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护士系统化培训方式的探讨论文_王菊莉 丁万红通讯作者

王菊莉 丁万红通讯作者(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201700)

【摘要】 目的:探讨新护士系统化培训策略的实践效果,为新护士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2012年入外科新护士36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方法进行培训。2013年、2014年入外科32名新护士设为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培训1年,包括岗前脱产培训1周、每月集中延续培训,临床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方法等。结果:两组新护士绩效考核分、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新护士培训内容与安排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培训方法的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系统化方式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尽早适应环境,提高新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新护士; 系统化培训 ;导师制带教【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4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以传统方式培养新护士,已不能适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发展的推动,护理行业涌入了大批的新生力量。

在人员数量增加的同时,如何使新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顺利进入工作角色成为探讨的热点问题。为使新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胜任临床工作角色,实行系统规范化的培训和优质的带教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1]。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外科护理组在新护士采用系统化培训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2013年、2014年入外科32名新护士设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在22~23岁,平均年龄为21.9岁。大专30名,本科2名;2011年、2012年入外科新护士36人设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在20~22岁,平均年龄为22.1岁。大专32名,本科4名。两组新护士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培训方法1.2.1.1 传统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32名新护士在进入外科临床前参加医院组织的全院新职工岗前培训,为期一周,内容主要为礼仪培训、医院文化、消防安全、医疗安全、职工手册、护理基础操作培训等。

1.2.1.2 系统化培训2013年、2014年36名新护士除了参加传统的全院岗前培训外,还由护理部组织每月一次集中延续培训,临床导师制带教方法,具体如下:1.2.1.2.1 规范化岗前培训新护士参加医院举办的为期二周的公共岗前培训后,护理部组织5天专业岗前培训,分理论与技能培训。理论内容为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护理礼仪与沟通培训、护理核心制度、病人安全、职业防护等;技能培训主要内容为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如测量T、P、R、BP、密闭式静脉输液。急救护理技能如心肺复苏术。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再进入临床分科阶段。

1.2.1.2.2 延续培训①护理部每月一次延续培训:包括护理部每月集中一次理论培训,内容为:护理危险因素和突发事件预案、抢救物品的使用及管理、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健康教育方法与技巧、临床护理技术培训、护理规范与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优质护理服务专题培训、抢救及监护技能培训、压力与情绪管理等。集中考核二次,分别是半年及试用期转正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②科内每月一次理论培训及每季度一次技能培训:时间为12个月,新护士分科进入临床定期轮转半年。

期间,每月由外科总带教组织进行理论培训一次。技能培训每月一次,由各科临床分带教进行。理论培训内容主要为疾病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安全等;技能培训主要内容为专科护理操作、急救仪器操作项目等培训。每季度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一次,根据考核结果进入临床定科阶段。

1.2.2 带教方法1.2.2.1 导师制一对一专人带教新护士进入临床科室,护士长安排1名主管护师或高年资护师进行一对一跟班式的专人带教。带教老师按照科内培训计划,对新护士进行系统的临床专科带教,从熟悉病房环境开始,让新护士尽快适应,护理操作从示范到手把手,再到放手不放眼,分阶段进行,让新护士逐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模式。

1.2.2.2 多种带教方法应用①情景模拟带教[2]由于新护士进入的临床科室均为专科型,疾病种类单一,故定期(每月)采用情景模拟法来使新护士了解、掌握不同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由带教老师扮演病患,提供虚拟病人资料及病情、诊断,从病患入院开始,到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指导,以及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均在模拟病房来给予新护士进行模拟实战培训,带教老师对新护士的模拟实战培训进行点评。通过情景训练,可以让新护士在短期内学会各疾病护理、各不良事件的处理、预防等,提高综合能力。②以问题为基础(PBL)带教[3]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将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案例内容的进展与结果进行分割整理,然后将分好的资料内容,按疾病护理进展顺序依次给新护士,以此来引导、启发新护士去发现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中的问题,激发她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她们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始终处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提高新护士进一步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她们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1.2.3 评价方法1.2.3.1 培训质量考核两组在相同时段以同样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绩效综合考评, 理论与技能均由护理部统一组织,绩效综合考评经过统一培训后的护士长负责。理论考核在培训6个月时进行, 以延续培训相关内容、护理1000题等为标准统一命题, 总分值100 分;技能在培训达半年时进行, 按照《卫生部护理操作技术50项》标准, 抽考1项常用基础操作和1 项专科护理操作, 每项技能总分值为100 分。绩效综合考评每月一次。考核表由本院自制, 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劳动纪律、礼仪服务、团结协作、岗位职责、技术水平等方面,总分值为100 分, 由护理部发放考核表, 经过统一培训后护士长负责完成后统一上交至护理部。

1.2.3.2 新护士对培训满意度及安排调查由护理部自编问卷,包括课程时间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老师评价等10 个方面进行多元化培训评价, 每个项目10分计, 2 分为欠缺、4分为较差、6分为一般、8分为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 统计各项得分和总分。

2 结果

2.1 两届新进护士理论、操作、绩效平均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3 讨论

3.1 新护士系统化培训在2013届、2014届护士培训中进行初步运用,从两届平均考核成绩中可以看出,2013届、2014届新护士从理论及操作各方面都略高于未进行系统化培训及混合性带教的2011届、2012届新护士。新护士只有通过有目的、有措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才能合格、迅速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岗位[1]。以往对新进临床的护士在专科知识理论培训上存在忽视,并且在带教形式与方法上只采用经验式传统带教,而无多样化、适合专科的特色,另外带教老师的水平和带教方法对新护士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效果难以保证[4]。

3.2 通过系统化培训可以让新护士在理论知识上既能巩固书本上的,更能够与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相关性的联系,加深理解,以便能灵活运用;混合性带教的多样性给临床枯燥单调的护理工作带来不同的体验,并可以使新护士减少由于操作生疏而给病患带来的伤害,提升新护士护理服务的质量,加速她们的成长,为临床输送优质的“新生血液”,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满意度。由于各医院对护理临床带教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同,临床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护理工作的繁重,以及新护士的大量涌入,给护理带教培训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和阻力。各项培训内容是否与临床贴近且是否适用,带教形式的多样性是否普遍接受和认可,都有待评定。

但是,在现今的医疗护理环境下,以往的传统带教培训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护理的要求、病患对护理的要求以及护理自身的发展对护理的要求都说明了新护士的带教培训不容忽视!

3.3 两组对培训内容满意度差异比较有差异2011届、2012届把培训内容集中在岗前培训中集中培训完,不利于新护士记忆。但把培训内容分成两块,综合内容集中在岗前进行,临床相关内容分在每月一次集中培训有利于新护士记忆。

参考文献[1] 高学农,杨蓉,刘红菊,等.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多元化策略探讨. 护理学杂志,2010,8,25( 15) :8-10.[2] 陆书红,江爱玉. 情景模拟教学在心内科护生带教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 4) :380.[3] 金真,林燕玲,陈杏梅. PBL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药,2012,11,10( 22) :121-122.[4] 温阿楠,张依霞. 临床护理带教现状分析及管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6,4(11):216-217.

论文作者:王菊莉 丁万红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新护士系统化培训方式的探讨论文_王菊莉 丁万红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