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农业合作提升福建省农产品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省论文,农产品论文,竞争力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福建省农产品贸易与竞争力状况
1.福建省农产品贸易
1978年,福建作为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利用政策优势,积极开展外向型农业产品出口贸易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见表1)。
表1 1984-2002年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 (单位:万美元、%)
年份贸易额比上年增长年份贸易额 比上年增长
198415555
1994116524 70.4
1985162564.51995139623 19.8
1986173296.61996153459 9.9
198723494
35.61997158096 3.0
198838371
63.31998133054-15.8
198942814
11.61999137787 3.5
1990440292.82000170041 23.4
199151034
15.92001156376 -8.0
199257972
13.62002174621 11.7
199368391
18.0 年均增长 16.1%
资料来源:1997-2002年数据来自福建省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1984-1996年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按类章分进出口总额栏目,将初级产品项目扣除非农产品部分后所得。
从图1也可看出,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总体呈逐步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6.1%。1997年后出口额波动较大,这与“九五”时期福建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贸易结构优化(经济越发达,农产品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重越低)有密切关系。作为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后,外向型创汇农业的发展为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1997年前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一直呈上升趋势。“九五”时期福建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贸易结构发生变化,农产品贸易不再以出口创汇为唯一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活质量越来越成为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目的。因此,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波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农产品贸易目标改变的结果。1998年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比1997年减少了26.0%,1999年比1997年减少18.2%,与此同时,福建省出口贸易额1998年比1997年减少了4.4%,1999年比1997年减少1.8%(注:根据《福建统计年鉴》资料计算而得。),可见,贸易目标的改变与贸易结构的优化,使农产品贸易额的减少被非农产品贸易额的增加所抵消。
图1 1984-2002年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变化曲线(单位:万美元)
改革开放前,福建省农产品出口创汇以鲜活产品和粗加工产品为主。粗加工产品停留在传统的茶叶、米粉、猪肉、水果罐头以及一些食用菌、水果焙干产品上。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87年后,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精、深加工农产品逐年增加,特别是速冻蔬菜、精制茶叶、罐头、饮料等附加值高的加工产品出口创汇高速发展。1995年,加工产品出口创汇占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50%左右上升到68.5%。
从表2和图2可看出,2002年与1997年比较,福建省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种类分别是花卉类、蔬菜类、水果类和林产类,增长比重分别为150%、70%、48%和35%。
表2 1997-2002年福建省各类农产品的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产品分类
出口值
比重
出口值比重
出口值
比重
出口值
比重
出口值
比重出口值
比重
畜禽类3769238 2991 2.2527231.9830791.8134442.20 42582.44
水产类
55289
34.97
5321640.00
56334
40.88
64503
37.93
54531
34.8756491
32.35
花卉类 1400.09 117 0.09 1600.12 1920.11 1630.10 3980.23
蔬菜类
146459.26
2710620.37
18360
13.32
19914
11.71
22756
14.5527693
15.86
食用菌类
17273
10.937079 5.32
17827
12.94
25037
14.72
154679.89160679.20
水果类47613.014490 3.3763284.5972904.2974354.75 78204.48
茶叶类53623.395104 3.8456234.0871304.1957243.67 48122.76
粮油类74934.743981 2.9931822.3137002.1868134.36 72844.17
中药类 9870.62 888 0.67 6600.48 5570.33 4040.26 3190.18
食糖类 1710.11 258 0.19 2070.15 3530.21 7610.49 14650.83
饮料类12720.801315 0.99 2930.21 6410.38 7260.46 8140.47
烟草类
139458.822344 1.76 8130.59 3790.22 10740.62
林产类
30859
19.52
2239616.83
23096
16.78
34873
20.51
37987
24.2946053
26.37
其它类21291.351769 1.3321811.5823931.41 1650.11
730.04
合计158095 100.00 133054
100.00 137787 100.00 170041 100.00 156376 100.00
174621 100.00
资料来源:福建省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
图2 1997-2002年福建省各类农产品出口贸易比重图(单位:%)
从图3可看出,1997—2001年福建省农产品进口比重最大产品类别主要有:林产类、水产类和粮油类。
图3 1997~2001年福建省各类农产品进口比重图(单位:%)
