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外资的经济效果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用外资论文,中国论文,效果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学家们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著名的“两缺口模型”认为,外国资本流入会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缺口”和“储蓄缺口”,提高国内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认为资本流动会引起技术扩散,从而引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趋同”(Convergence)。 外国直接投资对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特别的意义。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1987)认为,直接投资应该被理解为向接受投资的国家传播资本、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的经营资源综合体。但也有不少经济学家强调外资流入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和风险,比如增加消费支出、排挤国内投资、牺牲国内经济自主权等。本文试图对中国利用外资的经济效果进行比较系统的实证分析,对当前关于外资问题引发的争论作出判断。
一、引进外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外资流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总体体现。80年代的多数年份,我国由于出口发展缓慢,贸易收支出现逆差,而且进入国内的国际资本较少,资本项目顺差不足以弥补贸易逆差,因而外汇平衡困难。进入90年代以后,外资大量流入中国, 而且大部分以长期投资的方式出现, 除1992年外,资本项目基本上是顺差,特别是1994—1996年,资本帐户顺差分别为326.4亿美元、386.7亿美元和399.7亿美元。 从国际收支平衡角度看,资本流入可以弥补一部分经常项目逆差,但按照两者的因果关系,资本流入将导致经常项目的逆差。大量资本进入本国市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币过多流入将导致本币被迫升值,使得经常帐户恶化。而且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是以商品的形式进入的,进口的生产资料被计为贸易项目下的进口。然而,从近几年经常项目下外汇收支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外贸出口逐年扩大,贸易项目除1993年之外保持了较大规模的顺差,弥补了因外资企业利润和外债利息汇出带来的非贸易收支逆差,改善了经常项目下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因此,这种国际收支状况大大缓解了中国曾长期存在的外汇不足的困难,而且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为顺差,导致央行的外汇储备逐年增加,由1994年的516亿美元猛增到1997年的1399亿美元。 我国成为继日本之后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到1996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债余额为1162.8亿美元,表明我国已进入还债高峰。1979—1996年间,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累计1749亿美元。按照易纲(1997)的估计,在今后的3—5年,中国平均每年需支付的到期外债还本大约是150亿美元,如果每年还本80%,就是120亿美元,每年利润和利息的净流出为150亿美元, 这样每年因还本付息和支付利润要有270亿美元流出。由于外资流入中国的速度在减缓,假定未来3—5年中国每年平均实际使用外资450亿美元,中国每年在海外投资180亿美元,再假定贸易项目基本平衡,那么我国的国际收支将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央行的外汇储备可以保持不变。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大于这个估计值,且继续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因而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1997年东南亚、东亚爆发的金融危机向我们警示,必须关注与国际资本流动有关的金融风险。我国保持着经常项目的基本平衡,外资流入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对外借款以长期外债为主,各项外债风险指标保持在国际安全警戒线以下,外汇储备处于相对较高、较安全的水平,特别是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继续受到控制,因此我国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韩国的外债风险指标位于安全线之下,仍然爆发了严重的支付危机。我国也存在着许多隐患,尤其是银行体系呆帐比率高是诱发不良预期的潜在因素。
(二)外资流入对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1990年以前,外资流入的大部分被用于弥补贸易逆差。1994年以来,经常项目逆差状况得到扭转,外资流入直接导致国外净资产和外汇占款的高幅上升,从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很大影响。汇率变化通过对进出口的影响而直接影响国外净资产,而汇率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则是通过国外净资产和人民币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连锁效应的。使用1985—1996年间的有关资料作回归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M[,2] 与汇率EXR、外资流入CF有如下关系:
M[,2]=-10042.2+31.28EXR+90.12CF, R[2]=0.95
(-1.345) (1.358) (3.514)
上式表明外资流入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和较好的拟合度,平均来说,资本流入每增加1亿美元将引致货币供应量M[,2]增加90.12亿元。
外资流入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1 )外资流入增加使央行外汇储备增加,引起中央银行以人民币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导致国内货币供给总量增加,国内总需求膨胀,通货膨胀压力加大。1994年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采取汇率并轨和新的结售汇制度,央行成为同业市场外汇的唯一买家,被动地承担起吸纳市场外汇的责任,而相当大一部分外资和外汇储备并不直接快速地用于进口,致使外汇储备猛增。(2)对以机器设备形式投入的外资,无论是直接以实物形式注入,还是以资金形式注入再进口,国内都需要有相应的人民币配套资金,这也势必加大国内货币供给的压力。从近年来世界银行在我国的投资项目的内外资配套比例来看,外资占30%,而人民币配套资金占70%,比例很高。
