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乡初级中学 杨海鹏 742100
【摘要】:在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仍存在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就很难谈得上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视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相应的创新思维的熏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中学历史、创新思维、思维空间、多样化、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打破思维定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思维是大脑地客观事物间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对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大家都在探索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点体会。
一、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导”,启发学生的“思”,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让学生接受思维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创新意识。比如,发散性思维要求我们对某一个历史事件从多侧面多角度来进行分析思考,创造性思维必须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如教{中国历史》中的“鸦片战争”一节时,我就提出了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问题:1、鸦片战争前中国还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吗?2、若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还会侵略中国吗?3、英国为何要向中国走私鸦片?4、中国的战败说明了什么?5、鸦片战争150年后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美国炸我驻南大使馆的事件?6、历史赋予今天的学生怎样的责任?学生在教师的递进式的设疑启发下,认真阅读课文,积极主动思考,思维十分活跃,教师点拨指导,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井激发了爱国激情。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讲清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制度的腐败,从而悟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二、要精心设置,拓宽思维空间。教师要全方位、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一个又一个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能够开拓思维的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深思、多思的兴趣,才能启迪学生不断探索下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绪飞扬、议论横生。教师的设问,要浅出深问,静中得疑,注意求异设问,设置障碍,创设矛盾,从而达到变中求新,层层深入,激起波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踊跃发言,说明其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应珍惜和爱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努力使学生保持这种状态。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时,不要过分苛求,不必猛迫到底,非得把学生问倒不可,可以通过启发其他学生的发言或教师的点拨、补充来解决。要给学生多提供表达独特思想和感情的机会,给学生多提供自我批评和否定的机会,引导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确立信心,拓宽思维的空间。
三、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应多样化,历史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手,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否定意识,而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
核心和目标。在课堂上可采用小组之间,同桌之间展开讨论的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编口诀、讲故事、联想所看过的历史影片等方式,增强同学的参与竞争意识。
四、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思维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首先是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加强分析教学。如太平天国运动、新文化运动等背景的分析,淡化了识记部分,加深了对难点部分的理解;现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性质和意义的分析,加深了对重点部分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目的。其次是比较能力的培养,通过相关历史事件的比较,了解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和多样性,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能力。如通过比较19世纪60年代封建国家掀起怕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而对其结果不同就会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以上比较得出出现以上三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有的不同态度而决定的。再次是归纳能力的培养,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如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中国同盟会建立、各地武装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通过归纳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揭示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最后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把某一历史现象的不同方面综合起来,构成整体认识能力。如讲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政治上,是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战乱频繁,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准备了条件;经济上,江南得到进一步发展,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民族关系上,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但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也很尖锐、复杂等,通过这一分析归纳使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历史的认识有的质的提高。通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和引导,相信学生会在历史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核心,思维品质是培养的关键,要打破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势,多层次、多渠道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杨海鹏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历史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5年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