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草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72)
【摘要】目的:探析从脾胃辩证慢性咳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咳嗽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浅述了肺与脾胃的关系,之后对患者进行了脾胃辩证,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结果:脾胃受损会引起咳嗽,肺与咳嗽在病理方面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脾胃辩证咳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患者均康复。结论:咳嗽使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见效非常快,是值得临床使用及推广的。
【关键词】脾胃;咳嗽;中西药结合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344-02
咳嗽为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状,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常见的咳嗽患者痰与声多见,所以能够分开,以此称为咳嗽。一般来说,新咳大部分都是外感咳嗽,病浅较容易治愈,久咳是由于内伤脏腑或者新咳误治导致的,损害到了五脏六腑,病因较为复杂,并且病症的表现形式不一。[1]为了探究脾胃与咳嗽的关系,本文选取50例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了脾胃辩证,探析从脾胃辩证慢性咳嗽,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16~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2.7)岁,病程为20天~3个月。50例患者均有咳嗽及咳痰症状。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从生理病因、病机、症状等方面论述了脾胃虚弱,肺失清肃之咳嗽,并且提出了脾胃咳嗽的辩证分形及治疗。
1.3 肺与脾胃的关系
首先,肺与脾的关系。中医脏象学说认为,体内五脏是相互联系的,肺与脾在生理上具有密切的联系。五行学说认为,肺属金、脾属土、土能生金。脾与肺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分别为气的生成及水液代谢。
肺主呼吸,摄纳清气,脾主运化,化生谷气。谷气和清气都在肺中,也就是宗气,宗气和元气合二为一为一身之气。元气为先天性,变化较少,宗气为后天性,变化较多。水在引进入胃中之后,散出近期,并且上行输送到脾,通过脾能够输送布散水液近期,向上输送扫肺。
肺具有调节及疏通全身水液的运行道路的作用,将水液向下输送到膀胱中,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替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就充分说明脾胃水谷的精气充养了肺。所以,脾虚会影响到肺。
另外,肺与胃的关系。手上的太阴肺经始于中焦,下罗大肠在胃口循环,主要作用就是主一身之气。胃为阳土,胃气主降,肺与胃是相助为用,偕其通将。肺与胃相互资生且制约,去其糟粕吸收进化,生气血敷津液。
中医认为,在咳嗽的病理中,痰具有重要的地位,痰是津液输布的障碍,能够使脏腑功能失调,或者邪热伤津。脾虚容易生痰,脾胃主运化,脾将水谷精微布施,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到膀胱。多种原因都容易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不能够运化水湿,以此生痰,痰浊上乘,藏到肺中,以此出现咳嗽。
如果一个人经常咳嗽,那么肺气就会上逆,以此影响到脾胃的升降功能。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常会导致肺气机紊乱,并且脾土不能够生肺金,导致肺宣发肃降失常。这样,咳嗽就不容易好转,以此形成恶心循环。所以,想要调理肺气,就要调理肺胃中焦之气[2]。
1.4 辩证论治
慢性咳嗽在中医中属于内伤咳嗽,所以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辨别脏腑病位,分析病因及病机,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针对不同的特征使用相应的中西医辩证及中西药结合治疗手段。
(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5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有鼻炎、鼻息肉及慢性咽炎病史,除了咳嗽、咳痰之外,还有鼻腔分泌物、鼻塞鼻后滴流感及频繁清嗓现象。鼻粘膜主要表现为水肿及苍白,鼻腔底及鼻道具有粘涕。部分患者口咽部卵石样改变,并且咽后壁具有黏脓性分泌物。为患者使用扑尔敏麻黄素合剂之后,症状减轻明显减轻,此病咳嗽的咽喉较痒,一般都是阵发性及短阵性咳嗽,多为干咳,发作为白天,可以在使用扑尔敏麻黄素合剂治疗患者咳嗽之外症状的基础上使用一些化痰类药物,比如桔梗、干草、金银花、杏仁等,再配合清利咽喉、活血解淤的药物,比如射干、玉蝴蝶、丹参等,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效果。如果反复不痊愈的久咳及慢性咽炎,患者在咳嗽的时候经常会有头痛、流涕、鼻塞等现象,还会诱发气道炎症。这个时候可以在上述处方中配合白芷、苍耳子、地肚子等通窍类药物治疗鼻炎。
(2)咳嗽变异性哮喘
5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咳嗽较为剧烈,并且多发于夜间。此症状是由于感冒、油烟、灰尘及冷空气等诱发,常规性的抗感冒及感染治疗是无效的,支气管舒张剂、小剂量激素治疗能够缓解患者咳嗽。此病表现与长期慢性咳嗽,每当受风及刺激会发作,尤为明显的症状就是气道及咽喉出现瘙痒,就会出现剧烈咳嗽,并且难以抑制。这些都符合风为百病之长的特征。风邪为此证的致病因素,主要为肝阴血亏损,药用包括防风、地龙、杏仁、僵蚕等。僵蚕入肝肺胃经,具有祛风、化痰的作用[4]。
(3)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5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表现为干咳、咳嗽具有少许白色粘液痰,白天及晚上都咳嗽,此症状为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其主要症状就是慢性咳嗽。这些患者对以为、油烟及灰尘等较为敏感,以此诱发咳嗽。患者没有呼吸困难、气喘等特征。此患者有时有雨阴虚肺燥所致,肺为娇脏,不耐寒也不耐热,喜润不喜燥,久咳容易损伤肺阴。一般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且也可以配合沙参麦冬汤治疗,以此养阴润肺。如果患者出现阴虚盗汗,可以加入少量乌梅[3]。
2.结果
通过脾胃辩证咳嗽,为所有患者进行中西药结合针对性治疗,大部分患者的咳嗽症状完全消失,小部分患者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
3.讨论
咳嗽指的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导致的咳声及咳吐痰涎的肺系病症。咳嗽的主要病危为肺,脾胃与肺具有密切的联系。治疗咳嗽的时候,要根据辩证重视脾胃的调治,使用中医药结合的方式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以此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
【参考文献】
[1]尹新中.辨病与辩证结合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研究[C]//中国科协年会第4分会场-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2011.
[2]李宏光.浅论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与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7):52-53.
[3]郭福全.辩证分型治疗慢性持续性咳嗽[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3):99-100.
[4]刘启泉,王志坤,白海燕.通调五脏治疗功能性消化性不良[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论文作者:凌华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脾胃论文; 患者论文; 症状论文; 关系论文; 气道论文; 咳痰论文; 病因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