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程建设,而建筑工程建设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管理的规定,重视安全技术的使用,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强化其质量意识,此外还要加强对于施工机械,施工安全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建设,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
首先,建筑工程与其他项目施工环境存在着不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诸如翻斗车、垂直起重机之类的大型机械设备,同时对于施工材料的需求也非常广泛,而这些大型机械以及种类繁多的施工材料占据了大量的空间,所以建筑工程中必须在室外环境进行操作以及施工,所以在施工方面,会经常受到外部环境以及天气变化的影响,所以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和天气等因素也有关系。其次在建筑工程中,没有固定的成型产品,完全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现场制作的,所以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质量衡量标准以及验收标准对建筑工程进行支持,而且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由制作场地转移到工作场地。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2.1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整个工程的质量,只有优质的施工材料才能够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本文主要对钢筋、混凝土等质量进行分析。
2.1.1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常用到的结构钢有:优质碳素结构钢、普通碳素结构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部分优质合金钢等,对于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从钢材的采购环节就要严格控制,强化材料的进场、存放、断料至现场绑扎等整个过程的控制,提高钢筋工程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在对钢筋进行连接以及绑扎的过程中,对于钢筋的加工形状以及尺寸要严格控制,在施工前,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清理钢筋表面的油污,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以及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一般情况下,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轧、拉或者拔操作,如果应力值大于钢筋的屈服应力,那么钢筋的屈服强度就会提高,但是钢筋的韧性以及塑性就会下降,此外如果有需要,需要进一步加强钢筋的强度,那么可以对其施行冷加工,然后自然放置15~20天,或者也可以直接加热至200~300℃,这样都可以提高钢筋强度,但是相应的,其韧性和塑性也会进一步的下降。
其次,钢材的直径以及厚度都会影响到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如果钢材的直径加大或者厚度加厚,钢材的冷弯性能就会下降。钢材的冲击韧性会受到钢筋自身荷载能力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钢材的韧度上。此外影响到钢筋工程质量的还有钢材的冷脆性,钢材的冲击韧性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出现缓慢下降的现象,但是如果达到一定的温度后,钢筋的冷脆性会突然的大幅度的下降,而这个温度就被称之为脆性临界温度。另外焊接的性能也是影响到钢筋工程质量的一个因素,焊接主要是通过影响钢材的化学成分以及含量来影响钢材的质量,因此在实际焊接施工中,要正确选择焊条,选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严格根据施工规范施工,设置相应的垫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振捣过程中,必须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跟班看护,以便及时对钢筋的偏移进行修正和调整,进而控制钢筋工程的质量。
2.1.2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在房屋工程中,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也非常重要,常用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有: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等等,所以在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合理对混凝土的骨料级配、水灰比以及坍落度进行控制,此外只有经过试配以及试块检验合格后的混凝土才能投入使用,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具体有以下几点:
(1)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以及水的组成。(2)在骨料的选择上,要选择有害杂质含量少、颗粒形状良好的骨料,此外骨料还要能够与水泥粘接牢固,坚固耐久等,这样才能起到骨架的作用,同时可以对水泥的硬化收缩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节约水泥成本。(3)要根据工程特点以及混凝土的周围环境合理选择水泥的品种以及强度等级。通常来说,如果是一般强度的混凝土,那么要求水泥的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倍,而如果是高强度的混凝土,那么要求水泥强度等级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1.5倍。总之,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要以《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为依据,水泥初凝时间差和终凝时间差,均不得超过30min,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坍落度损失。
2.2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顺利的进行,就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加大对管理人员资质的审核力度,尽可能多的为建筑工程提供具专业技术能力的管理人员,保证其能够很好的履行相关的管理职责。其次加强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明确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其能够明确工程性质、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要点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等等,通过岗前培训还能够提高监管人员的水平,使得日常监管工作更具有目的性。
2.3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
目前我国一些施工单位还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施工的随意性比较大;而且由于质量控制制度的缺乏,使得一些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和加快工期,在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而且违规操作,这些现象非常容易引起施工质量问题,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控制制度与台账,保障工程质量管理与措施到位,层层管理有痕迹,道道工序有记录。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发展迅速,而且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建筑工程我国建筑工程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果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已经是目前施工企业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210.
[2]尹松.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2:95-96.
[3]杨诚.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科技展望,2016,02:36.
论文作者:何坤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钢材论文; 过程中论文; 强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