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制定阶段绩效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共政策论文,主要内容论文,绩效论文,阶段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共政策的绩效审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对公共政策的绩效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政策执行后的效果,而应当从政策的制定、执行及执行后三个阶段多角度进行。本文试就政策的制定阶段的绩效审计评价内容作一阐述,与同行商榷。
在对公共政策制定阶段的绩效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合法性和政策制定程序的适当性。政策的制定一般经过以下程序:调查、拟定政策方案、可行性论证、听证、咨询和协商、审议和审批及公布、备案。针对需要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要广泛收集信息,听取各方意见,分析问题实质,提出政策目标,在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解决方案,且应尽可能多角度地提出备选政策方案,并对方案优缺点进行评价和鉴别。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引入利害关系人,给其充分的表达意见的场所,使政策制定过程更具透明性,同时通过协商使政策制定主体同其他平行机关部门之间就同一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最终对政策方案进行审查,讨论并得出最后结果。通过法定形式向社会公布后则意味着公共政策具有法律效力。
公共政策应以人民、社会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终极目标。但是具体到个别政策的制定,则还需要考虑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确定公共政策的政策目标一般需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的:一是公共性。公共政策具体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公众利益,首先解决的应该是同百姓生活迫切相关的基本问题。二是针对性。公共政策的目标是为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而设立,要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三是可行性。确立公共政策的目标要立足于现实,必须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四是系统性。单一的目标缺乏系统性,确立公共政策的目标应当考虑与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绩效审计评价同时要关注公共政策方案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公共政策的研制、选择过程应当民主、科学,这是公共政策方案研制过程科学化、合理化的根本保证。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公民的参与和回应必不可少。公民参与可以让公民利益得到充分的表达,促使公共管理者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以公民的需求为导向,改善公民与公共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公共利益,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公共政策方案研制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可以随时观测到真实运行情况,让每个利益相关团体或个人都有机会了解、参与到整个方案研制过程的每个环节。所谓科学是指公共政策方案的研制过程要充分利用各相关领域适合的、先进的、可控的理论和技术。要保证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其一是方案多样化,应尽可能多角度地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给最终政策的确定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其二是方案整体的完备性,方案不仅应包括各种可能实现政策目标的方案,还应包括预防方案、应变方案等;其三是方案的创新意识,政策所面对的情况日新月异,政策方案的制订不仅要运用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更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独辟蹊径。
标签:公共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