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分析论文

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分析论文

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分析

程 严

摘 要: 幼教动画是为学龄前儿童开发创作的动画片,观看动画既是学龄前儿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动画也是伴随他们成长的重要题材。因此,考查教育动画的作用机制,分析它的教学功能,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幼教动画作为儿童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文章通过简单论述幼教动画的含义和特点,进而分析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并提出了展望与未来。

关键词: 幼教动画;幼儿;教学功能

幼教动画又称幼儿教育动画即早教动画,它是为学龄前儿童开发创作的动画片。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观看动画是他们学习的一项主要来源。一方面,幼教动画是以传播知识为主,它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儿童喜欢的形象符号化以此达到“教乐融合”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又不仅仅是通过采用简单的可视符号来传递制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意涵,它还需要在情感上与幼儿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幼儿。鉴于幼教动画本身所具有的鲜明教育价值和实用价值,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中,它完全可以成为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中的最生动有效的工具。

一、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分析

(一)幼教动画与身心培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以遗传为主要内容的“先天因素”;另一类则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外界环境的“后天因素”。幼教动画是归属“后天因素”的一种辅助性教育形式,可以在幼儿的大脑及神经发育、动作发展、感知觉发展、想象及思维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1.刺激感官

儿童处在生命发育的早期,这一阶段的幼儿他们的感官并没有发育完全,还需要外界条件的刺激。正是外界这些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刺激,在幼儿感官的发育和思维的积累上起了关键的作用。幼教动画因其自身多样的艺术形式,能够达到短时间对幼儿视、听、动觉等感官以最有效的刺激。对于学前期的幼儿来说,基于生理特点的限制(视觉和听觉的初步发展),动画对他们的教育意义并没有那么深远,仅停留在简单的感官刺激上。此时最能够吸引他们的是欢快的声音和色彩鲜艳的图像。

第二,供职于院校的研究者构成本领域的研究主体。587篇有关文献的第一作者供职于各种院校,占近2/3。尽管由于有162篇文献未标示作者详细信息(其中32篇无作者信息),使统计比例的精确性受到影响。但近2/3的主要研究者供职于院校,这是不争的事实。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而幼教动画就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乐幼儿的情感需求,处在缺失同伴、父母陪伴中的儿童,往往会将动画看作自己的玩伴,他们通过与动画中的角色进行对话来达到情感的满足。同时幼儿也会产生移情,随着卡通动画片里人物的喜、怒、哀、乐来发生情感变化,试着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他人,进而学会情感表达和明白其他人的感受。幼教动画创作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动画角色夸张的脸部表情、身体动作来进行情感的表达,进而对儿童产生一定影响,促使儿童不断地去发现和感受其中的变化,逐渐成为一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

知识传播是幼教动画的主要功能之一。我国动画之父万籁鸣先生曾说:“动画效果最好的,大概要富有滑稽意味,而说教色彩不太浓,如果能博得观众笑声之外,再具有一点教育效果,那就是我们的意外收获了!”幼教动画作为伴随幼儿成长的重要题材,对幼儿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启蒙作用。幼教动画不仅要能给孩子带来很快乐,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习到课堂上可能学不到的知识。

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其中的认知能力在人们完成活动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龄前儿童因年龄幼小,认知能力有限,还无法理解电视节目内容,只能通过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去理解那些不理解的部分。为了适应幼儿的发展,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大多数卡通动画片都是以拥有一个主题鲜明和固定主人公的模式开展的。这样层层展开的设置和主题鲜明的材料在抓住儿童的注意力的同时也帮助儿童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进而发展了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幼儿是通过模仿优秀的动画来获得认知功能的学习,如:看了《小猪佩奇》,学会了踏单车。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到,人是通过榜样模式的观察学习获得社会行为的。他还特别指出,电视在促进幼儿交往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教动画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角色之间的语言交流与行为交往展开故事情节,幼儿在观看角色间的交流和交往时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交往模式。幼儿通过模仿动画片中人物形象,进而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3.满足情感和发展情感

2.发展认知

(二)幼教动画与知识传播

高危妊娠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正常妊娠比较都比较高。高危妊娠一般为年龄18岁以下以及35岁以上的产妇,或者存在早产、自然流产、难产产妇等。如果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肾病的产妇,其骨盆异常,为巨大胎儿等,都可以认为高危妊娠产妇。当前,对孕妇的子宫螺旋动脉血参数进行测定,多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医学上也成为重点的研究内容[4]。

WANG Ze-yu, LI Ling, PENG Yong-han, WANG Qi, MING Shao-xiong, FANG Zi-yu, GAO Xiao-feng

动画作品与其他学习资源最为不同的是,它具有视、听觉刺激和形象生动的特点,这很好地满足了儿童身体器官上对视听觉的渴求,激发了儿童的求知欲,培养了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挖掘了儿童的内在潜能。另一方面,在这个互联网非常发达的时代,使用动画形式制作教育影片,也使得教育的推广途径变得广泛,知识传播变得容易起来。例如常见的网络、电视等都是极好的途径,动画便于推广的特性也在降低幼儿接受教育的门槛,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收到电视、只要能上网就能学习,这也使一些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地区的孩子能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三)幼教动画与人生塑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民间俗语告诉我们教育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动画作为伴随儿童成长的重要题材,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3]210,在概念表述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表述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九个方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概括。

1.形成良好习惯

3.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兴趣爱好

其中,a(i, k′)表示数据点i对点k′的认可度(归属度),r(i′, k)表示数据点k对其他点的吸引度.

