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_数学论文

新课改中,我们还要做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做什么论文,新课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改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铺开了,数学专家和一线老师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在新课改前沿努力探索,对如何搞好新课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文章刊登在各类数学专业杂志,层出不穷。目前我省进入新课改的第4个年头了,通过人教A版一轮的教学,笔者有过很多困惑,也积累了一点经验,现抛砖引玉,写下拙作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备课要像考古学家一样刨根问底

毋庸置疑,备课常规人尽皆知,但备课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而这不是几天全员培训中所能解决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备课要有什么辅助资料?是现有的所谓“新课标教案”,还是一本教师用书呢?碰到问题如何解决?笔者认为在备课中必须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下称“课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下称“解读”)、《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和每一本教科书的配套《教师教学用书》,这4本书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以《常用逻辑用语》来说明,新课改前《全日制普通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称“简易逻辑”,而今叫“常用逻辑用语”为何?《解读》第136页解释为“《大纲》里讲的是简易逻辑语言,主要是基于数学意义上的简易数理逻辑,而《标准》所讲的是一种常用的逻辑语言,包括在数学上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指导意见》上讲“本章要求的是常用逻辑用语,与基于数学意义上的简易数理逻辑是不全相同的,学习逻辑用语的目的不是学习数理逻辑的有关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逻辑用语的基本知识,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至此为什么将沿袭多年的称呼改掉就有眉目了,也给我们教学目标作出很好的定位,不必陷入“数理逻辑”的泥淖。

那什么是数理逻辑呢?很多师范类数学专业的学生并没有接触过,《教师教学用书》上第33页对“数理逻辑”作了相关简介:“又称符号逻辑,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推理过程的一门学问,它是数学上的形式化的方法应用到逻辑领域的结果”,“可以把推理过程象数学一样利用公式来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笔者所举的事例在新课标教材中枚不胜举,如果我们像考古学家,通过一点生物化石或遗址了解史前人类活动踪迹,备课中碰到的一些疑惑通过上述4本辅助用书相互印证,也就豁然开朗了,并能了解教材改革脉络,给学生讲授时做到胸有成竹。

二、做好教后反思工作,像收藏家一样四面出击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这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反思性教学为教师理解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强调的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批判性思考,这种思考要求教师审视教学实践,自觉检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使自身的教学行为更为睿智和成熟。当初首批课改区将A版必修3放在最后学,笔者觉得不可思议,自己亲身经历了,匆匆上阵,留有很多遗憾,始觉有必要,如《2.3.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中求回归直线是用“最小二乘法”,别的不说,光这种方法的名称如何读颇有玩味,是读最小/二乘法呢?还是读最小二/乘法呢?另外教材上讲“用这几个偏差的和来刻画各点与此直线的整体偏差是比较合适的,由于可正可负,为了避免相互抵消,可以考虑用来代替,但由于它们含有绝对值,运算不太方便,所以改用来刻画n个点与回归直线在总体上的偏差”,为什么用绝对值会不方便呢,难道平方方便些?“最小二乘法”名称如何来的?笔者备课时没有发现教师用书及相关资料的指点,讲课时也回避掉了,之后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偶然机会拜读了2007年第7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刊登的徐章韬先生《从最小二乘法,看方差的定义》及2008年第11期《中国数学教育》上刊登的李勇和宋莉莉两位老师《认识最小二乘法——对用“最小二乘法探求回归直线方程”的教学思考》两篇文章,前者阐述了最小二乘法跟方差定义的渊源关系,后者解释“二乘”指的是用平方来度量观测点与估计点的远近(在古汉语中“平方”称为“二乘”),“最小”指的是多数估计值要保证各个观测点与估计点的距离的平方和达到最小,也知道了目标函数=∑|观测值-理论值|就是最小一乘法。文章中更多阐述两者发展的历史,以及为什么最小二乘法具有计算简便的特点。先前疑惑一扫而空,笔者将资料复印贴在教科书上,供以后教学使用。

