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耕地论文,中国论文,数量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中图法》 F321
众所周知,我国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增长迅速。因此,客观准确地预测未来我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的变化和发展态势,对于计算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制定我国农业发展策略和耕地保护法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预测将全国划分成48个二级农业生态区,分1997-2010年,2011-2030年和2031-2050年3个阶段。本文将对二级农业生态区的预测数字汇总为一级12个农业生态区的数字。
1 我国耕地现状分析
1.1 耕地面积
可将我国耕地面积数据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所谓的“统计面积”,即国家统计局历年的耕地统计数;第二类是有关部委通过调查得出的“普查面积”或“概查面积”或“详查面积”,如1985年全国土地利用概查汇总的我国耕地面积为1.252×10[8]hm[2],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县级为单位统一逐级汇总上报的耕地面积为1.325×10[8]hm[2],自80年代中开始的由国家土地管理局领导的土地利用现状详查于1996年10月31日全国统一时点汇总数据是全国有1.3×10[8]hm[2]耕地[1]。
以上耕地面积数据中,众所周知“统计面积”明显偏低,不能真实地反映耕地的面积大小;而“概查面积”和“土壤普查面积”缺乏时效性;只有国家土地管理局“详查面积”,因为其分类标准统一,调查手段先进,数据较为准确,现时性强,可作为今后耕地变化分析预测的基数。
1.2 耕地质量分析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3a以上的滩地和海涂。”因此,“详查面积”的1.3×10[8]hm[2]耕地是指一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调查时只要是种植农作物,不论是否宜耕、质量如何,都登记为耕地。
我国山地、丘陵、高原面积大,占国土总面积的66%,这就决定了我国坡耕地面积大。在这1.3×10[8]hm[2]耕地中,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4.67%;坡度在15-25度之间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59%;这部分耕地耕作条件差,产量低且不稳。坡度15度以上的耕地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陕西、四川、甘肃。由于季风气候,水土资源搭配不平衡,在全部耕地中,基本无限制、质量相对较好、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包括灌溉水田、水浇地及菜地)占耕地面积的39%强,其余60%的耕地受到各种限制因素的制约,质量相对较差[2]。大约1/3的耕地受水土流失危害,9.2%的耕地受洪涝威胁,7.0%的耕地受盐碱的限制,7.89%的耕地受风蚀沙化威胁[3]。因此,我国耕地质量也不理想。
2 耕地减少预测
预测未来耕地的减少,主要考虑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和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退耕两项。
2.1 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预测
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直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去向。1986-1995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500×10[4]hm[2]耕地[2]。
2.1.1 人口预测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住房、交通等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准确预测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首先要预测未来人口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的流动性增强,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由农村向城镇的流速加快,但在人口预测中,我们未考虑人口机械增长,而只是考虑自然增长。因为,我们难以预测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而且对于预测全国因为人口增加而造成的建设占用耕地来说,不考虑人口流动或机械增长,不影响这种预测的准确性。人口预测计算公式为:
P=P[,0](1+K)[n]
式中:P为预测期末人口数,P[,0]为预测基期人口数,K为预测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n为预测年限。
于景元等分别以1995-2000年的自然增长率为11.68‰,2001-2020年的自然增长率为7.32‰,2021-2050年的自然增长率为-1.87‰对中国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4]。《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1993年、1994年、1995年的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11.45‰、11.21‰、10.55‰;其中上海这3a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是负增长,北京和天津人口增长率也分别是2.80‰和4.00‰。全国各省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87年以来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计划生育国策已见效果。考虑到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在生育观念和国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上的区别,也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对生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分别给出了各个生态区的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对于非农业人口,1997-2010年自然增长率,东部经济发达区为2‰,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区为2.5‰-3‰,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为6‰-10‰;2011-2030年自然增长率,东部经济发达区为0‰,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区为1‰-2‰,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为3‰-5‰;2031-2050年自然增长率,东部经济发达区为-2‰,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区为0‰,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为1‰-2‰。对于农业人口,1997-2010年的自然增长率,东部经济发达区为10‰-12‰,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区为12.5‰-15‰,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为16‰-18‰;2011-2030年自然增长率,东部经济发达区为6‰-8‰,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区为9‰-10‰,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为11‰-12‰;2031-2050年自然增长率,东部经济发达区为1‰-1.5‰,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区为2‰-2.5‰,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为3‰。人口增长情况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
2.1.2 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预测 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计算各个生态区不同时期由于人口增长需要增加的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计算公式为:
S=(P-P[,0])×B×3/2000×G÷15
