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审计公告主要栏目_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华民国审计公告主要栏目_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华民国审计公报的主要栏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报论文,中华民国论文,栏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1928年2月公布的《国民政府组织法》,国民政府设立审计院,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审核国家岁入岁出的决算。当年7月1日,审计院正式成立。按照7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实施的《审计院组织法》的规定,审计院设立2厅2处,2处即为总务处和秘书处。在总务处文书科设有公报室,专门负责编辑审计院公报,编制5人。

审计院公报每月刊行一期,必要时发行特刊,向社会公开发行。为规范公报制度,审计院专门制定了《国民政府审计院公报室暂行规则》。1928年8月1日,国民政府审计院编印第一期《审计院公报》。这期公报有6个栏目。

一是插画。看似有点俗的栏目,透过历史显得有别样意义。共两幅图,第一张是总理孙中山造像。这一照片在每期审计院公报均有。第二张是院长就职典礼摄影。从这张摄于1928年4月27日,名为“国民政府审计院于院长就职典礼摄影”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审计院的大致规模。正中长须者即是审计院于右任院长。由于1928年10月国民政府才颁布《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宣布结束“军政时期”,开始“训政时期”,照片中间有身着军服的人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命令。第一项是国民政府命令,其中,任命8件,训令8件,指令5件。第二项是院令,其中,委任令9件,训令2件。

三是法规。分别是《国民政府审计院组织法》、《审计法》、《审计法施行细则》、《支出凭证单据证明规则》、《国民政府审计院分掌事务规则》、《国民政府审计院设计委员会会议规则草案》(经1928年6月15日设计委员会第二次修正通过)、《国民政府审计院院务会议规则》、《国民政府审计院办事通则》、《国民政府审计院党义研究班规则》、《国民政府审计院职员请假规则》、《国民政府审计院职员遗失证章惩戒条例》、《国民政府审计院公报室暂行规则》。

四是公牍。包括呈文10件,咨文2件,公函7件,文电2件,批示1件。

五是院务。包括院务会议记录,设计委员会会议记录撮要。

六是杂载。记载了总理纪念周活动,计5次。

公报封底还标明了公告价目、广告价目等,既表明其是公开发行出版物,也可以从价目中看到当时的经济状况。如公告价目是:每册大洋两角,半年大洋一元,全年大洋两元。

1931年审计院改组为监察院审计部后,仍然坚持审计公报制度,并制定了《审计部编辑公报规则》。1931年3月,第一卷第一期《审计部公报》正式印发。与第一期《审计院公报》相比较,除保留插图、命令、法规、公牍、杂载栏目以外,第一期《审计部公报》有以下三个变化:一是因总务处撤销,编辑公报的单位为审计部秘书处统计科公报股;二是《审计部公报》的重要栏目之一“院务”取消;三是增加了“统计”栏目。这三个变化,既有让我们有无法深入了解审计机关事务运行的遗憾,也有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研究其统计结果的欣喜。

值得一提的是,所增统计栏中的统计事项,是我们研究中华民国审计制度和审计活动的重要载体。这一期《审计部公报》的统计栏目有两项统计事项:一是审计部第一厅二十年(1931年)三月份核签支付命令金额一览表,二是审计部第二厅二十年三月份发给各机关审核通知书一览表。前者核签支付命令是事前审计事项,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这项工作的繁重程度,也可以看出各机关的支用情况。后者所谓审核通知书类似现在的审计通知书,表明审计了哪些单位。

从这些公告事项中,我们不但可以研究当时的审计活动,还可以透视当时的政治经济。如第一期《审计部公报》命令栏目第二项监察院令中摘录一院令:准文官处函开行政院送核西藏达赖驻京康等办事处预算准驳照审查意见通过令仰查照办理训令。这不就是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明证吗?

标签:;  ;  ;  ;  

中华民国审计公告主要栏目_中国近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