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政策研究论文_王峰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政策研究论文_王峰

安徽省利辛县交通运输局 安徽亳州 2367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高速发展,此种背景推进了公路建设数量以及规模的增加。就农村公路而言,其是我国公路网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农村地区的典型基础设施,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均有积极意义。综合来看现阶段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公路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解决。鉴于此,本文就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政策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政策研究

一、分析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公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道路等级低,区域发展失衡

截止当前我国全国范围内仍旧有超过1000个乡镇尚未完全铺设沥青公路,此种情况在我国西部及边远贫困地区尤为常见。对于东中部省份以及南部省份部分中心城市的郊区县而言,虽然当前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路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县乡道路改造以及连通工程建设等方面仍旧存在较大需求。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公路中有超出68万公里为等外公路,另有150万公里的公路尚未进行公路路面的铺装,其在我国农村公路里程中占比超过20%。此种情况在我国西部地区更为严重,农村公路中有超出28%的里程为等外公路,而且仅有20%左右的农村公路已经完成了路面铺装。

2.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公路桥梁中存在大量危桥,所以现阶段农村“晴通雨阻、通返不通”的问题十分突出,路面水毁以及桥毁路段现象十分明显,不仅公路的正常通行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关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村已经建成的公路桥梁中有超过20%的桥梁为危桥现象,再加上雨季、重型车辆等外在因素的直接影响,导致我国农村公路出现明显的季节性以及随机性断路现象,其安全隐患等级非常高。

3.资金渠道单一,地方政府投入较少

对于农村公路而言,其建设权属于地方政府,党中央仅提供补助性资金,剩余大量建设资金需要地方各级政府进行安排和统筹。现阶段我国各县域经济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再加上省以下财政体制完善性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阶段县乡政府普遍无法由一般预算中就专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款项进行安排,而且近些年来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整体背景下推出众多改革政策,使得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受到较大限制。此外,国家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力度不断提升,也为交通行业融资造成较大困难。

4.管理养护体制不完善,养护资金欠缺

有关政策中明确规定了县级人民政府要就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全权负责,其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主体。但是就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建设而言,我国各地农村地区仍处于逐步推进的状态,当前全国范围内尚未构建规范且有效的管养体制以及运行机制,养护机构、养护队伍、养护设备等相对稀缺的现象普遍存在,无法就现阶段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切实需求进行满足。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有超出一半的农村公路处于季节性养护或者突击性养护的情况,甚至部分农村公路为失养状态。

二、探讨我国农村公路发展过程存在问题的引发因素

1.发展理念落后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公路养护的过程中仍旧延续应用“重建设、轻养护”的理念。受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将农村公路建设看作是政绩,其通过不同途径所筹集的资金主要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进行应用,而公路养护则甚少涉及,所以造成现阶段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小修等中修、中修等大修”的现象普遍存在。

2.建设目标不科学

现阶段农村地区公路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建设目标不科学的现象。地方政府将新增里程、新增畅通比例以及完成投资额等看作是建设目标,其将财力与物力集中应用在农村公路主体工程的建设方面,对于排水、桥涵、安保等其它基础防护设施的建设问题未给予重视,造成农村公路抗灾能力整体较差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设投入不平衡

长期以来我国更加重视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城际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村公路建设则相对忽略。虽然近些年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比例不断提升,但是其对比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投资比例而言仍旧处于较低水平。此种建设投入不平衡的现象使得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工作的推进受到严重影响。

4.资金使用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在公路建设和养护方面仍旧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财政部门就相对粗放的资金管理手段进行应用,资金投入效果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预算安排也无法实现与资金使用效果的合理挂钩。致使原本应当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方面的资金出现一头重的现象,绝大比例的资金都被划入建设使用,后续养护资金严重不足。

三、推进农村公路发展的几点建议

1.建养并重,明确农村公路发展目标

就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而言,其属于有机整体,所以必须确保对二者的统筹兼顾。制定农村公路建设目标时需要将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化发展实情作为基本依据,就客观实际状况与财力状况进行充分考虑后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对于边远山区、里程长、人口少以及经济基础较差的行政村而言,首先就其公路通达问题进行解决;就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人口密度较小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来说,可将群众意愿作为依据落实搬迁政策,避免因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破坏及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的建设。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来说,首先要就传统观念进行转变,明确管理养护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其可以结合农村公路使用现状开展有效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2.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发展

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时需要结合地区发展需求以及具体特色明确侧重点,进而就差异化的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进行确定。国家有关部门可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现状就公路发展方面的资金来源政策进行调整,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充足性。结合农村现有公路现状提出相应的养护和管理政策,就现阶段存在的农村公路危桥等影响公路运行效率及安全的项目进行修复或者改造,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有效性。

3.明确责任,构建农村公路养护机制

有关部门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设置问题进行落实,并就县、乡、村层层递进的管养体制进行完善。对于现阶段农村公路专业管理养护机构欠缺以及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情况而言,要就有关规定进行细化的同时对其职责进行明确,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范化以及常态化。需要注意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时需要结合具体状况就不同的方法进行应用,确保管理养护工作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

4.协调发展,增加扶持力度

上述讲到当前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处于严重滞后的现象,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发展的协调性,并最大限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可结合此些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公路建设需求就相应的扶持政策进行制定,增加对此些地区经济以及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进而有效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地区特色就公路养护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确保农村公路质量的同时提升其应用的有效性。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过程中普遍存在些许问题,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本文就存在问题和引发因素进行探究,然后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或者帮助,促进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同时提升管理养护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军发.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18(06):7-9.

[2]宁述峰,张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公路发展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6(06):79-82.

[3]陈家安.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190+216.

[4]牟泽兵,乔冰冰.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新思路[J].安徽建筑,2010,17(01):117-118.

论文作者:王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政策研究论文_王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