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工会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维护作用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突出工会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维护作用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突出工会维护职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能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工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处于攻坚阶段,企业的经济结构、产权关系、利益格局、特别是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会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更加繁重。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如何突出工会维护职能,充分发挥好工会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国企改革中复杂多元的矛盾摩擦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某些环节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生产关系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加之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尚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引发出新旧体制交替中诸多矛盾,使企业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的劳动关系呈现复杂化、多元化。

——企业职工“主人翁”意识模糊,出现了怀疑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种种论调。有人片面的认为,企业实行股份制,职工就不再是企业的主人,经理、董事长、股东才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兴衰主要靠他们职工只是“雇佣劳动者”。还有的提出不要民主管理,用“新三会”取代“老三会”。凡此种种,对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产生了怀疑。

——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关系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尽管当前通过签定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建立了规范的劳动关系,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但面对强大的企业和供大于求的劳力市场,劳动者仍然是从属用人单位,是被管理者,对于不公平的竞争和不公平待遇,他们处于弱者位置,无力抗争。一旦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在时间、精力和社会影响上,都无法与用人单位相抗衡。

——少数企业在分配上,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差距悬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分配政策和税收环节手段还不完善;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合理的分配格局未形成。利益分配向管理者和经营者倾斜,而不是向苦、脏、累的生产一线职工倾斜。特别是在某些实行了年薪制的企业,其经营者的年收入高于职工七、八倍,有的甚至高达十几倍,其考核标准与比例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使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愈来越大。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造成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困难。政府加大对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一方面把企业推向市场;而另一方面,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即使已建立的一些保障,类别也不尽完善。这就使得一部分职工面对生、老、病、残、死等各种非个人力量所能抗拒的客观因素,手足无措,陷入困境。特别是在当前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企业推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优胜劣汰竞争机制运行的过程中,大批职工下岗待业,造成这部分职工生活困窘。

二、工会维护职能揭示了在国企改革中调整劳动关系与维护保障的客观要求

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具体地讲,也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组成的工人阶级群众性组织,同时也是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社会政治团体。

工会的社会职能是由工会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其主要社会职能包括“维护、参与、建设和教育”。这四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但一般来说,一个组织的基本职能只有一个,其他职能是这一基本职能的辅助或派生。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上,依据《劳动法》,赋予“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的权力,确定了新时期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明确提出了工会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工会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主要是运用维护手段。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表述,揭示了在深化改革、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过程中,在日趋复杂多元的劳动关系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企业已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主体和竞争主体,企业行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关系由原来国家与职工的关系变成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职工是“企业职工”,发的也是“企业工资”,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紧紧连在一起。当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既定目标时,必然会在利益格局的调整中大量涉及到职工群众的利益。此时,职工群众需要有自己的组织为他们说话办事,工会则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责任。

三、如何履行工会维护职能

如前所述,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为了协调、稳定劳动关系,需要工会突出维护职能。那么,工会如何履行好维护职能呢?

1、坚持两个维护的统一,即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 更好地代表和表达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这是我们强调维护的实质,也是我们坚持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因为在我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关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离开了经济发展,离开了国家利益,就完全谈不上职工利益的维护。只有坚持维护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才能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这是维护工作的前提。而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具体利益,保护、引导和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真正符合“总体利益”。

2、切实关心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维护。所谓政治权力的维护,就是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组织广大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而经济利益则包括劳动就业、工资报酬、休息休假、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经济利益是企业最敏感的难点,也是职工最关心的热点。我们要按照小平同志所说的:“工会要努力保障工人的福利”,切实关心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的生活,积极实施“送温暖工程”,建立送温暖基金,创办职工消费合作社,开展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和扶贫帮困等活动,为职工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3、处理好维护职能与其他职能的关系。 前面提到工会有四项社会职能,现在我们强调维护职能,但同时也要认真履行其他几项职能。四项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不能把它割裂和对立起来。参与、建设、教育三项职能,同样也是体现了工会的维护职能。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定集体合同,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是从源头上对职工利益的超前维护;组织动员职工发展生产,开展劳动竞赛和提合理化建议,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是从根本利益上的维护;启发教育职工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增强择业和上岗的竞争能力,更是维护职工利益的具体体现。

4、转变工会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在国企改革中, 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给工会工作带来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工会必须改变其原有的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首先是工会的运行机制应由四面出击转变为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工作。“牛鼻子”就是抓集体合同,通过建立平等协商机制,签定符合企业实情的集体合同,并注重监督合同条款的落实,我们就能把工会各项工作带动起来,建立一套相互联系的有效运行机制,并较好地达到整体维护的目的。其次是工会活动方式要由活动型变成调研型。邓小平同志曾提出:“工会组织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使广大工人都感到工会确实是自己的组织,是工会信得过的、能替工人说话和办事的组织,是不会对工人说瞎话,拿工人的会费做官当老爷,替少数人谋私利的组织”。所以要求工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职工群众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从而及时反映他们的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这也是为企业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标签:;  ;  ;  ;  

突出工会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维护作用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