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疏泄与中医内科多种疾病的关系探讨论文_郭鹏

肝主疏泄与中医内科多种疾病的关系探讨论文_郭鹏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

摘要: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内科疾病多发,本文就肝主疏泄与内科多种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促进中医的发展和进步,从而维护社会群体的身体健康,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肝失疏泄;中医;内科疾病

中医脏腑理论认为,肝主疏泄功能能够有效的调节人体全身气机,推动人体血液运行的功能。一旦肝主疏泄出现失职,则会导致人体内部气机失调,进而引起肝胆、脾胃、心脏以及皮肤等多种内科疾病的发生,因而加强对肝主疏泄与中医内科多种疾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满足中医发展的实际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肝主疏泄概述

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功能,通而不滞,散而不郁,对于调节人体机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肝为五脏之贼,除其本身比病变之外,极易牵涉并影响其他脏腑,导致形成比较复杂的病理变化,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医脏腑理论认为,肝脏疏泄与中医内科疾病之间存在 密切的联系,极易导致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失望以及悲伤等情绪,会对人类大脑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在此种情况下,会对人体的垂体-肾上腺-皮质网络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从而导致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分泌过量,若此种情况长时间持续下去,会导致人体免疫失常,从而对疾病的抵御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内科疾病的出现。

2 肝失疏泄与胸痹心痛的关系

2.1症候特征

所谓胸痹心痛,与西医所说冠心病、心绞痛存在一定一致性,大多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严重威胁着这些群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胸痹心痛的病症表现具有一定的明显性,胸骨后或左胸发作性闷痛不适,严重情况下剧痛会沿着左肩背部呈放射性疼痛,持续时间不等,普遍在数秒至15分钟之内。若持续时间较长,且伴随着面色苍白、肢体发冷等症状,属于真心痛的症候特征,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旦发夕死,实际危害性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肝失疏泄所导致的胸痹心痛主要表现为隐隐作痛且偶尔发作,疼痛部位不定,一旦情志不遂的情况下则病症容易加重,脉搏较细。

2.2病因分析

通过医学相关人员对胸痹心痛的病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情志不疏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在此种情况下,郁久化火,气滞痰浊导致胸痹心痛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若肝火失调导致精神抑郁,此时体内脾虚气结,斗志气血不畅通,导致胸痹心痛的出现。就现代医学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在过度发怒或过分紧张得情况下,极易导致人体内部某种激素水平的急速升高,从而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的出现,血小板聚集且心率明显加快,此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通过分析和探索可以发现,心情抑郁是引起胸痹心痛的主要原因。

2.3辩证治疗

针对胸痹心痛的病症特点以及病因分析,我们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来对疾病进行治理,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在辩证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疏肝理气,缓急止痛。也就是说,应当及时注重内部调理,从而对胸痹心痛的症状进行有效的缓解。现代医学指出,疏肝、理气等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调节内分泌功能,有助于对血小板的实际黏附性以及聚集性进行有效的抑制,促进胆固醇的降低,有效的减轻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的内膜斑块的形成,实现对心肌供血状态的改善,促进内部供氧系统的良性运行。中医相关资料显示,在对胸痹心痛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或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进行治疗,促进胸痹心痛症状的缓解,促进患者的康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肝失疏泄与不寐的关系

3.1症候特征分析

所谓不寐,就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深度不够所导致人体疲劳不能消除或体力恢复受限等状态。《内径》以及《难经》中也有相关的记载。睡眠时间不足的人时常表现为入睡困难,且醒后难以再入睡,严重者整夜不能寐。睡眠深度不够的人时常表现为夜间醒来次数较多,或夜间多梦,身体难以得到有效的休息且体力难以恢复。不寐情况的出现,极易导致患者在醒后头昏、头痛、神疲力乏且心神不宁。肝郁化火者具有明显的头胀、口赤耳鸣以及口干口苦症状,不思饮食且舌红苔黄。

3.2病因分析

在明确不寐的症状表现后,结合患者的差异性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且化火,极易导致心神不宁,从而导致夜不寐。尤其是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趋于复杂,在此种情况下,多元化的生活因素导致社会群体出现情绪过分紧张以及急躁易怒等情绪出现。相关医学研究资料显示,若人长期处于情志刺激条件下,极易导致人的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内分泌失调且部分机能的功能偏高,从而导致大脑或某种器官的功能障碍。通过对夜不能寐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大脑的皮脂过于兴奋导致夜不能寐,人大脑内部的多巴胺纤维过多,导致中枢神经的介质浓度过大,影响睡觉神经元,从而导致失眠。相关临床医学实际病例显示,人的情志极易对人体内分泌产生影响,导致肝失疏泄从而引起不寐。尤其是精神上的磁极最伤肝,导致人体内部气机失常,气血紊乱,阴阳失衡,夜不能寐。

3.3辩证治疗

治疗应疏感解郁、清泻肝火,同时配合精神疗法,消除紧张焦虑,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若肝火旺极、头痛欲裂、小寐欲狂、大便秘结者,可用当归龙荟丸。

4 肝失疏泄与胃痛

4.1证候特征

胃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证,如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薪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当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归于胃痛。本病证以胃院部疼痛为主症,同时常兼有泛恶、腕闷、暖气、大便不调等症。肝气犯胃所致胃痛表现为胃院胀满,攻撑作痛,胸闷、暖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暖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自,脉弦。

4.2病因病机

各种逆境导致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胃痛。肝郁日久,化火生热,邪热犯胃,肝胃郁热,热灼而痛。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日久,胃络受阻,均可导致疲血内停,发生胃痛。肝气郁结证患者偏烦躁时'肾上腺素水平显著升高,偏抑郁时则显著降低。由此可见,慢性胃炎中情志不遂作用在致病因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抑郁、焦虑或恼怒伤肝,都可以导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发为“病满”、“胃痛”。

4.3辨证论治

治疗上主要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治疗原则,主要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同时配合条达情志,保持精神舒畅。肝气犯胃者方药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应用,效果甚佳若。

5结束语

可见,肝主疏泄功能为中医内、外、妇、儿等科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肝失疏泄可致乳腺增生、急慢性肠炎等多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焦虑、紧张、怒气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中枢神经活动,影响神经递质和激素的正常水平的作用,从而降低免疫功能而致病。相反,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适量,免疫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则不会发病。中医认为,情志为五脏六腑所主,而肝与情志关系最为密切,平日宜饮食规律,调控情绪,心胸豁达,则阴阳平衡,气血津液充盈,正气足,自然百病不侵也。

参考文献:

[1]李丹 -肝失疏泄与中医内科多种疾病的关系探讨《中国医药导报》 - 2009

[2]曾金铭 - “肝失疏泄”探析《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01

[3]邝宇香 -慢性胃炎患者情志致病的SCL-90量表调查研究[J].河北中医,2008,30(8):816-817.

论文作者:郭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肝主疏泄与中医内科多种疾病的关系探讨论文_郭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