式中:S为预测期新增居民点建设占用耕面积(hm[2]),P为预测期末人口数,P[,0]为预测基期人口数,B为人均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m[2]),G为新增居民点用地(P-P[,0])×B×3/2000)中占用耕地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数。
对于不同的生态区,根据其现有人均耕地和居民点人均用地情况,给出了未来不同的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即B值。对于南方人多地少地区,城市(非农业人口)居民点建设用地人均100m[2],农村(农业人口)居民点建设用地人均120m[2];对于北方人均耕地较多地区,城市为120m[2],农村为150m[2]。
G值的确定主要依据不同生态区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和地形特征;对于平原地区,我们给的G值高,如华北平原、淮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G为90%,四川盆地和汾渭谷地给的G为60%,对于山地丘陵区,给的G值低,如四川盆地周围山地、云贵高原、大小兴安岭、黄土丘陵等地区G为10%;对于西藏、青海、新疆等无灌溉便无农业的干旱地区,G值取零,这些地区其他土地广漠,不可能占用珍贵的水浇地;其他东部山地丘陵区的G值在20%-40%之间。我们给的G值比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的1986-1995年10a间各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总建设用地占用面积的比值低,这符合未来更加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土地管理法规和国策。
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1986-1995年10a间各项非农业建设中城镇与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面积与总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含居民点建设用地、交通建设用地、水利建设用地等)的统计数据,给出各生态区不同时期新增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建设用地占有耕地面积的百分数,用计算出来的新增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面积S除以这个百分数得出总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1997-2010年间年均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0.3084×10[4]hm[2],远远低于1986-1995年间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年均50×10[4]hm[2]的水平[2];2011-2030年间平均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2.4966×10[4]hm[2];2031-2050年间平均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6468×10[4]hm[2];这个趋势符合国家从严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土地管理法规,符合今后建设用地主要依靠存量挖潜的国策,也符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越来越集约的发展趋势。
2.2 生态退耕面积预测
我国的陡坡耕地主要分布在经济落后的山区和半干旱、半湿润区,基本上都是旱地。必须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将那些存在严重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的旱地退耕。生态退耕预测要考虑国家有关水土保持法规,但也要根据客观实际,充分考虑生态退耕的可行性。比如,贵州有大于25度坡耕地106.7933×10[4]hm[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必须退耕,但实际上贵州人口密度已经很大,经济落后,还有相当多的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因此,立即退出大于25度的坡耕地尚不可能。只能通过在部分旱地改水浇地或水田,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产量,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逐步退耕。像陕西、云南等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在生态退耕预测上,综合考虑了各个生态区的人均耕地面积、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预测旱地退耕面积如表3所示)。全国退耕总面积269.2466×10[4]hm[2]。各生态区中,退耕面积最多的是黄土高原区,其次是云贵高原区、然后是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从时间看,东部发达地区2010年前的旱地退耕多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退耕面积呈不断增加趋势。
3 耕地开发预测
3.1 宜农荒地开垦预测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1988年开始的历经12a完成的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结果,我国有宜耕待开发土地资源1357.6667×10[4]hm[2],国家土地管理局以其中的60%可开垦成耕地计算得出,可开垦的耕地为814.6×10[4]hm[2][6]。国家土地管理局还计算出全国有待复垦的工矿废弃地400×10[4]hm[2],按50%的复垦比例,可复垦耕地为200×10[4]hm[2][2]。
所谓的后备耕地资源1357.6667×10[4]hm[2],主要分布在坡陡土薄的山地、干旱缺水的西部和低湿渍涝的洼地。其中西北、东北和华北这“三北”地区合计占宜耕地的75.13%,除黑龙江东部外,多处干旱少雨地带,且有一定盐碱沙化威胁。其他黄河以南地区的“宜耕待开发土地资源”,基本上都是山坡地,其中坡度在6度以下的缓坡平地只占9.2%(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全国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报告,1990。)。因此,后备土地资源开垦的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自1990年以来,又陆续开垦了不少后备土地资源;因此,实际现有的宜耕待开发土地资源要比1990年的1357.6667×10[4]hm[2]少。
我们认为,所谓“等待复垦的工矿废弃地400×10[4]hm[2]”是属于重复计算。因为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没有工矿废弃地的分类地位,也就是说,在土地利用现状详查中,它已被包含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的8大类或46亚类土地中。
我们根据各个地区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和水土资源的状况,给出了不同生态区的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率,计算出了各生态区的可开发耕地总面积是650.6662×10[4]hm[2],低于国家土地局的814.6×10[4]hm[2]的估计水平。其中,以东北区可垦面积最大,西北区次之,黄淮海区居第三。再根据各个地区的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将可开发耕地面积分配到3个不同的阶段。分配原则是: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开发能力强,耕地紧缺,在2010年前多开发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在2030年以后多安排一些。各生态区不同阶段开垦耕地面积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
3.2 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估算
未来增加耕地除了开垦后备土地资源外,还可以通过土地整理增加部分耕地。根据各个生态区的现有人均居住用地水平,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土地整理资金投入的能力,以及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和自然条件,我们估算了不同时期可以整理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全国未来54a共可整理复垦耕地58.7799×10[4]hm[2],主要集中在整理复垦难度较小、人均耕地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平原区;其中,整理复垦耕地最多的是黄淮海区,其次是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居第三位;虽然西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3个生态区现有人均占有居住用地最多,但这3个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耕地面积的增减主要取决于灌溉条件,如果有水源也是开发荒地,不可能将资金投入费用相对昂贵的土地整理复垦。
