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八医院 儿科湖南长沙 410199
摘要:目的:探讨肠扭转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24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肠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结果:所有患儿的首发症状均为胆汁性呕吐,23例患儿伴有血便,8例患儿中肠坏死,5例患儿伴有黄疸、6例患儿伴有腹泻,11例伴有影响营养不良,8例患儿伴有发育性障碍。结论:小儿肠扭转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多与周围韧带先天发育异常有关,肠旋转不良多并肠扭转,主要临床表现为经常性的胆汁性呕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便秘、黄疸、发育不良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便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关键词:肠扭转;患儿;临床表现;病理研究
肠扭转是肠管的某一段肠绕固定点旋转而引起的一种梗阻现象,一般因为肠袢及其系膜过长,肠扭转后肠腔受压而变窄,引起梗阻、扭转,进而影响血液供应,临床上容易引起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的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发病急骤,疼痛剧烈,病人辗转不安,甚至会出现休克现象。肠扭转多发于儿童期,特别是新生儿发病率居新生儿上消化道梗阻的首位,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均较为复杂,临床上容易误诊。我院为了研究小儿肠扭转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特选取60例患儿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4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肠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过手术证实为肠扭转。60例患儿中男孩36例,女孩24例;年龄20d-8岁,平均年龄(4.21±0.36)岁;所有患儿均出现胆汁性呕吐,23例患儿伴有血便,8例患儿中肠坏死,5例患儿伴有黄疸、6例患儿伴有腹泻,11例伴有影响营养不良,8例患儿伴有发育性障碍。23例患儿有外院治疗史,5例患儿有手术治疗史;所有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观察,并对60例患儿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根据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情综合分析小儿肠梗阻临床特点与病理学特征。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患儿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X2表现,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儿的首发症状均为胆汁性呕吐,23例患儿伴有血便,8例患儿中肠坏死,5例患儿伴有黄疸、6例患儿伴有腹泻,11例伴有影响营养不良,8例患儿伴有发育性障碍。病理变化Ⅰ型较为常见,表现为肠扭转和中肠未旋转,中肠覆膜未固定于后腹壁。
3 讨论
肠扭转是造成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在小儿中的发病率居多。肠扭转可以分为原发性肠扭转和继发性肠扭转,其中原发性肠扭转的发病原因不详,在解剖学生也没有发现明显的特性性,可能与饱餐后剧烈运动有关,也可能有人体自身机能、年龄、地区等有关;继发性肠扭转一般是由于先天性或者后天性解剖改变而出现肠扭转,主要受动力因素、物理因素和解剖因素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小儿肠扭转病因分析
肠扭转发病原因比较多,其中解剖方面的因素是扭转发生的首要条件,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因素是其主要诱发因素。肠扭转部位的肠腔一般会发生狭窄或者出现梗阻,肠系膜随着肠管旋转,所以一旦系膜血管受到较大的压力,就会导致肠管发生小儿肠扭转绞窄。而血运障碍主要与扭转的程度和扭转的松紧有关。肠袢发生扭转的原因主要有3个:第一是肠袢和系膜的长度比不在正常范围内,容易引发肠扭转,不管是两端距离过长还是过短都可能引发肠扭转;第二是肠袢自身重量,在重力的作用下引发肠扭转,扭转发生以后较难自行恢复,所以临床上肠扭转一般发生与饱餐后剧烈的运动、便秘、事物内有大量纤维残渣、肠壁上有较大肿瘤等情况下;第三是外力推动情况下,人体体位的突然性剧烈变动或者强烈的肠蠕动等都容易引起肠扭转的发生,所以餐后尽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等对预防肠扭转有较大的作用。
3.2 小儿肠扭转的主要临床表现
肠扭转是闭袢性肠梗阻加绞窄性肠梗阻,发病特点是急而快,死亡率高达10左右。发病时患儿腹部有剧烈的疼痛、明显腹胀、甚至引发休克,症状继续发展病情会继续加重,而且没有间歇期,小儿初发病时常见有胆汁性呕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血便、营养不良、黄疸、发育不良等症状。肠扭转好发于小肠盲肠和乙状结肠,不同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也不同。其中呕吐是小儿肠扭转最为常见的症状,在临床中很多内科病理性和生理性呕吐不含胆汁,但是肠梗阻表现为患儿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绿色胆汁的胃内容物,量较多,呕吐发作没有规律性,一般可能间隔3-10d,每次发病时间逐渐延长,每次病情都比上次严重,腹部检查时腹胀不明显。由于小儿肠扭转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所以在临床上较容易产生误诊,比如新生儿期由于小儿梗阻部位比较高或者存在肠坏死现象时,呕吐物可能不含胆汁,临床上比较容易误诊为肝胆疾病。另外,小儿发病时由于病情缓慢或者症状比较轻,会表现为腹泻、便秘、黄疸、发育不良等症状,甚至有些患儿没有 症状表现,总之肠扭转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在诊断过程中要在患儿病情基础上结合多种诊断方式,提高确诊率。
3.3 小儿肠扭转的病理学分析
肠扭转是绞窄性肠梗阻的一种,病理机制比较复杂,肠扭转发生的部位不同,扭转方向也不同,盲肠、小肠、横结肠一般为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乙状结肠一般为顺时针方向扭转,肠扭转出现180度旋转时一般就能形成肠梗阻,甚至可能扭转540度、720度,扭转程度越大,梗阻情况越严重,当然也更容易发生肠坏死。肠扭转初期,梗阻附近肠袢内的液体和气体因肠蠕动亢进而进入闭袢肠管内,这种情况下闭袢肠管内的积液和积气进一步加重扭转程度。乙状结肠和横结肠出现扭转,扭转本身的肠袢是闭袢,而且其附近还形成了另一闭袢,加重病情。比如在临床经常出现的横结肠过长的肠袢滑入肝与膈之间间隙扭转,这种特殊类型的肠扭转病情更加严重。肠扭转严重时容易导致肠管血运障碍,血流障碍的最直接原因一方面是系膜血管扭转不畅,另外肠袢膨胀,肠管内压力过大,进而影响肠壁血循环,导致肠腔内出血,栓塞肠壁血管,进而引发肠坏死和肠穿孔等严重症状。
本次研究中患儿的首发症状均为胆汁性呕吐,另外,患儿病情反复和症状较轻时一般表现为:血便、黄疸、腹泻、营养不良以及发育性障碍等症状。病理变化多表现为肠扭转和中肠未旋转,中肠覆膜未固定于后腹壁等。总之,肠扭转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都比较复杂,在临床上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或者由于患儿出现症状的不同较难诊断,临床诊断时最好在患儿自身病情和多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提高诊断率,为后来的治疗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许朝颖.顾志成先天性肠旋转不良61例临床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0,9(1):145-146.
[2]黄益民,石英佐,张亦鹏,朱晓敏,沈俊,浦晓,樊剑峰,于忠勤,徐建国.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3):1794-1795.
[3]王春燕,徐畅,钟麟,杨周健,王奕.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诊治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3,12(1):59-60.
[4]6.林海;覃怜怜;林国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急性中肠扭转的诊治探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178-179.
[5]鲍玉彬.周晓茵11例婴幼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诊疗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7):269-270.
论文作者:王红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肠梗阻论文; 胆汁论文; 病理论文; 肠管论文; 病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