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让课堂教学更高效论文_张丽英

减负增效——让课堂教学更高效论文_张丽英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昭仁街道初级中学 713600

摘 要: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过重的学业负担,这给我们素质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性。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每位一线数学教师都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减负增效 教学质量 课堂效率

所谓“减负增效”,通俗来说就是减轻学生负担,增加教学效果。“减负”是新课改的必由之路,“增效”是新课改的最终目的。“减负”是“增效”的前提基础,“增效”是“减负”的强劲动力,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更新观念是“减负增效”的根本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以较少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使教学效益最大化。一直以来,仍有一部分“实干”老师非常热衷于课堂以外的课,热衷于布置一大堆的作业,利用一切的课外时间帮学生补课。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反而更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滋长了一部分学生不动脑筋的坏习惯,导致很多学生经常是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一直拖到下课或是放学的时候,然后等着老师来讲解。可见,这样的老师教学观念直接导致学生的教学效益低下或是无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仅仅讲究“实干”,更是要在“实干”的基础之上“巧干”,从而达到每做一样事情都要求最大、最优化,跟时间赛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遵循客观、公平、民主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使课堂成为真正展示学生才华的地方。在课堂上,不要让学生觉得“我不行”、“我不会”、“如果说错了怎么办”,背着这样的负担,学生永远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更不会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而只会死记硬背。另外,教师也要关爱每一位学生,要放下身段和学生说话,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听到老师亲切感人的语言,得到耐心的教导、正面的启发、恰到好处的点拨。

二、认真备课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花最少的时间让课堂效益最大化呢?那么就要求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作为教师要掌握教材所有的知识点,以便于当学生有任何关于课本上的问题不懂时,教师都能够轻松自如地解决,实现高效率授课。

1.课前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要到位。教师即使对所要进行讲解的课程很了解,也要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结合其他知识点,努力做到对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明确所教授内容的重、难点,确保自己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课前要设计好教学内容。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备课,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找到教材中重点、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在讲解完好理解的知识点之后专门用一定时间进行讲解。关于教学课堂的设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爱好来设计,教师可采取诙谐幽默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从而避免了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只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地讲课)的反感,进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教材的知识点。

三、现代手段是“减负增效”的途径

如今社会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将教学目的展现出来,用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直观化的教学方式来展现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结构,以便于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提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水平。

四、优化作业是“减负增效”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当中仍有部分教师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量直接使用练习册来代替给学生布置作业,但是练习册当中的作业缺少针对性,并不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上都敢于创新,在练习题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对数学教学独特的见解,以实现对作业内容设计上的创新,而不是仅仅追求作业量多就是对学生有利的错误观点。

比如在勾股定理一章的知识点的学习当中,对于练习册当中的题目比较老套,教师可适时地从历年的中考题目中选取一些创新度较高的题目进行改编,使教学真正向中考看齐。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放手使学生摆脱答案的束缚,锻炼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作业布置的创新也实现了作业评价工作的创新。对于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教师不仅要做好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同时也应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其实这种作业优化方式也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教育之路是漫长的,落实“减负增效”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教育工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不违背教育规律和原则,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就一定会达到“减负增效”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吕文森 浅析给初中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途径[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12):74-74。

[2]柯孙妙 浅谈“减负增效”下的初中数学课堂45分钟[J].读写算:教师版(29期):194-194。

论文作者:张丽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  ;  ;  ;  ;  ;  ;  ;  

减负增效——让课堂教学更高效论文_张丽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