D]. 明崧磊. 北京邮电大学. 2013
标签:工业经济论文; 两化融合论文; 传统制造业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制造业服务化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再工业化论文; 服务经济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创新驱动论文; 服务创新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产品竞争力论文; 创意产品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