孙婉洁、臧旭恒(1995)根据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计算得出,每吸收1美元外资,国内必须配套人民币18.1元, 其中需要从国内银行贷款8.5元。可见外资的国内配套人民币资金对国内货币发行、 信贷扩张构成威胁的主要是“倒逼”国内银行软约束贷款。笔者采用同样的方法,根据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计算得出,每吸收1 美元外资,国内必须配套人民币10.35元,其中从国内银行贷款5.26元。 计算得出1996年的数字更小。这充分说明1995年和1996年国内信贷紧缩的效果明显。
1993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3.2%,由于外贸大量逆差,外汇储备仅增加17.6亿美元,但大量外资流入引致的国内配套资金可观,对信贷扩张起到很大作用。1994年安排了较紧的信贷额度,相应减少了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数量。但当时货币当局未能估计到1994年外汇储备竟然猛增304亿美元,央行买汇放出的基础货币达2832亿元人民币。 如果假定广义货币(M[,2])的乘数为2.0—2.5,那么当年大约60 %的货币供给的增加来源于央行外汇储备的增加。由于货币当局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没有及时采取“对冲”政策,进一步削减国内再贷款,以抵销外汇增加的影响,结果,1994年虽然按原计划国内再贷款和银行贷款额度都有所缩减,基础货币仍比上一年多增加800亿元,广义货币M[,2]增长了34.4%,这成为当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1.7%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5年和1996年央行又分别购入220亿美元和314亿美元,由此放出基础货币2247亿元和2818亿元。1995年和1996年中央银行采取了“对冲”政策,通过控制贷款规模、减少专项贷款、回收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发行金融债券和办理国债回购等形式,对以人民币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多进行中和操作,对这两年通货膨胀率的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冲”政策虽然可以缓解其对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的压力,但外汇占款过多仍然可能成为国内资金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央行面临通货膨胀和资金短缺的两难选择。当大量资本流入而又缺乏控制时,外资流入只能转化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在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剧增的情况下,只有不计后果地投放基础货币,造成国内需求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在货币政策紧缩时则会使限制性的货币政策失效。从东亚和拉美各国的经验来看,这种中和性的货币政策在防止真实汇率升值方面缺乏效率,在短期内可能有效,对长期是无效的。
迄今为止,中央银行通过中和操作使得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形式,央行的国外净资产(主要是外汇储备)在其资产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从1993年12月底的11.3%上升到1997年3月底的37.8%。 但是,随着外汇占款在央行资产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再贷款比重进一步下降,央行实行对冲调整的余地就越来越小。如果外汇储备再快速增加的话,央行就难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危险,而且外汇储备再迅速增加的机会成本太高。中国人民银行从1997年10月15日起,逐步允许中资企业保留一定限额的外汇收入,其中原因之一是不希望央行的外汇占款增加太快。
二、引进外资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已达相当规模,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序从1978年的第32位跃升至1997年的第10位。大规模的外资流入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商投资带来其熟悉的销售和采购渠道,这对于中国打破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是极有好处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1993年的34.3%上升到1996年的47.3%。
从出口方面看,近年来中国外贸出口发展迅速,外商投资企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以我国第一大出口支柱行业机电行业为例,1996年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的机电行业生产企业39家中有32 家是外商投资企业,而且包揽了前9名。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以6.9亿美元的出口创汇额高居榜首(《光明日报》1997年8月2日)。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1985年仅为1.1%,1988年为5.2%,1992年超过20%,1996年超过40%。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外企出口增长额/全国出口增长额)则由1988年的18%上升到1997年上半年的42%。特别是1996年在国有企业出口下降的情形下,外资企业的出口仍有较大增长,保证了全年出口总额的增长,因而1996年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36%。
从进口方面看,引进外资直接伴随着大量的进口,大量的对华出口信贷都是用于向中国提供亟需的电站、钢铁、化工、电信、航空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设备。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很多是以进口商品的形式使用的。据估计,1983—1996年间实际使用外资中约有850 亿美元是以实物形式进入的。外资企业进口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也逐年上升,1993年为40%,到1997年上半年已高达54%。外商投资企业一直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对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有负面影响,这与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比重偏高有关。
