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融合背景下城乡规划统筹的重新审视论文_李焱

李焱

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目前广东省正全力推进珠西发展战略,作为珠西战略实施的主战场,江门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本文提出构筑江门市的“大滨江区”,做大江门城市规模,造就纵横粤东与粤西、珠东与珠西的“中腰、铁腰”,成为江门市落实省委省政府“西进”战略的重要抓手。具体建议:一是大滨江区应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二是大滨江区应做好大交通体系规划;三是大滨江区应做好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四是大滨江区应做好大项目规划评估。五是大滨江区应做好建设时序规划,为江门市大滨江区的腾飞培育发展动力,凝聚社会合力,激发城市活力。

关键词:区域融合;珠西战略;规划统筹;规划布局;规划评估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区域职能化的背景下,评价一个城市或城市群的地位与作用,不仅在于规模的大小,更在于参与、调控、支配资本的能力。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准确认识到全球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为了改变省域发展不平衡,提升广东在全球与区域的地位与竞争力,提出了发展珠江-西江经济带(珠西)、粤西的整体战略,这对位于珠三角西岸的江门市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基于区域融合理念,构筑江门“大滨江区”(包含江门市的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以及下辖的鹤山市(县级)三区一市总共2900平方公里),正是2014年江门市面对这一轮区域职能分工凭借沿江优势谋求江门市应有地位而打破行政区划适时提出的积极应对。通过整合“三区一市”,做大城市规模,做强城市综合体,造就纵横粤东与粤西、珠东与珠西的“中腰、铁腰”,成为落实省委省政府“西进”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棋眼。本人在赞同此轮战略构想的同时,对大滨江区规划层面的发展路径、平台整理、技术创新、设施配置等方面也提出一些尝试性的观点和建议。

一、大滨江区应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

1、大滨江区背景下城乡规划对大数据的需求

当下城乡规划对交叉学科的定量计算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大数据的运用越来越多。城乡规划的综合性需要关注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如果将地形图、现状用地图等传统数据与从互联网、电信公司和职能部门等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就可以聚合形成新的数据,再借助大数据新技术进行处理。例如将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的设施数据与居住小区空间叠加,可评价居住区的配套水平等。

2、大数据时代的行动建议

目前,江门市已构建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江门模式”,建成了跨部门应用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和政务交流平台,应用OA(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基本在市直部门普及,这为大数据时代的政府信息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也初步建立了针对城市规划大数据的存储和运用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但目前数据量比较局限,仅限于各层次规划和地下管线信息。覆盖范围也仅限于蓬江、江海,不利于跨区域、跨部门的综合规划分析,也不利于有效地配置各类公共资源。未来如何在大数据中寻找到对规划的有用信息,提出以下建议:

(1)成立城市信息专门机构。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应统筹管理各组成部门的大数据信息,如将国土、规划、环保、交通、水务等部门的数据信息整合,并牵头成立专门机构来维护整个城市信息的贮存、更新和运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尽快组织专家和部门研究,建立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信息资源,对各类政策法规、文件、资料、档案、知识以及城市现状数据(包括各种比例尺基础地形图、影像图、土地权属等)、规划成果数据(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城市控制线数据、审批项目等数据进行分类、分层和标准化。

二、大滨江区应做好大交通体系规划

江门市现状存在组团间路网密度缺失,城市快速路系统缺乏,高速路网未实现立体化衔接等问题。大滨江区的提出实质上是强调规模效益和集中发展,城市的品质和规模呈正相关,没有城市规模就很难提高城市品质。从集中发展来讲,倾向于借助重大交通走廊作为重要发展轴实现点轴扩散。如何构建一个能支持大滨江区发展的城市骨架交通网络,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以快速路为主体的城市骨架道路网络

为支撑大滨江区的融合,应该尽快完善城市内部快速路系统,改善高快速转换效率,提高组团之间路网密度。

(1)打造“两纵两横”快速路网系统(见图一)。

四、大滨江区应做好大项目规划评估

大项目规划评估是政府主体对重要公共事务实施决策时,征询专设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或咨询公司建议的行为。通过评估对本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为投资大项目的执行和全面检查奠定基础。对于需要提供贷款的项目,项目评估则是银行批复贷款决策的必要程序。