福建省由于人多地少,粮食等生活资料难以自给自足,故粮食进口贸易历史悠久。20世纪初除粮食进口贸易外,福建省也进口了为数不多的小型农产品加工机具和农、渔机具。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86年后,福建省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下放了部分农产品进出口经营权,形成了国有外贸企业、厦门特区、外商投资企业三大进口体系,因而福建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进口贸易量大幅度增长。据统计,1995年从福建省海关进口的大宗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有:化肥49.8万吨、粮食(主要是面粉)104.1万吨。超1000万美元的大宗进口产品有:豆油3462万美元、砂糖2120万美元、烟草9120万美元、水产、畜牧饲料及其原料1.5亿美元。从表3可以看出,1997—2002年,福建省农产品进口的增长速度要大于出口的增长速度,并呈现出进出口双向流动的特征。这表明福建省农产品贸易已结束以创汇为唯一目标的时代。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收入,越来越多的资源正投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园艺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同时进口不具比较优势的粮油等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与农业生产原料。这表明福建省农业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农产品贸易正遵循着发挥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国际贸易原理而发展。福建省农产品的竞争力也因此而提高。
表3 1997-2002年福建省农产品进口与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年份1997 1998 19992000 2001 2002
出口
158095133054137787 170041156376174621
进口59691 28374 40487
62513 58774 85388
资料来源:福建省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
2.福建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997—2001年福建省部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如表4所示。为比较分析,同时也列出台湾省相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如表5所示。
表4 1997-2001年福建省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数
年份 19971998199920002001
水果 0.3625 0.9086 0.9549 0.7468 0.9275
蔬菜 0.9598 0.9863 0.9065 0.9203 0.9409
茶叶 0.9975 0.9942 0.9938 0.9926 0.9973
水产品
0.6382 0.6683 0.4436 0.4840 0.4865
畜产品
0.0224 0.3852 0.2058 0.3429 0.5694
资料来源:根据福建省海关进出口贸易统计资料计算而得。
表5 台湾省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数
年份 1991 1996
1999 20002001
水果
-0.0970 -0.5180-0.5935-0.6192 -0.5903
蔬菜0.6681
0.1395-0.1162-0.1302 -0.2094
茶叶0.3985
0.4240 0.1184 0.0715 -0.0978
水产品 0.4653
0.3174 0.2636 0.3403 0.3890
畜产品 0.0440
0.2365-0.1459-0.1243 -0.1304
资料来源:根据农业统计要览(台湾省)计算而得。
从表4可以看出,福建省农产品中蔬菜和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指数从1997年至今一直保持在0.9以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水果的国际竞争力指数从1997年的0.3625上升到2001年的0.9275;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数有所下降,从1997年的0.6382下降到2001年的0.4865,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遭遇了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生产而人为设置的绿色壁垒;而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数从1997年的不足0.1飞跃到2001年的0.5694,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总而言之,从1997至2001年,福建省水果、蔬菜、茶叶、水产品和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大多在0.5以上,均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从表5可以看出,台湾省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较弱,有的还逐年下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农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台湾省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使台湾省农产品的竞争力日趋下降,台湾省农业资金与技术资源的优势由于没有相应土地与劳动力资源的配合而难以发挥。
二、影响福建省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理解为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即对市场的占有能力。经济全球化使市场到了家门口,因此,不论是出口产品还是国内自销产品,都在国际竞争之列。
1.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一般因素
依据学者们的观点,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价格、质量、信誉和特色。事实上,一国或一区域的农产品竞争力是该国或该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最终表现,是市场化、国际化条件下,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价格、质量、信誉与特色只是竞争力的表现形式,而影响这些竞争力表现形式的内在因素主要是(1)资源禀赋;(2)技术水平;(3)投资能力;(4)人力资本状况;(5)管理技能;(6)企业策略和产业结构;(7)营销渠道;(8)制度环境和贸易政策等。资源禀赋是形成比较优势与形成特色产品的基础;技术水平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资金投入是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人力资本、管理技能、企业策略、营销手段等都是现代生产要素,是现代农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制度与政策制约着人们对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对资源配置效率有重大影响,因此,好的制度环境与贸易政策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保障。