由于我国的加工贸易蓬勃发展,1997年1—8月,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已达105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值的53%(《光明日报》1997年9 月13日)。而外资企业在贸易方式选择上的突出特点是更倾向于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外资企业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加工和出口主体,1996年上半年占加工贸易出口的近2/3。在广东,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更是高达80%。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主要来自日本和“四小龙”,加工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内资企业产品的出口相竞争,在进口国按原产地实行配额管理的情况下,加工贸易出口挤占的是我国内资企业的配额。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进口的比重很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这种方式容易使受资国成为外国资本所控制的“生产车间”,外企容易通过控制进料和销售价格来获取利润。加工贸易对我国的实惠较少,一是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关税减免,它对我国的税收贡献少;二是加工贸易的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都在海外,涉及的产业链短,对经济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都很弱,对国内产业的带动小,使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
三、引进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目前的地区分布来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1995年末的外商投资累计协议额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是90.4%。目前已形成沿海四大投资区:以港澳台投资为主体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以台湾投资为主体的闽南金三角地区(福建),以美、日、欧共体各国投资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以日韩投资为特色的环渤海地区(该区域又可分为以胶东半岛为中心的山东,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辽宁和京津冀三个投资区)(参见表1)。从整体看, 南方两个投资区的外商投资以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装配项目为主,技术层次较低;北方两个投资区的外商投资以进口替代项目为多,外资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较高。从发展趋势来看,外商投资将逐步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延伸。
我国借用的国外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同时,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优惠性贷款的分配和安排上重点向这些地区倾斜。据统计,1996年外国政府贷款的47%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约40%投向中西部地区的建设项目。以借贷方式流入的全部国际资本中,中西部地区也占20%左右。这对于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基础设施紧张局面,以及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1外商投资在中国的地区分布(%)
外商重点投资地区
年份
国务院
各省市 上海、江
各部门
合计 合计
广东
福建苏、浙江
1985-1992
11.188.9 76.5
35.48.6 13.9
1993 1.598.5 80.3
27.2
10.4 26.4
1994 2.098.0 80.8
27.9
10.9 21.8
1995 1.698.4 81.2
26.9
10.7 24.6
1996 0.699.4 84.0
27.99.7 25.3
山东、辽北京、
宁、河北天津 其他地区
1985-199310.87.812.4
1993 12.74.618.2
1994 13.27.017.2
1995 12.16.917.2
1996 12.38.815.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7年计算。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很不平衡。“八五”期间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福建、江苏、广东、山东等地,正好是我国引进外资最多最成功的地区。引进外资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内陆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已有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当然,由于涉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不是很大,外资还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比如辽宁和海南,虽然引进外资也比较多,但由于各自特殊的原因,1995—1996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慢。各地引进外资的结构和使用方式也各不相同,对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有些地区存在不讲原则不讲效益盲目引进外资的情况。这种引进外资的粗放型经营对长期经济增长是不利的。
从外商投资的动机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种: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要素导向型。外资在我国东南海域和西北地区参与油气的勘探开采,属自然资源导向型。80年代引进的外资集中在广东和福建,多数是属于生产要素导向型的,一般以中小资本为多,生产以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出口型为主,主要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以及优惠政策。90年代以来,外资进入有了新变化。1992年以后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集中,多数是属于市场导向型的。跨国公司大量进入,其主要经营目标是占领市场。如果把东部和西部看成是两个市场,东部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更大。
目前,沿海地区吸收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已近饱和,投资结构亟待升级,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速度有所加快,但仍不尽人意。政府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采用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将内陆地方政府的外资项目审批权限, 由现行项目总投资额1000 万美元提高到3000万美元。政策与外资流向有关系,但不是决定因素,外资是以利润和市场为目标的。但中央政府从原来实行的地区倾斜政策到现在实行的产业倾斜政策,主要倾向基础产业,对中西部地区是有利的。