目前大滨江区成规模待开发的闲置地、“熟地”较少,但成片、成规模的旧工业区较多而面临“三旧”改造的问题。据测算市区可列入“三旧”改造计划的用地有4400公顷,平均每年有近550亿元的资金投入。因此在这些大规模的项目正式启动前,市里应成立专门的重大项目工作组,尽可能全方位的开展规划评估工作,评估内容应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1、找准原用地权属单位与政府间合作的焦点问题和利益平衡点。

2、对整个项目依据总体规划做好布局规划,核定合适的功能及开发强度和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及规模。

3、围绕新建大型项目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交通影响评价(设定启动阈值),全方位分析该项目建成之后对周边道路的交通影响。

4、划定政府和改造开发单位的责任分区。具体内容包括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建设等内容,并核算各自经济账。

5、在校准后的指标控制下对整个项目做经济型评估,核算土地出让金价格。

通过以上评估可对整个项目的运行效益得出较为细致的评估结论,并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为决策者提供直接的、最终的依据。建议建立大项目规划评估制度。凡重大项目正式启动前,主管部门都要严格履行规划评估程序。

五、大滨江区应做好建设时序规划

大滨江区作为GDP占市域总量70%,人口占市域总数50%的核心区域,不容置疑是全市发展的大龙头,更是近期发展的重点区域。大滨江区通过做大做强,提升自身的辐射力和融合力,为下阶段大广海湾区的借势而发、大潭江区的后发崛起积蓄内力,也为江门吸引外力构筑高标准的平台。在土地资源紧缺、财政资金不足的现阶段,大滨江区应做好软硬件两个方面的建设时序规划。

1、软件方面

近期做好“城乡规划一张图”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前期评估工作;

中期做好“城市建设一张图”和重大建设项目的过程评估工作;

远期做好“城市管理一张图”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

2、硬件方面

(1)交通设施

近期:在快速路网建设方面,完成江门大道的快速化改造;在大中运量公交方面,开展滨江新区与棠下先进制造园区大中运量公交试验段建设;在枢纽建设方面,推动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际轻轨的建设计划,同时加强对鹤山货运站及古井货运站周边物流园区的建设。

中期:在快速路网建设方面,完成江肇南延线的建设,同时推动江番高速快速化改造;在大中运量公交方面,开展沿沙坪—滨江新区—北新区—中心组团—会城走廊—银州湖走廊带轻轨建设;在枢纽建设方面,实施“一主两辅”客货运枢纽建设,完成港口枢纽码头的扩建改善。

远期:在快速路网建设方面,全面完成城区快速路网体系建设;在大中运量公交方面,结合江门市轨道线网规划,完成大滨江区域内轨道网络的建设;在枢纽建设方面,配合主客货运枢纽建设完成全部客货运运枢纽体系建设。

(2)公共服务设施

近期:解决民生需求和关注的设施建设,在滨江新城规划建设一所96班高中;在鹤山副中心和新会副中心规划建设综合医院;利用政策,重点建设市级非营利性养老设施。

中期:构建和完善“一主两副”三个市级公共服务中心,提升城市地位和服务功能。

远期:建设、完善城市组团级(中心镇级)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宜居江门。

六、结语

大滨江区战略构想的提出,对江门市的发展而言具有划时代、跨区域的重大意义。在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土地资源有限,而未来江门市目标提高、城市定位上升的发展要求下,应站在区域融合发展的高度、突破现有行政区域边界的束缚,在倡导规划先行的理念下,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统筹产业结构、构建大交通骨架、配置大公共设施及生态保护利用等城市核心要素,为江门市大滨江区的腾飞培育发展动力,凝聚社会合力,激发城市活力。

论文作者:李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  ;  ;  ;  ;  ;  ;  ;  

基于区域融合背景下城乡规划统筹的重新审视论文_李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