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阶段论文,试论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的深入而发展变化的,呈现出一定的必然性。一般情况下,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经历的发展过程,依次表现为:入学适应、打好基础、提高发展和毕业择岗等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思想矛盾表现也不一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研究教育的总体要求以及学生的基本特点,还要研究学生在不同阶段中呈现的具体特点及在各阶段进行教育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具有目的性和系统性,又具有预见性和针对性。

一、入学适应阶段

从中学到大学,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仍停留在中学阶段,表现在学习上习惯于听从老师的布置,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生活上因长期依赖家庭,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对于进入大学后的新生来说,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都需要经历一个适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多数学生既为步入高等学校深造而兴奋,又为能否完成大学学业而心忧;他们思想单纯,要求上进,遵守纪律,遇事谨慎,但也有不少人思想幼稚,劳动观念差,“骄”、“娇”二字较为突出;在学习上,他们既有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学习的心愿,但又缺乏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思想准备,还有一些学生把考上大学看作是“铁饭碗”到手,产生了松劲情绪。在我校,有不少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为所谓的“走对了路,进错了门”而恍惚不安,影响着学习和生活。再加上新生不熟悉大学学习方法,不能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在他们看来,大学生活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

根据上述情况,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要着重对学生进行培养目标,专业思想和学生手册教育,使他们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教育学生从教育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来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激发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第二,开设军训教育和劳动教育课,强化纪律性和劳动观念,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磨掉骄、娇两气。第三,抓好抓紧学生学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如请教师介绍治学经验,挑选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体会等,帮助新生迅速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第四,做好学生生活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新生独立生活能力差的特点,帮助他们安排好个人生活,指导他们相互帮助,相互谅解,过好集体生活,培养同学之间的友谊。第五,进行“大学生一日生活制”教育,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二、打好基础阶段

经过适应阶段的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得到端正,对大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也有所了解,集体生活基本适应,思想比较稳定。多数学生开始对以后几年的学习生活有新的打算。特别是经过前一段的学习生活,开阔了眼界,认识了自我,他们迫切需要为自己的全面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崇尚独立思考,敢于发表各种见解,但也容易主观武断,各执一端:在政治思想上,绝大多数学生自觉要求进步,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注意维护同学之间的团结,争取集体荣誉,道德水准显著提高。写入党、入团申请的人越来越多。但也有少数学生,政治热情减退,缺乏上进心,纪律松驰、自由散慢、疲疲沓沓,出现了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轻视政治的倾向;在学习上,多数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很重视,时间也抓的很紧,经常加班加点。但也有少数学生有畏难松劲或骄傲自满情绪,松松垮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中的上、中、下群体之分日趋明显;在生活上,一般比较朴素,能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但也有个别学生追求时髦,讲究吃穿,甚至闹无原则的纠纷……

根据上述情况,需要区别不同群体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帮助学生在政治上打好基础,利用两课教学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结合实际,成立各种学习小组,选送入党积极分子上业余党校,培养和接收个别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第二,坚持不懈地抓好“三个主义”和“三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重专业知识学习轻视政治”,缺乏上进心等情况,加强无产阶级人生观教育和“四有”教育,使学生明确党的教育方针,懂得人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努力使其朝着“四有”人才方向发展。第四,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铺张浪费及懒、散、涣现象,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使学生明确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是当代青年安家立业之本。教育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爱惜水电、节约粮食,自觉自愿的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第五,针对学生在思想上及学业上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开展个别谈心工作,区别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

总之,在打好基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极其强烈的针对性,有时必须把工作做到具体事、具体人身上,才能充分激励和调动广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使他们自觉的按照培养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善自己。

三、提高发展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教育和学生个人的努力,多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掌握了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进入大二第二学期,学生普遍进入了继续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增强,对政治领域中的重大是非问题,都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鉴别能力,对于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希望能给予有说服力的辅导和解释。在政治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主动靠拢党组织,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专业学习上不满足于教师讲授的内容,要求增加选修课,希望举办各类专题讲座。他们关心学术界讨论的各种问题,乐于参加学术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但是在这一阶段,学生之间在政治上、专业学习上的差距也更加明显。少数较差的学生,政治学习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不感兴趣,怪话牢骚满腹;学习不刻苦,不求过的硬,只求过的去,满足于混个毕业证。此外,经过几年的相处,学生彼此间了解增加,在交往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愈来愈多,由此而引发的矛盾纠葛也越来越多。

根据这一阶段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继续抓好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三个主义”、“三德”、“三观”教育外,还必须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利用两课教学,进行伦理学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准则,鄙视各种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志士,学习老一辈“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业绩,学习现代化建设中涌现的模范人物,以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第二,继续开展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教育学生养成敬业勤学的良好风气,坚持持之以恒的“韧”劲,用心求索的“钻”劲、争分夺秒的“挤”劲,勤奋学习,努力使自己在思想、才能各方面得到新的提高。第三,加强爱情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学生在理想和人生观相对稳定的时候,适时涉足爱的王国,不要过早谈恋爱,把精力集中在完成学业上。第四,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技能的培养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通过开设各类专题讲座及相关的选修课,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第五,针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状况,继续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对要求进步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适当的安排一些社会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加强锻炼,及时接收他们加入党组织。对中间层次的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要及时肯定,激励他们向先进看齐;对个别较差的学生,也不能撒手不管,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促其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变后进为先进,先进更先进。使全体学生在新的阶段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毕业择岗阶段

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全部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上掌握了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各种知识,到了最后一学期也就进入了毕业择岗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矛盾和斗争相对激烈复杂,特别是在毕业分配实行双向选择的今天,毕业生普遍关心的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更关心所学的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毕业后的前途,关注毕业分配。可以这样讲,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能够安心教育事业,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教育岗位上去。但也有少数人贪图安逸生活,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前途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托人情、拉关系,企图跳出教门,因而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艰巨、复杂。

首先要着重抓好理想、前途、信念教育,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把学生的“成就欲”引导到为人民多作贡献的正确渠道上来;其次,教育学生树立献身教育的志向,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充分的准备,扎实的工作,搞好教育实习;第三,作好毕业分配教育。进行毕业生服从分配的教育要结合“三观”教育,也可根据学生实际集中进行理想、前途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把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第四,抓好典型,以点带面。通过评选优秀毕业生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并运用以往的或在校毕业生的先进事例来启发、提高广大毕业生的政治觉悟。与此同时,针对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加大个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使所有毕业生都愉快的服从国家分配,并安心于基层教育事业。

总之,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思想矛盾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也不尽相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总体原则,又要把握各个时期、不同群体、不同个人的特点,唯有如此,才能把一般原则与不同时期的具体对象、具体问题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也唯有如此,才能把工作做到实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

标签:;  ;  ;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