2.影响福建省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根据竞争力影响要素的一般理论,结合福建省的具体情况,不难看出影响福建省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生产规模的制约。“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福建省土地资源的特征,福建省人均耕地仅为0.52亩,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仅占世界人均耕地的15%。土地资源稀缺导致的分散、小规模经营成为福建省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的障碍,进而成为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的障碍,因此,制约着福建省农业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故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以产业化经营形式,形成联合生产的规模经济,并以市场需求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是提升福建省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技术水平的限制。首先,小规模生产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技术需求不足,致使农业生产基本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其次,政府对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的投入不足,影响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再次,农业生产者知识水平低下,以及长期以来制度环境没有形成对技术创新的足够激励,限制了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弱小农业生产者对技术投入风险的承担能力差,也阻碍了农业技术的运用与提高。因此,努力提高福建省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是提升福建省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3)资金投入的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的普遍因素,也是限制福建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紧缺的政府财力还几乎无法顾及农业基础装备与农业生产力提高的约束下,引进外资发展农业,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4)农产品加工的约束。农产品加工是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加工值一般是农产品产值的3—5倍,台湾省为2.6倍,而福建省仅为76%;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量通常为80%以上,而福建省农产品的加工量不到20%。因此,增强农产品加工环节,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产业化经营的“龙头”,连接市场与农户,是提高福建省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5)现代生产要素的缺乏。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劳动力、土地、水利资源等主要是自然生成的要素。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人力资本、现代化通信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管理等这些主要依靠持续地追加投资,并以知识积累为特征而创造出来的现代(或经济)生产要素,表现为知识生产力。随着经济进程的发展,农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然而,由于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基础性,现代生产要素生产力的发挥还必须建立在传统(或自然)生产要素生产力发挥的基础上。传统生产要素与现代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能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力与农产品竞争力。
福建省除耕地资源外,其它传统农业生产要素都较优越,但由于现代生产要素十分缺乏,福建省农业总体上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提供给市场的大多是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由于市场信息、合作组织、管理经验、流通渠道等现代生产要素的缺乏,分散的农户无力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调节,无法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因此,福建省农业竞争力的提高亟待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并通过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发挥出传统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特色与竞争力。
从上述影响福建省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提升福建省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组织与管理,通过产业化经营,形成联合的规模经济,减少小规模经营的障碍,提高小农户对技术风险的承受能力,增强农业的投资能力。所幸的是,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的闽台农业合作,为福建省农业发展带来了加速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机遇。
3.闽台农业生产要素的互补性
与福建省依水相连,有着特殊血缘与地缘关系的台湾省,虽已步入现代农业行列,但是狭窄的岛屿与日益上涨的劳动力价格,使台湾省农业发展由于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稀缺性的提高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台湾省相对剩余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技术、资金、市场管理与营销经验等)要到外面寻求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结合,以提高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共同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特殊的亲情关系与民族情结增强了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性、迫切性与可能性,推动着闽台农业发展。
