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技术“千里”教学“赤脚难追”_电脑论文

高校计算机技术“千里”教学“赤脚难追”_电脑论文

电脑技术“日行千里”高校教学“赤脚难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行千里论文,赤脚论文,电脑技术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讯(记者王柏玲)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是当前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但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相当突出,由滞后的教学内容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否抓住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提供的机遇,这一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同济大学一位即将毕业的计算机系学生坦言,学校课程和当前主流技术脱节太大,四年的学习他对课程的最大感受是陈旧,跟不上发展。如现在汇编语言已进入到pentium Ⅲ时代, 而他们的课本最高支持到80386。对一些新的编程语言和新的技术,如微软的Visual Studio系列和新的图形技术,根本无法从课堂上学到。班上许多同学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只能买来国外教科书自学,或花钱到业余学校上培训班。

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计算机系毕业生对此的感受更真切。在某通信公司任软件工程师的邱小姐认为,计算机领域的变化实在太快,学校教育要紧紧跟上变化的节奏几乎没有可能。学生各人的所长不同,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大学教育也不可能涵盖所有内容。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扬长避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尽可能把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介绍给学生,并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作为学生决不能一味追赶潮流,而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夏宽理教授认为,要解决教育相对滞后的问题,教师是关键。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缩短知识更新的周期,才能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学校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教师队伍年轻化程度不够,就他所在的计算机科学系而言,45周岁以下的博士仅占10%左右。老教师基础知识扎实,但知识更新较慢,而青年教师虽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但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许多人不愿留校任教,大多选择到软件公司等单位谋求发展。

为尽可能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应用两者之间的距离,该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一份尚处于讨论阶段的《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显示,该系本科教学课程结构主要分为普通教育、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三部分,前两者重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变动不大,专业教学部分中专业必修教学模块主要是计算机专业较成熟学科知识,成组专业选修模块中每组课程反映计算机学科的某个方向或某个应用领域的特点,任意选修教学模块主要由实践课程和反映计算机科学专业前沿和特色知识的课程组成。这几块与实际应用联系较为紧密,尤其是任意选修模块的课程变动最大,紧跟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每年都要增加2—3门新课,一些不合时宜的课程则逐渐被淘汰。电子商务、并行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网络实用技术等课程都已列入该系2000年的教学计划。另外,有相当一部分课程虽然名称不变,但内容将不断得到更新,如人工智能原理、密码学基础等。

夏宽理认为,学校教育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知识,但学校可以创设条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帮助的。许多毕业生正是凭着大学阶段掌握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很快适应了全新的工作环境,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标签:;  ;  ;  ;  

高校计算机技术“千里”教学“赤脚难追”_电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