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探究论文_刘林生

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探究论文_刘林生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311

摘要:自动控制技术在制冷设备与空调设备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性能,提高了环境中的安全性和效果,同时,对制冷设备、空调设备的运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可为电气自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对制冷空调技术设备在应用中的必要性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电气控制方式的运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探讨

引言:

目前制冷空调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的发展给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随着人们对制冷设备和空调设备现代化的改造,对节能、安全、高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便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空调设备的需求和在不断改革和创新领域的需求。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自动控制的概述

自动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参与,对生产过程的要求、工艺参数和各种要求进行自动控制,可预期对制冷空调系统产生影响。本系统本身,保证了设备和机器的运行技术能够达到要求,需要把控好压力、温度、湿度、流量等各项参数进行控制,将各种仪表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善的控制体系。在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过程中,调节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温度、湿度、压力,这主要在于这些内容与其制冷效果和能源消耗有着密切联系,在外界温度改变时,可以通过自动调节得到廉价制冷,最终实现全自动制冷。

2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在制冷与空调设备中应用的必要性

2.1 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

在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时,由于能量转换的需要,会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以及机械能,而在这一过程中,会导致电能的大量损耗,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在提倡节能降耗的当下,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要降低家庭用电量,符合经济性的要求,而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正好符合这一要求。

2.2 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安全事故有所增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运行的安全。空调和空调设备控制技术的运用,可以使系统的安全性能提高,使设备能够自行切换到自动状态,并能尽快进行调整。

2.3 优化整体性能的要求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内部构造较为复杂,且其运行是在不同功能的推动下共同完成的,例如,设备内部温度、通电电流、电压等。设备的整体性能较低,操作停止,人们的正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3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的作用

3.1减少能量的损耗,提升经济性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内部构造是严密封闭起来的,要使设备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就需要在一定技术指标的要求下使其中温度控制、制冷系统、湿度控制等系统进行合理控制。控制系统的功能,即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建设,控制系统与设备的压力、温度的关系,以调节容量,同时降低电能消耗,节约空调用电,使制冷设备更具经济效益。

3.2 对各项参数的调节

电气自动控制能够实现对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合理调节,从而确保其高效运行。例如,冷库内冷间热负荷以及周围的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可以对制冷系统进行自动调节,从而使相应的运行情况会变得更加稳定。如,需要冻结的冷藏间,如果冷间的温度处于 -19℃到 -21℃之间时,温控器可以检测到该温度,随即将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关闭冷间供液电磁阀,此时设备将会停止向蒸发器供液制冷。制冷停止后,随着时间逐渐回升,但温度处于 -16℃到 -18℃之间时,制冷压缩机将会自动恢复运行,投入导致冷运行中,这是一个循环过程,通过电气自动控制,可以使冻结物的冷藏间的温度始终都处于 -16℃到 -21℃之间时,实现对制冷系统制冷剂供液量的调节,从而确保冷藏间内的温度能够满足物体对温度的要求,同时使制冷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自动保护装置可以使制冷与空调系统维持正常运行状态,如果制冷与空调设备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例如,制冷与空调系统在具体运行期间出现了排气压力过高、压力过低、油压偏低、断水等各种不正常情况,参数得到警戒值时,制冷与空调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将会执行保护性操作,同时还有伴有警示亮灯、发出报警信号故障性停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确保制冷和空调设备在运行期间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如果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制冷与空调设备因为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出现了紧急状况,运作可自动停止。

3.4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空调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系统,为了保证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能够达到相应的指标,能够控制压力、流量、温度和各种传感器,了解各种设备、运输情况、系统的形成和系统的控制。自动控制系统和空调系统、控制器和控制系统是控制温度、蒸发压力、吸气压力等,这主要因为这些参数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制冷能力与电量消耗都有着密切联系,调节制冷与空调系统,由于加热和控制的冷却系统、冷热控制系统、空调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具体的操作过程,保证了另一侧的安全。如果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调节的方式获取廉价人工制冷,具有不错的经济效益。

4电气自动控制的控制模式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性能和型号、使用环境各不相同,因此相应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也不相同。制冷空调设备主要由以下三种类型组成。

4.1传统的机械控制模式

电机的控制方式和对远东地区的继电器、装置、温度控制器和设备的控制系统都可以接触到机器的使用,是利用机器来实现冷却温度的。因此在元件的使用上往往是利用机械作用式的元件,从而实现对制冷温度的控制,并提升设备的安全性能。其原理和结构简单,但对设备的尺寸、形状和性能精度的控制不高。但是部分老式制冷与空调设备依然沿用了这一传统的机械控制模式,需要作出改进。

4.2电子化的控制模式

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出现了电子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对电子元件及其相应元件的温度控制,在电路控制、接触式接触装置、继电器等设备实现对温度的控制。机器控制方式提高了温度控制的精度,且进一步优化了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性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3微电脑智能化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微电脑和相关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了制冷与空调控制的主流方式。现代制冷与空调设备在具体运行过程仍大量的采用微电脑控制,并对电子器件的过程和控制功能进行合理的优化和管理。该控制方式不再是原有的某种单功能、单技术控制方式,而是一种高科技的全新复合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一项控制方式。实现制冷与空调系统全自动是制冷与空调系统不断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的正确方向。目前,自动化技术在技术应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技术在研究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空调设备的性能。

结束语

电气控制技术在空调设备生产企业的应用中,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空调设备的质量,控制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可以说是现代化的理念。而节能理念实现了电能消耗、能源结构、节能增效的积极作用,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中,可以提高电能利用率,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文. 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分析[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02)

[2]吴万敏,游立新. 制冷与空调设备节能的研究进展[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7(01)

[3]杨铭. 探究制冷与空调设备节能的研究进展[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02)

[4]胡建云. 制冷空调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

[5]朱瑞琪,孙毅刚,刘君华. 制冷空调设备的变频能量调节[J].流体工程.2016(08)

[6]周峰. 制冷空调设备电气与控制研究[J].电子制作.2015(12)

[7]陈枣儿. 浅析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及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5(16)

[8]吴兴伟. 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设计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18)

[9]翟芳坤. 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

[10]李艳红.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功能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

[11]陈思. 自动控制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0)

论文作者:刘林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探究论文_刘林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