通过对表6闽台农业要素的差异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闽台的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发展程度均具有高度的互补性。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原则、遵循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原理、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同时增强的趋势,进一步整合与优化配置闽台农业生产要素,就可以创新闽台区域农业优势、提升闽台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闽台农业合作能提高福建省农产品竞争力,是由闽台农业生产要素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可整合性以及闽台农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所决定的。
表6 闽台农业要素的差异比较
项目福建省
台湾省
自然资源 气候优越,物种丰富,人均耕地资源少,山水资源较丰 自然资源条件与福建省相似,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地
富,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价高。
资金 政府投入不足,农户融资途径少,融资金额少,缺乏农 资金较雄厚,相对于较高的土地与劳动力价格,资金相
业投入激励机制。 对剩余。
劳动力
劳动力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价格低。劳动力年龄老化,价格高。
技术 缺乏实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农业总体技术水平低,农 技术先进,农业科研投入较多。
民缺乏先进技术应用的经济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
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经营与管理经验,农产品市场信息 市场经济经验丰富,具有较完备的现代化农产品运销体
市场化程度
与流通渠道不畅,满足市场需求能力差,农产品流通成 系和与世界接轨的经营网络。
本高。
农业发展阶段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现代农业
三、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提升福建省农产品竞争力
1.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
福建省地处北纬23°—28°,东经115°—120°,年平均气温19℃左右;台湾省位于北纬21°—25°,东经119°—124°,年平均气温22℃。闽台一水相隔,80%的台胞祖藉福建省,“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优势,使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一直在闽台经贸合作与两岸交流与发展中起着窗口与示范的重要作用。1980年后,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改革开放试点省份的特殊政策,推动了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共同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与机遇,使创新区域优势、提升闽台农产品竞争力成为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原因。在这一过程中,闽台农业合作的范围、规模和层次都在不断的扩大与深化。
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制度创新的结果,特殊政策形成的优惠条件营造了促进闽台农业合作与发展的良好环境。1994年,国务院把漳州市列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务院对台办公室批准福州市、漳州市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福建省以闽台农业实验区为农业经济增长点,带动全省全面推进闽台农业的交流与合作。据有关统计资料,到2001年,福建省引进台资农业企业1500多家,合同利用合资约18亿美元,实际到资11亿美元,引进农业优良品种1500多个,设备2500多台套。
动植物优良品种的引进是闽台农业合作最初阶段的主要内容。随着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闽台农业合作又经历了将台湾省的农业资金、技术与福建省的土地、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提高闽台农业要素配置效率的阶段。近年来,闽台农业合作又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关联企业乃至旅游观光农业为阶段特征。事实上,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农业的发展过程,始终与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闽台农业合作促进福建省农业发展的成效十分显著。
2.闽台农业合作对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影响
闽台农业合作对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提高福建省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优良品种的推广是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在国际市场以质取胜的激烈竞争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闽台农业合作中,台湾省优良品种与栽培技术的引进与大面积推广,大大提高了福建省农产品的品质与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据统计,福建省已引进台湾省农业良种1500多项次,占全省农业品种引进的60%以上,并且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仅仅在漳州市,目前成规模推广的就有60多个,面积约4万公顷。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不仅改良了品质低下的传统品种,还推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产品从量的追求到质的提升。人们对这一实践的总结是:“引进一项品种,建成一片基础,形成一个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从这一表述可以领悟到技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经济学原理。
