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青年思想观念的冲突与困惑及其对策_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转型期青年思想观念的冲突与困惑及其对策_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转型时期青年思想观念冲突与困惑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观念论文,对策论文,困惑论文,冲突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末,一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伟大深刻的变革在改变和冲击着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和习俗。社会转型时期使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念产生了“继承与掘弃”、“对与错”、“是与非”的重新认识和判断。尤其是青年们更是首当其中地受到强烈的影响。青年们的思想观念处在冲突与困惑、寻找与确定反差最大、最激烈、最不稳定的时期。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这对于加强青年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全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当前冲突与困域的主要表现

1.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到底谁能战胜谁?

追求文明,追求进步,崇尚改革,追求政治昌明,希望国家繁荣富强,是当代广大青年的共同愿望。青年们是赞成改革的,改革作为一种精神信息已根植于青年的头脑之中,但这不等于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选择,也不等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最终确立。当然,应该肯定当代青年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西方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从经济制约、文化渗透妄图分化和西化我国的图谋是愈演愈烈,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演变青年一代的身上。因此,可以说,相当一部分青年是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虽然现在我们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但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到底谁能战胜谁?这个重大问题上,青年们仍有许多疑惑。比如,从现实生活中,青年们还看不到资本主义垂死的迹象,看到是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繁荣富有,一些青年人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灯红酒绿的生活,甚至改变国籍,东欧、苏联的演变也给青年的心理投下了阴影。在究竟走什么道路问题上产生困惑心理。有的认为:“管他走什么道路,只要能富起来就行”。可以说,在社会转型期,这种困惑将在较长时间存在,青年对社会制度的选择仍处在不稳定的模糊时期。

2.为人民服务和个人奋斗哪个对社会贡献更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人们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的个体的一种解放,它挣脱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人的思想行为的统一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们掘弃了在计划经济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如“大锅饭”、“平均主义”,转变了个人绝对服从和依赖于群体利益的思想,鼓励个人竞争与奋斗。市场经济的竞争和趋利性原则使许多青年人产生了错觉,认为提倡竞争,就是搞个人奋斗,过去为人民服务那一套已经过时了。他们把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趋利性特征同党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立起来。有的青年认为:“个人奋斗是唯一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青年中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淡化,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

3.知识和金钱谁更有力量?

在社会转型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的竞争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科教兴国”,这些观念已经越来越被当代青年所接受。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努力拼搏,刻苦攻读专业文化知识,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但从近年情况看,拜金主义、高消费、享乐主义,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有知识不如有钱”,“书读多了吃亏”的潜意识又向他们频频招手。有些青年看到昔日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下海经商发了财,看到现实中“教书的不如卖菜的”,种种脑体倒挂的现象使他们的知识和金钱的反差中陷于迷茫和困惑之中,不知所措。

4.做“老实人”和做“精明人”那个是人生的真谛?

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富国兴邦之路,但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丢掉了一些传统的宝贵的东西。特别是在青年中表现比较明显,不知不觉有些青年人丢掉了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做老实人、诚实人,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取而代之的是讲究吃喝玩乐、追求高消费,赶时髦、图安逸、走捷径、投精取巧等不良行为。甚至一些青年人盲目接受一些西方的伦理道德,认为“当老实人吃亏”,热衷于资产阶级那一套弱肉强食、尔虚我诈、见利忘义醉生梦死腐朽思想和恶劣的作风。“安份守己”,“忠厚老实”这些优秀品质被青年们敬而远之,而热衷于当一个能说会道的“精明人”,把“能办事”,追求富裕安逸的生活,有洋房、汽车作为人生追求的真谛。

转型期的教育对策

综上所述,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失衡性、模糊性、不稳定性的状态。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否定与肯定。因为这里包含着积极与消极、进步与落后、相互转化的复杂因素。因为他不仅标志着当代青年新的意识觉醒和对旧有人生观念的反思与批判,预示着旧的社会心理定势的突破。而且,它是在新旧交替、在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社会背景中必然出现的心理反映,是社会生活内外部环境、主体心理运动的结果。透过当代青年激烈的心理矛盾冲突,可以看到其内心深处正经历着反思、扬弃、同化的痛苦的心理历程。其不稳定、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包含了陈旧的心理状态的突破,并向新的心理状态的运动和转变。根据这些心理特征可采取以下教育对策。

1.加强正确人生观的再塑教育

青年的人生观的树立是一个长期发展确立的过程,那种认为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达到成人以后人生观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这种停滞的观点是背离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的原理的。恰恰相反,社会转型期的青年人的人生观的再塑问题更需要我们拿出加倍的力量去实践和关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必须把青年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大环境去塑造,首先必须坚持对青年进行灌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用革命的理论武装青年的头脑。加强对青年的了解国情的教育,使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中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确立正确人生观的理论基础,达到确立正确人生观的目的。从而使青年认识到,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激发青年的报国之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最伟大精神动力。在社会转型期的进程中,爱国主义有它的时代特征。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借鉴历史,又要着眼于未来,但最根本的是要落实到现实。要让青年们懂得什么是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让人们达到共同富裕。要在社会实践中激发青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社会青任和社会使命意识,把爱国主义和岗位工作结合起来,把爱祖国同爱集体结合起来,把爱国家同努力学习钻研本领结合起来,把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化为青年的行为的动力,激发青年的报国之志。同时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年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间的利益关系,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自觉抵制消级的社会思潮和社会心理,防止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

3.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帮助青年构建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青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地把握和引导新的社会心理,抵制腐朽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运用思想道德和文化的整合力量,矫正失衡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抵制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形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的社会围氛。要引导青年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消除迷茫和困惑,建立正确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劳动与享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成为跨世纪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标签:;  ;  ;  ;  ;  ;  

社会转型期青年思想观念的冲突与困惑及其对策_社会观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