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_付红丽

让多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_付红丽

付红丽 河北省乐亭县汀流河镇姚家房子小学 048100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拉开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学生固定在一个看似有趣的“数学世界”里,而排斥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之外,那么学生只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数学只有与生活“链接”在一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需要分三种情况,一种是需要计算6个面,一种是需要计算5个面,还有一种情况要计算4个面。为了让学生清楚明白具体要计算几个面的问题,就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找到三个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课上我带来了一个牙膏盒,一个长方体鱼缸和一节通风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在脑海中明确了怎样的物体需要计算几个面积。

二、创设生活情境,再现数学问题

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能够理解和亲身经历的,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回归生活本质。例如我亲眼目睹过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是怎样创设生活情境再现数学问题的。刘老师所上的《相遇应用题》一课令我印象深刻。例题是这样的:“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在上课前,刘老师先送给同桌的学生两辆纸模型车,左边学生统一拿客车,右边学生统一拿货车。刘老师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手上都拿着客车或货车,大家来猜一猜,今天刘老师准备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同学们马上回答。学生1:“客车司机?”刘老师:“不对。”学生2:“货车司机?”刘老师:“也不对。”学生3:“罪犯?”同学们哈哈大笑。刘老师:“都不对。今天我要扮演的角色是一位交通警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学们马上产生了好奇感:刘老师为什么要扮演一位交通警察呢?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就开始来劲。接着刘老师就扮演交通警察指挥同桌的同学拿着客车和货车同时相对而行,再现了客车和货车同时行走和相遇的整个过程。在两车同时相对而行中,刘老师使学生充分理解了两车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如:(1)两车相遇地点在哪里?(2)甲、乙两地的路程就是谁和谁的路程的和(总路程=客车行走的路程+货车行走的路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轻松又愉快,手口并用,使其成为学生的亲身经历。

三、创设生活情境,直入数学问题

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认识和计算”时,就模拟了买卖货物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要求学生此次活动的钱数都要以“元”为单位进行交易。如一个学生拿5元钱买单价是1元2角的圆珠笔两支、单价是5角的橡皮一块,售票员应找回多少钱?1元2角等于多少元?5角等于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四、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我先拿出一个2分的硬币并告诉大家它的质量大约是1克,在头脑中产生克的概念,紧接着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认知,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和一枚2分硬币差不多,可以用克作单位。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几粒黄豆的质量和可以用‘克’来表示。”“一颗纽扣的质量也可以用‘克’表示。”“一片口香糖”……一发不可收拾,学生的思维如淘淘江水,绵绵不绝。接下来介绍“千克”,我拿出一袋重1千克的砂糖,让学生自己用手掂一掂,实际感受一下1千克的质量是多重,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一大袋洗衣液的质量可以用‘千克’来表示。”“两瓶白酒的质量可以用‘千克’来表示。”……学生的思维如此活跃,是因为受到老师的启发,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答案喷涌而出。

五、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尔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一填时间单位:①小明每天睡9( );②小红跳绳20下用了15( );③小莉吃饭用了20( );④小苹跑50米用了12( )……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论文作者:付红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  ;  ;  ;  ;  ;  ;  ;  

让多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_付红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