在新课标教材中类似情况还有诸如“太阳高度角”、学习数列知识时涉及到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还款方式主要有两种: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等课外知识,前面所讲的4种辅助用书没有提到而分散在各种数学杂志上,只要做个有心人,定能收藏到如意“宝贝”,把这类文章作为教学辅助资料整理好,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从杂志上还可收集到典型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这些教学设计都是授课者精心准备的观摩课或参评优质课教案,倾注个人和名师或一个团队的智慧和大量心血,几易其稿,对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堪称典范,并有自己设计意图和专家点评,拜读过后仿佛置身于课堂聆听,为他们对课标理解如此透彻,设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如此出神入化而扼腕赞叹。现在各家杂志刊登教学设计和案例日渐趋多,各级教研活动蔚然成风,笔者将资料复印扫描或摘抄,然后一一归类,并将其和笔者教案作一对比,相形见绌,也印证古人语“知耻而后勇”,促使笔者在专业方面更成熟,站在前人肩膀上看到新课改的未来。

三、选用各类教辅资料像鉴定家一样精心鉴定

笔者略知期刊中登一篇文章要经过三审,不知出版一本书是否也要“三司会审”,感觉到新课改开始以来,各种教辅书铺天盖地,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但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究其原因有些编书的往往没有上过新课标教材,仅仅看了《课标》和教材,众所周知,看一遍和教一遍个中滋味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编起书来有很多“超标”的知识点。如正态分布出现了已知服从ξ正态分布,则P(ξ<1.8)=______。又如椭圆简单几何性质中出现大量利用椭圆第二定义和焦半径求解的题目。为此笔者往往先上几个星期的课,看看教辅书对前面的课中知识“把脉”是否准,再去采购。当好鉴定家还要教师把上课或课外给学生做的作业自己先做,做好鉴定,避免“超标”的习题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如前而提到收藏各类教学设计,不是真的像对待古董一样碰都不能碰,特别是同一课题的好几个教学设计,越发要作好鉴定,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这一节课,2007年第4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刘智强先生的文章《谁的设计比较好?——从四位教师对椭圆定义的不同设计谈起》,对数学家Germinal Dandelin的方法认为起点高,趣味性不如折纸方案好。笔者看了2007年第7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罗碎海先生的文章《椭圆定义的教学及问题》后认为把Germinal Dandelin的方法用到太阳光线下产生椭圆(如图1),取材于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会感到很唐突,至于线段相等,学生不宜理解,可以略提一下圆中的切线长定理,再用2007年第1~2期《中国数学教育》上刊登黎宁和丁益祥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及评析中“压扁”圆成椭圆的思路,类比圆的画法导出椭圆的画法,用课件演示,把“静的”和“动的”两面都呈现给学生,取得较好的效果。

图1

四、用好《考试说明》,像指挥家一样从全局出发,镇定自若

今年浙江省迎来首次新课改高考,为此省考试院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出版了有文理之别的《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学校立即发给高三考生和全校教师学习,使高三学生和老师少花冤枉时间复习不考的内容,这无可非议。如针对选修2~3的概率与统计考试内容为:

1.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2.理解两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3.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几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但有些高一、高二老师看到《考试说明》对统计案例不作要求,都后悔上这些章节,浪费时间和精力。其实不然,统计案例所涉及到的统计模型都是学生将来在走向社会时所要面临的、常见的统计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统计模型会对将来学生的生活和工作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感受到统计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今后走向社会的必要的数学素养。我们要充分尊重教学计划,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教书育人,而不能踩着“考点”来上课,另一方面会造成知识前后不连贯,退一步讲,万一下一届《考试说明》中改为必考内容呢?会使我们很被动,与其如此,不如按部就班先上,至于不考,可以在高三复习时不复习。

总之,在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创性的新课改中,一线老师要在课标指导下,在专家引领下,在自己努力探索下,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有创新的继承,为新课改贡献一份力量。

标签:;  ;  ;  ;  ;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