目前从台湾省引进的对福建省农业资源开发产生较大作用的农业技术主要有:蔬菜、花卉的设施栽培、无土栽培;水果的高接换种、一年多收产期调节技术;白背毛木耳的墙体栽培技术;麻竹笋的速生丰产技术;母草虾的二次催熟催产技术;鲍鱼的人工育苗和工厂化养殖技术;鳗鱼养殖技术等。通过对这些具体技术的引进,福建省目前已经形成了水产、水果、蔬菜、竹木、禽畜、食用菌、农产品加工保鲜加工、食品饮料等8大闽台农业合作骨干产业。其中鲍鱼、黑木耳、蘑菇、麻竹笋等产品的产量居全国首位。随着闽台农业合作过程中福建省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福建省农产品的贸易依存度与市场竞争力也相应提升。
(2)促进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随着闽台农业合作层面的加深,台商在福建省直接投资办农业企业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农业企业通常都成为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他们带来了资金、良种、技术、设备和信息,外接国际市场、内联千家万户,形成公司带农户,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并在这种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全省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已经形成东山县的芦笋、鲍鱼产业;龙海市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福清市的鳗鱼加工业;安溪县的茶叶产业;南靖县的兰花产业;漳浦县的花卉产业;长泰县、平和县的水果产业等。
同时,随着闽台农业合作规模的扩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形成,闽台农业合作也形成了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的成效。例如,作为闽台农业合作示范窗口的漳州市,耕地流转面积已达3万多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9%,其中连片百亩以上的就有近万公顷。
(3)推动福建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能否发展就要看其产品能否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只有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实现产品价值,才能获得经济利益,才能得到发展机会。因此,当今农业的发展总是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齐头并进的,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又最终体现在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上。从上述福建省农产品贸易与农产品竞争力的统计分析可看出,随着闽台农业合作的加强,福建省农产品贸易发展加快,农业的竞争力有所提高。
目前闽台农业合作已迅速建成以蘑菇、毛木耳为主的出口蔬菜生产基地;以鲍鱼、对虾为主的水产品出口养殖基地;以茶叶、果汁为主的饮料出口生产基地。仅漳州市年出口创汇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单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有10多个。据统计(注:据福建省农办有关资料。),1999年,福建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20.4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商品总额的11.6%。其中农产品出口14.6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4.1%;农产品进口为5.82亿美元,占全省进口总额的8%(注: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该段落的统计数据与表1—3的统计数据有所差异。)。全省已初步建立优质水果、茶叶、蔬菜、食用菌、花卉、林产化工品、禽畜产品、水产品等8大类农副产品出口系列生产基地,已有蘑菇、蔬菜、茶叶、鳗鱼等20多个年出口创汇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农业创汇拳头产品,农业出口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闽台农业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闽台农业合作对福建省农业发展的显著影响还可以从福建省沿海与山区区域间农业发展差异的横向比较分析中得到佐证。
福建省沿海地区包括福州、厦门、莆田、漳州、泉州、以及宁德的蕉城区、福安、福鼎、霞浦四县市,面积达4.62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省总面积的48.06%(注:数据来自八闽农网。)。沿海地区利用区位与经济基础较好的比较优势,率先开始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并体现出闽台农业合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福建省农业快速发展的成效。该区的漳州、福州和厦门三市是全国和全省闽台农业合作的试点和示范区,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农业、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农业主要经济指标都占全省比重的半数以上。2001年末该区域总人口为2347.09万人,占福建省总人口数的70.7%,其中农业人口为1861.24万人,占福建省农业人口的71.07%,水果采摘面积为34.06万公顷,占福建省总数的61.81%,水果总产量为273.11万吨,占福建省总量的68.1%,水产养殖面积18.44万公顷,占福建省总数的79.41%(注:数据来自统计年鉴和农村经济年鉴。),水产品总产量为521.08万吨,占福建省总量的96.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91年的165.50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上升到2001年的426.07亿元,增加了157.44%,年均递增9.90%。
为了说明闽台农业合作对福建省沿海农业发展的显著影响,笔者选择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每亩耕地产出率;蔬菜、瓜类、茶桑果产值这3个主要农业经济指标,用于比较沿海地区和山区农业发展的差异,并试图得出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结论。
从表7可以看出,福建省沿海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山区的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1991年,沿海地区与山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差距为60.92亿元,1995年扩大到133.75亿元,2001年差距达226.48亿元。沿海地区农林牧渔总产值2001年比1991年增长了157%,而山区增长值为90%。
表7 1991-2001年福建省沿海地区与山区主要农业经济指标比较 (单位:亿元、元/亩)
年份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每亩耕地产出率(元/亩) 蔬菜、瓜类、茶桑果产值(亿元)