3.3 关于基本农田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必然投入资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将望天田改为水田,将旱地改造为有灌概条件的耕地。现有望天田主要分布在南方水分充足的低洼地区,该区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预计在2030年前全部望天田可以改造为灌溉水田。旱地改造为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估计为总共140.7879×10[4]hm[2];虽然各个生态区都有,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东部水分充足的地区;其中黄淮海区由于区域调水成为旱改水面积最大的地区,其次是华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四川盆地。
4 耕地数量与质量的预测结果
根据上述耕地面积的增减预测和对基本农田建设的估计,得出了各生态区不同时期的耕地总面积净增减情况(表4)和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表5)。
4.1 1997-2010年的耕地预测与态势分析
目前,我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压力巨大。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冲动,还没有脱离以牺牲资源换经济发展的轨道,还没有达到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理性阶段。尤其在政府为保持8%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启动房地产市场的情势下,耕地的进一步减少不可避免。预测结果是,到2010年耕地面积净减少64.8811×10[4]hm[2]。这14a间,由于旱改水,望天田改水田等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有所增强。但各地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是不平衡的;其中,沿海经济发达区因为经济增长仍呈强劲势头,而且这些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少,耕地减少大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处于平均水平,而东北和西部地区因为经济增长较慢,而且后备耕地资源比较多,耕地面积净增加。但东部地区由于资金充足,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多,耕地质量提高较中西部快。
4.2 2011-2030年的耕地预测与态势分析
2011-2030年,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增长基本停滞,农村人口增长也趋缓,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压力减少,各级政府对于保护耕地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技术的进步和资源重组推动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平均每年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2.4966×10[4]hm[2],低于前一个阶段的平均水平。耕地增减相抵,年均耕地面积净减少1.7071×10[4]hm[2]。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区等区经济增长趋缓,建设占用耕地下降;中部地区代替东部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区,呈强劲势头,建设占用耕地与前一个时期基本持平,西部地区建设用地高于前一个阶段。这个时期,除了后备耕地资源较多的东北、西北、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及长城沿线5个生态区耕地面积净增加外,其余各区耕地面积都是净减少。除黄淮海区外,各生态区的灌溉耕地面积都是净增加,耕地质量总体上略有增强。
4.3 2031-2050年的耕地预测与态势分析
2030-2050年,我国经济处于稳定低缓发展阶段,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压力不大,城市人口负增长,农村人口增长缓慢,各级政府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技术的进步和资源重组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平均每年建设占用耕地下降到1.6656×10[4]hm[2]。这期间,社会经济条件已经发展到使人们有能力大幅度地将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严重的旱地退耕,全国生态退耕总面积223.68×10[4]hm[2]。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垦和整理两项增加耕地228.6511×10[4]hm[2]。20a间耕地面积净减少27.9642×10[4]hm[2]。耕地面积净减少最多的生态区是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由于实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上游生态建设,耕地面积也是净减少。其他地区都略有增加。由于水利工程、农田建设,全国各生态区耕地质量总体上都有所增强。
5 讨论
预测未来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对现有耕地资源的量与质,后备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建设用地需求等各方面的客观分析。如果说,有关土地资源数据还是比较准确客观的话,而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准确预测是相当困难的。预测本身是需要一些假设的。本文的预测基于如下一些基本假设:①现有果园用地和水产养殖用地已经能够满足人民对水果和水产品的需求,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再占用耕地;②虽然存在着自然灾害损毁耕地,但复垦灾毁耕地面积与灾毁耕地面积相抵持平;③不容许开垦现有牧草地和毁林开荒。
自1996年春,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国策,并且将实现耕地总量平衡目标的主要途径定在建设用地挖潜上。李元主编的《生存与发展》一书中,按城市人均用地标准90m[2],农村人均用地标准120m[2],计算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的潜力[2]。我们在计算新增用地时,提出了比90m[2]和120m[2]人均用地标准稍高的标准。这是考虑到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存在着发展经济的冲动,社会就业的压力也要求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房地产,都需要建设用地;虽然国家将建设用地定在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上,但资金的短缺,居民点改造的高成本等,使挖潜困难很大。1997年中央实行了冻结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最为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而且有前几年占用的大量闲置土地储备,但仍然占用了大约13.3×10[4]hm[2]耕地。我们预测1997-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284.3179×10[4]hm[2],年均占用20.3084×10[4]hm[2],而且2010年后更少,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理性的数据。
实现耕地总量平衡目标的另一个途径是开垦宜耕待开发土地资源和土地整理上。但实际上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土地整理复垦成本高,都限制了土地的开垦,加之保护生态环境的国际义务和国家责任对生态退耕的要求,使耕地的进一步减少不可避免。执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国策和冻结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1997年依然是耕地净减少,并未实现耕地总量平衡的目标。我们对耕地总面积预测净减少的结果并非是悲观的估计。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技术”96-013-01-02专题阶段性成果。
标签:自然增长率论文; 建设用地论文; 耕地面积论文; 农用地论文; 农村建设用地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用地面积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