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实践理论”和“矛盾理论”发表6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_实践论论文

纪念“实践理论”和“矛盾理论”发表6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_实践论论文

“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6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践论论文,矛盾论论文,研讨会论文,周年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济南市委市政府、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发起的“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6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997年7月25日至30日在济南召开。 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两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的继承和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与会者一致认为:毛泽东于1937年夏天写的《实践论》《矛盾论》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6年丰富革命斗争经验的哲学总结,对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哲学批判,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中国共产党,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没有“两论”,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正确结合,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60年来,“两论”在中国人民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直接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发挥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作用。特别是“两论”把马克思主义与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相结合形成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今天,在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真正贯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同时,“两论”在武装干部和群众头脑方面的作用,也是任何其他的哲学著作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大地上,“两论”武装了两代至三代人的头脑,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模式、工作方法,乃至生活方式。有的与会者认为“两论”从三个方面对旧哲学本体论世界观进行了超越:第一,对旧哲学“自在本体”的超越;第二,对旧哲学“普遍理性”的超越;第三,对旧哲学“终极真理”的超越,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理论。

与会者认为“两论”也有它的局限性。如关于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论》是注意得不够的。《实践论》第一次对认识过程中两个能动的飞跃做了详细的阐述,但是对于这两个飞跃过程中的中介环节是研究得不够的。还有,《实践论》重申和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对实践结果如何评价呢?即如何判定社会实践的结果,必须把无产阶级的真理观与价值观、审美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对这些,《实践论》也缺乏研究。在《矛盾论》中,则有把“矛盾”概念简单化的倾向,把“斗争”概念等同于矛盾的“对立”概念,等等。

许多与会者也探讨了毛泽东晚年错误与“两论”的关系问题。大多数人认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违背了“两论”的基本原则,违背了他自己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因为,正确的认识不等于正确的行动,要真正做到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主体的思想状况和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有的与会者认为毛泽东晚年错误与我们国家缺乏政治民主也有关,没有政治民主,就不可能真正有实事求是。有些与会者则表示在同意上述观点的同时,认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两论”也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毛泽东晚年错误中有把经验教条化的倾向,有许多时候,他把局部经验、个别经验当作真理,这与他在《实践论》中对实践怎样上升到理性认识过程说得不清楚有关系。在“文革”中,毛泽东对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过分强调与《矛盾论》也有一定的联系。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与会者重点围绕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江泽民总书记今年5月29 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与会者认为,邓小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把尊重实践、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把尊重实践、实事求是与认识主体的无私无畏的革命勇气联系在一起,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政治民主环境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中关于实践和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和条件问题作了丰富和发展。又如,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我们今天判定社会实践结果的标准,把实践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统一起来;他强调和善于抓理论到实践过程中的中介环节,弥补了以往对运用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研究不够之不足,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实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还极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邓小平一方面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提法比较好”,同时又运用辩证唯物史观纠正了毛泽东晚年过分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忽视发展生产力的缺陷,特别强调地提出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新摆正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邓小平还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根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两个层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最主要的表现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原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从而深刻揭示了对原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性质,也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很好的理论依据。邓小平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具体化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科学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丰富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关于“一国两制”的思想深化了《矛盾论》关于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的思想,等等。

还有的与会者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探讨了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继承和发展问题,认为邓小平的思维基本上是实践思维。实践思维区别于理论思维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现实性、具体性、中介性、实效性、操作性、开拓性等。就共性而言,邓小平思维方式与毛泽东思维方式在许多基本方面是一致的,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但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维方式,在思维重心、思维内容、思维眼界、思维方式中的判断标准上、思维的取向上、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上,都有一系列与毛泽东的思维方式相比同中有异的特点。

许多与会者还就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思想比较的问题发表了看法,认为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及其哲学理论,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发展观。毛泽东曾表示要写出新的“实践论”、“矛盾论”,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没能遂愿,现在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正是对“两论”增添新的内容。现在有些人对毛泽东与邓小平作比较,总认为有扬此抑彼的倾向,这种看法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今天总结毛泽东晚年失误的思想哲学根源和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发展,与对两位伟大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作比较是两回事。毛泽东、邓小平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都将永存史册,但他们的思想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也必将有历史的局限性,也一定会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将邓小平的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比较也正是为了更好地丰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问题

有的与会者系统地总结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的重大贡献,这主要是:(1)掌握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坚持新视野的矛盾观,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不断产生和解决矛盾中前进。(3 )高度发挥改革的动力作用、扬弃作用和质变渐进性的综合功能,进行现代化建设。(4)把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强调发挥同一性的作用, 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5)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把公有制和市场经济辩证地统一起来。(6)从平衡与不平衡中达到新的平衡, 实现共同富裕。(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有的与会者从哲学层面探讨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全面进步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从一个多世纪来世界工业化付出的代价中总结出来的发展理论,它是对既往片面的社会发展观念的批判和创新,是现代理性思潮介入社会发展现实的积极产物,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我们今天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抓物质生产力发展时,首先要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增长的量与质、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使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统一起来;同时要做到社会发展中各系统与要素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并重与协调发展之中,实现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特别是要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中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即以人为中心的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与会者一致表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世界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全面推进我们的事业,把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标签:;  ;  ;  ;  ;  ;  ;  

纪念“实践理论”和“矛盾理论”发表6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_实践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