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八医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90例,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甲状腺滤泡上,主要有乳头状以及滤泡状囊性肿瘤两种,最常见的是滤泡状囊性肿瘤,多发结节状,周围的包膜完整,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间有明显的分界线是主要的临床特征。据调查显示: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病情恢复速度较快,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90例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90例,均经临床确诊为甲状腺腺瘤,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研究组男女比例20:25,年龄在21-64岁,平均年龄为(42.52±21.06)岁;病程在1-3年,平均病程为(2.06±1.02)年。对照组男女比例18:27,年龄在23-61岁,平均年龄为(42.08±19.01)岁;病程在1-2年,平均病程为(1.56±0.82)年。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在胸骨颈静脉切迹上做一切口,长约7.5-8.0cm,延长至胸锁乳突肌外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及颈阔肌,对上下皮瓣进行分离,将颈白线纵向切开。对于瘤体较小的做一小切口,对较大瘤体切除时避免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逐层将皮肤、皮下组织以及颈阔肌切开后,颈前静脉予以结扎切断,钝性分离颈前肌与甲状腺包膜间隙,暴露瘤体,切开包膜并分离瘤体,瘤体四周钳扎,离断,再缝扎,将残留组织碎片以及积血彻底清除,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2]。
1.2.2 研究组进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颈丛神经麻醉患者,在患者肩下垫枕,使得颈部充分暴露,在两锁骨的交接处做一平行切口,长约2.5-3.0cm,逐层切开,向两侧牵拉颈前肌,充分暴露甲状腺瘤体,并将其切除,逐层缝合切口[3]。
1.3 评价指标
1.3.1 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1.3.2 并发症(切口感染、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计量资料(手术情况),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平均数n,%表示,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手术情况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的短,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4%(2/45)远低于对照组的20%(9/45),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甲状腺腺瘤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女性的发病率远比男性的高,种类较多,病因尚不明确,当前临床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射线照射、遗传以及性别等因素有关。甲状腺位于颈部喉结的下方,正常情况下是薄而软的,一旦出现肿胀,在衣领位置可以触摸到肿块,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治疗难度[4]。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的为4.4%、对照组的为20%;并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远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其原因主要是:改良小切口切除术对患者的颈前肌运动功能的影响较小,切口下,无需放置引流管,对于术后颈部功能运动的恢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不需要结扎颈静脉,可以保证切口上部皮瓣良好的血运,极大的避免了术后由于血流受阻而造成的肿胀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切口的恢复速度较快,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无明显的瘢痕,美观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疾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晓波. 改良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比较[J]. 中国基层医药,2014,(7):1076-1077.
[2]唐新华,刘燕萍.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3):143-144.
[3]马瑞斌,柯颖,张志刚,等.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132-134.
[4]王斌,付肥郭. 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4,33(4):46,48.
论文作者:刘湘国,陈金辉,刘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甲状腺论文; 腺瘤论文; 切除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