3-6岁的幼儿基于自身的特点,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模仿是幼儿这一阶段学习的主要手段。动画利用本身角色强烈的符号化特征来将幼儿的知识、观念、处事方法建立条件反射,儿童受这些优秀动画片中角色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首先,幼教动画本身是一种集合体,它是汇集美术、音乐、配音、场景布置等的一个综合艺术,这些艺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且幼教动画本身创作的出发点就是为幼儿服务,它的创作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其次,幼儿自身在产生表象思维的同时就已经具备了审美能力。正是基于以上特点,幼教动画具有提高幼儿审美情趣的功能。

4.促进社交能力

由白水源测区磁异常平面等值线图(图4)上可见:整个测区磁异常正负相间,幅值变化较大。测区西侧磁异常以正值为背景值,夹有零星分布的负异常,西侧磁异常规模较大,其幅值在-120~120nT之间,磁场变化较剧烈;测区中部分布有条带状的正异常,正负伴生,幅值在-80~40nT之间,磁场变化相对平缓;测区东部磁异常正负伴生,幅值最高达40nT。

二、幼教动画的展望与未来

1.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幼教动画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幼儿亦是如此,生活中幼儿在观看动画以后,常常会在较短的时间就对新事物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比如:观看了《小狗汪汪队》喜欢上了小狗等等。这符合“动机呼唤”的原理,幼儿一开始对新鲜事物的喜欢是基于一定的刺激,但此时的喜欢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喜欢,是属于“浅层”兴趣;只有经过长时间地、不断地观看动画以后,幼儿才能把这种“浅层”的喜欢变为“深层”的喜欢,这时候这一新鲜事物已经变成了幼儿的一种兴趣爱好。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市场上出现的卡通动画片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动画片的质量却是良莠不齐。为了要更好地发挥幼教动画的教育作用,趋利避害,教师与父母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动画时,一定要根据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选择。如:主题单一、明确,情节简单、紧凑,人物形象可爱、性格鲜明,画面色彩鲜艳,配乐优美,具有欣赏性的动画片就比较适合幼儿。

2.注重幼教动画的教学设计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模式。为了应对这种模式,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向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转变,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根据幼儿教育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以多种方式将新的教育材料和教育手段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使得课程更加生动形象。

3.把幼教动画作为一种教育途径与其他教育途径相结合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家庭,这使得幼儿接触卡通动画变得容易起来。作为成人,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媒介,将幼教动画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首先,儿童的引导者就是父母,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卡通动画作为家庭媒介,对于父母来说,不仅是陪伴幼儿、增进亲子关系的良好途径,也是家长向幼儿传递正确价值观并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手段。其次,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幼儿感兴趣的卡通动画主题活动,巧妙地将幼儿的兴趣转化为有利的教学资源。

事发突然,青辰避之不及,只下意识地一缩脖子,鸟儿从头顶“嗖”地掠过。他只觉一阵刺痛,却是被鸟儿尖利的爪子勾破了头皮。

(指导老师:邓之君)

参考文献:

[1]章敏.中国幼教动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

[2]陈晶晶,姚瑞.幼儿教育动画的教学探讨[J].电视指南,2017(7):159+168.

[3]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

[4]王晶,冯学勤.论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与教学功能[J].美育学刊,2014,5(6):48-56.

[5]夏琼.幼儿动画观看中的注意偏好与神经机制[J].美育学刊,2014,5(6):38-47.

[6]赵慧君,母远珍.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策略[J].现代教育学,2009(6):89-90.

[7]姬永.“寓教于乐”—儿童动漫作品价值观养成初探[J].读与写杂志,2015(2).

[8]张靳,杨祥民.动画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导向研究[J].戏剧之家,2018(24):165-166.

[9]郑丽斌.幼儿教育类动画的特点及动画产品开发成功因素研究[J].美术文献,2014(3):165.

[10]王岩岩,梁洁梅.动画在我国青少年性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J].设计,2017(5):74-75.

[11]尹勤.论艺术教育于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2015.

[12]张鸿雁,张高山.国产低幼动画质量良莠不齐专家:教育性“露骨”[N].中国青报,2016.

[13]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肖薇.论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和价值[J].才智,2015(11):82

[15]杨宏.情感促进儿童道德成长的纽带[J].中小学教育,2003(3).

[16]刘玉珍.如何指导幼儿观看动画片[J].学前教育研究,2000(6).

[17]陈秋玲.组织动画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3):48-49.

①本文为中华女子学院2019年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教育动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机制及原理应用——以《小猪佩奇》为例”(项目编号:ZKY2090101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程严,北京市,中华女子学院。

标签:;  ;  ;  ;  

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