四、引进外资对各产业(行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对外借款大部分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到1996年底,所借用的国外贷款重点投向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其中能源工业约占30%,交通通讯业占22%,重点原材料工业约占20%,机电轻纺占14%,农业水利等占8%。
表2 1996年全部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行业 企业单位数 资产总计 产品销售收入 利税总额
(个)
(亿元) (亿元)
(亿元)
全国总计43542 14960.72
10820.53 823.76
占全国比例(%)8.6 16.6
18.7
16.0
按轻重工业分
轻工业 29540
7558.846293.85 390.79
占全国比例(%) 11.9 24.0
26.3
19.1
重工业 14002
7401.874526.68 432.96
占全国比例(%)
5.4 12.6
13.3
13.9
采掘工业 317 99.86 81.27 38.46
占该行业比例(%) 1.0
1.42.16.4
原料工业 2718
2667.84 1083.38109.59
占该行业比例(%) 4.8 10.1 7.5
7.6
加工工业10967
4634.17 3362.03284.91
占该行业比例(%) 6.4 18.7
21.3
26.7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 4464
1587.50 1323.16 87.36
占该行业比例(%)
7.4 24.529.0 22.4
纺织服装皮毛业 10579
2017.78 1853.37 66.13
占该行业比例(%)
19.824.928.2
33.6
造纸及纸制品业945332.41 178.98 13.92
占该行业比例(%)
6.8 21.016.8 16.3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117106.70
46.10 3.09
占该行业比例(%)
4.5
4.8 2.0
1.1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 2323765.42 500.51 63.28
占该行业比例(%)
8.1 12.712.6 19.8
医药制造业803307.96 186.69 38.84
占该行业比例(%) 14.9 18.317.9 30.5
化学纤维制造业298199.32 113.16 4.57
占该行业比例(%) 21.7 14.115.1
7.9
橡胶制品业400201.43 131.90 10.53
占该行业比例(%)
8.6 21.919.9 18.5
塑料制品业
2756507.67 356.27 15.02
占该行业比例(%) 14.2 33.630.6 25.4
金属冶炼及制品业 2763
1059.37 737.75 22.03
占该行业比例(%)
6.6
9.311.2
5.6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31211.49 146.59 12.21
占该行业比例(%)
5.9
7.4 8.3 12.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322
1090.57 769.25 84.66
占该行业比例(%)
6.5 19.421.7 33.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990925.66 722.09 40.91
占该行业比例(%) 10.4 24.426.2 22.8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2532
1691.16 1725.77142.58
占该行业比例(%) 31.7 46.362.3 67.4
电力蒸汽热水供应业244
1427.68 384.03 80.06
占该行业比例(%)
1.9 16.5 9.9 12.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整理计算,其中行业部分只选取了“三资”企业比重较大、比较重要的一些行业。
占该行业比例是指与该行业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指标的比值。
在外商投资方面,从1996年按行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看,占首位的是工业,其次是房地产业和公用事业,而农业、交通运输、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外资比重较小。截止1996年底,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金额在各行业中的分布格局是:工业占58.2%,第三产业占37.5%,农林牧渔水利业及建筑业只占4.3%。外商投资在工业中所占份额最大, 但近年来比例有所下降。从累计协议外资金额来看,1986年工业只占27.7%,此后工业投资急剧升温,到1990年占84.4%,1992、1993年工业投资下降为55.3%和45.9%,1995年为57.1%。外商投资在工业领域的行业内分布可以从“三资”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各行业经济指标的对比中看出来。“三资”企业在细分的以下行业所占比重较高,按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序: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纺织服装皮毛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参见表2)。表2中的数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三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但对外资市场占有率更进一步的分析需要了解三资企业的股权结构和出口份额。
外商对行业的控制主要通过设立独资企业或在合资企业中控股两种方式。独资企业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合资企业中,外商的股权比例也越来越大。总的来看,全部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只占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18.7%,但从结构上分析,外商投资企业正在控制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部门的市场:(1 )外商投资企业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部分企业已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2)高利润行业的市场有被外资企业占据优势的倾向;(3)外商投资企业纷纷向我国传统行业大量投资,挤占了很大国内市场。