沿海地区
山区
沿海地区
山区
沿海地区
山区
1991
165.50104.58
751.85
480.36
26.0212.50
1992
181.63 94.72
807.27
502.52
28.8612.29
1993
210.10117.14
857.13
560.42
34.2715.38
1994
244.92130.08
972.80
582.02
42.8617.91
1995
280.69146.94 1095.40
635.78
50.4420.83
1996
312.55165.74 1207.06
691.81
58.4223.85
1997
342.94174.42 1296.71
774.97
65.2628.06
1998
371.01177.64 1390.00
764.68
70.0928.44
1999
396.13187.46 1488.42
812.58
83.1731.82
2000
409.30192.58 1518.42
790.35
78.7130.95
2001
426.07199.59 1638.81
844.30
90.3735.68
资料来源:《福建省农村经济年鉴》换算得来;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从表8可分析出,在沿海地区与山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差距的扩大中,蔬菜、瓜类、茶桑果产值差距的扩大是重要原因之一。而蔬、瓜、果、茶正是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项目与贸易出口的主要产品。蔬菜、瓜类、茶桑果的生产与贸易促进了沿海地区农业的发展,是1990年以来沿海地区农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表8 1991-2001年福建省沿海地区与山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差距增长率与蔬菜、瓜类、茶桑果产值差距增长率比较 (单位:亿元、%)
年份
农林牧渔业产值蔬菜、瓜类、茶桑果产值
差距额(亿元)比上年增长(%) 差距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1991 60.92
13.52
1992 86.91 42.66 16.57 22.56
1993 92.96 6.96 18.89 14.00
1994114.84 23.54 24.95 32.08
1995133.75 16.47 29.61 18.68
1996146.81 9.76 34.57 16.75
1997168.52 14.79 37.19 7.58
1998193.37 14.75 41.65 12.00
1999208.67 7.91 51.35 23.29
2000216.72 3.86 47.76 -6.99
2001226.48 4.50 54.68 14.49
资料来源:《福建农村经济年鉴》有关数据换算而得。
从表7显示的总体趋势来看,平均每亩耕地产出率沿海地区高于山区,且产出率的增长速度沿海地区也高于山区,这其中除沿海地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较高外,与闽台农业合作引进优良品种与先进栽培技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
4.政策选择是进一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关键
闽台农业合作可以创新区域优势、提升闽台区域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等级、取得双赢的效果已是不争的事实。总结闽台农业合作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闽台农业合作的方式与程度始终都是人们在政策框架下作出的行为选择。因此,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海峡两岸政策的选择是关键所在。
共同的经济利益是闽台农业合作的基础。一项双赢的政策选择无疑是推动闽台农业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台湾省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寻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挑战,福建省的农业发展急需台湾省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引入是两岸选择合作政策的利益基础。
改革开放的政策背景,使闽台农业合作从小额贸易、良种携带的民间交流,逐渐发展成为民间与半官方性质的闽台农业生产要素的整合(台湾省的资金、技术与福建省的土地、劳动力资源结合),福建省农业因此而注入生机,台湾省农业因此而找到新的发展空间。随着福建省作为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作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政策的确立,闽台农业合作的规模与层次迅速向纵深发展,闽台农业经济的依存度不断提高,闽台农业合作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海峡两岸虽同属中华民族,在经济上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目前在政治上还处于分离状态,经济体制也有很大的差别。海峡两岸农业进一步合作与发展还有待于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在海峡两岸具有特殊联系又有特殊矛盾的格局下,当政治见解、亲情关系与经济利益原则发生碰撞时,如何提供特殊的制度环境,选择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使闽台农业能在特定的政策与措施的协调下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实现优化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是实现闽台农业合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为实现政策目标,通常要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形成的政策体系的实施。应该说,实行海峡两岸“三通”的政策是当前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政策体系中的纲领性政策,是其它政策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政策是政府意志的体现,但只有代表人民意愿的政府意志才能在民众行动的支持下得到实现。海峡两岸“三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中华民族的心愿,是历史的趋势。“三通”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发展与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祖国大陆政府早已作出这一政策选择,并一直致力于这一政策的实施与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台湾当局应尽早放弃政治目的,选择有利于海峡两岸经济利益的“三通”政策。有效的政策是加速海峡两岸经贸发展,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推动力。只有中华民族在经济上的强大,才有海峡两岸人民在国际地位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