1996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三资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725.77 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62.3%。另据原电子工业部的有关材料表明,1996年外商投资企业电子产品出口153.29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71.59%。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电子行业中三资企业产品外销率达到73.9%,内销产品占全行业国内市场销售份额的45.6%。据统计,外商投资企业总的销售收入中有一半以上是靠内销实现的,这说明外资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日益扩大,市场导向型的外资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最明显的例子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大量外资直接到中国内地办厂,企图绕过关税壁垒抢占现有规模和潜力都极大的中国市场。
外商投资企业在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业吸收的外资在全部外商投资中的比重在1993—1994年间曾高达30%左右,由于房地产投资出现大面积亏损,1995年以后得到一定的控制,1996年已下降到17.5%。国家对三产吸收外资实行积极、稳妥、有步骤开展的方针,如房地产吸引外资以居民住宅建设为主,相对抑制了旅游宾馆业的发展。目前在金融、保险、商品零售、外贸、咨询、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服务等部门都有了外商投资企业。我国金融业的开放是循着银行、保险、证券依次展开的。至1995 年底共有33 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了470个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了142家营业性分支机构,1995年底已正式营业的外资银行和财务公司129家, 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额191.4亿美元。1996年12 月,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997年起允许中国国内设立的合资基金进入部分A股市场。此外, 国家已在上海浦东进行试点工作,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1997年底达成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我国的金融业开放提出了挑战。
以上情况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已对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形成强烈冲击,某些行业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外商形成垄断势力的现象和趋势。外商独资在外商投资方式中的比重迅速加大,外商投资的项目规模扩大,这充分说明以跨国公司为首的外商开始放手进占中国市场。为此有人提出,要限制外商投资,保护民族工业,保护国内名牌和老字号。经济发展需要依靠本国的民族工业,但保护民族工业不等于保护长期的技术落后、保护十分低下的经济效益、保护几十年一贯制的垄断地位。实行高度保护的中国汽车工业,经40年其汽车产量仅占世界的2.7%, 而实行低度保护的家电行业,国内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了很大份额,不少产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只要我们坚持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方针,不仅不会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会带动民族工业登上新台阶。目前正在运作的23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的资产总额中,57%为国有或集体成分。这是一种特殊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通过公有资产调动了更多的外国资本,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经验表明,一些国家的对民族经济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大企业集团,很多是与国外合资合作建立起来的。当然我们对外资的进入不能放任自由,为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使外商投资方向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并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已经制定了《指导外商投资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五、结束语
巨额外资的流入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从需求方面看,外资流入对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提出严峻的挑战,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以及控制通胀实现“软着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获得成功的。从供给方面看,外资流入为我国的持续高速增长注入了巨额资本,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外资和内资的技术含量和边际生产率是不同的。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外资流入带来的外部效益。引进外资推动了改革的进程,许多旧的规章制度不符合国际惯例而不得不更新,许多我们以前在封闭条件下不熟悉或从未遇到的新事物新问题迫使我们加快改革步伐。外资进入以后的示范效应也是相当显著的,大批外企雇员和国内企业家通过“从干中学”迅速成长起来。近年来,我国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国内资金的使用效率却很低,国内银行出现大量的存贷差,但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并不表明国内资金供给超过了需求。相对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吸收外资的数量与国外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亚洲金融动荡增加了全球资本流向的不稳定因素,对我国引进外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全球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发展的趋势来看,只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才能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
注释:
*本文是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1997年度“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研究”系列招标课题的子课题成果。
标签:外汇论文; 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银行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外汇储备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