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论文_夏辉

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论文_夏辉

摘要:我国水资源匾乏,雨水可以有效的补充城市水资源、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了积极保障我们的水资源,我国须有目的采取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形成更加有效的回收利用。本文主要就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现状以及发展进行了相关剖析,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现状;发展

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现代化程度的发展,生活用水量日益增长。当今城市水资源短缺,加之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建设屋顶、地面铺装等地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逐年减少。为保证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宝贵的水资源,污水回用作为常用的节水措施,已被广泛地应用。

1.雨水回收利用方式

现代意义上的雨水回收利用开始于20世纪80到90年代。1991年国际雨水收集系统协会正式成立以后,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目前,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城市雨水回收利用技术趋于成熟,相关法律规范不断完善。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的推广实施基本开始于2000年以后,初期主要在北京、天津、深圳等几个相对缺水比较严重的大城市推广。2014年起,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雨水利用范围扩大至各试点城市。

总结国内外城市雨水回收利用建设的经验,有效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采用屋面雨水集蓄系统实现雨水的直接利用。利用屋檐边上的小沟收集从屋顶落下的雨水,通过管道导人回收利用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企业和家庭的非饮用水(如冷却循环,地面冲洗,厕所冲洗,浇灌等)。

(2)利用“透水性铺装”进行绿色街道的建设。通过透水性材料的雨水“下渗”性能,尽量让雨水渗透人土壤,当雨水通过地面的渗透速率大于土壤吸收速率时,再让多余的雨水进人市政排水管网,从而在减轻城市排水系统负荷的同时,利用天然雨水自然灌溉下凹式绿地。

(3)利用雨水调蓄池实现雨水循环利用。雨水调蓄池占地面积大,一般可建造于城市广场、绿地、停车场等公共区域的下方。其作用原理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排出。既能规避雨水洪峰,减轻防洪压力,又能避免初期雨水对承受水体的污染,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

2.城市雨水回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城市雨水的收集回用具有很多有利因素,但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刚刚开始雨水的收集利用研究,在实际运行中,有些问题比较突出。

2.1缺少相应的技术规范、导则

目前,雨水收集处理比较先进的国家均编制有详细的雨水收集的技术规范,而且有的已经修订多次。以德国为例,德国景观建设研究协会,在2002年修订了该项技术的规划、建设和养护规范,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设方针,雨水利用专业协会,也于同年出版了《屋面绿化与雨水利用合成技术》手册。

美国于1983年制定了第一代BMP管理方案,2003年出台了更为严格的第二代BMP体系。正是有了规范的指导,这些国家的城市雨水收集工作才得以迅速有效的展开。

我国目前尚无相关协会制订针对雨水收集回用的技术导则,仅有《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01991)》和《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2003)》两部地方性的简单条例,其中的内容也比较简单,无法有效指导实际的工作。因此,为了有效的开展城市雨水的收集工作,迫切需要编制相应的技术规范、导则等技术指导性文件。

2.2设计以环境工程为主,缺少生态考虑

由于我国开展雨水回用的工作时间不长,许多设计人员来自于环境、市政领域,加之缺少专门的雨水设计规范,在雨水回用的设计过程,往往采用环境工程或者市政工程的设计标准和思想,以简单的蓄洪、净化为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量采用工程化的手段进行净化处理雨水,而没有从生态排水的角度考虑来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水循环,从而造成雨水回用项目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长期运行负担较重,不利于雨水回用在城市大范围推广。

上海较大的雨水收集回用项目包括:世博演艺中心、浦东机场、上海虹桥航站楼、成都路雨水调蓄池。均采用环境工程的技术进行收集处理,采用多级泵提升,物理过滤、消毒,最后回用。实际运行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均有待提高。

2.3利用模式单一,不同技术的集中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城市雨水的利用模式比较单一,将利用简单理解为生活杂用水回用。而且针对老城区、新建小区、公共绿地和公共设施等不同类型区域的雨水利用技术差异性不强,没有因地制宜地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开发专门的雨水技术。

同时在雨水回用工程的设计中,对于不同的技术缺乏有效的集成,不能形成基本的雨水净化模式,各种技术无法形成模块化应用,造成雨水利用设计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在不同城市雨水利用的开展。

2.4缺少奖励及补偿机制

雨水回用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目前这项工作主要由政府主导。要让全社会更多的人投资雨水的回收利用,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补偿机制,尤其是在雨水回用工作开展的初期,使用经济手段鼓励用户进行雨水回用,这样才能在大范围内开展城市雨水的回用。

国外雨水回用开展较好的国家均采用经济手段推进这项工作。德国和日本分别通过征收雨水排放费和补助金制度等鼓励用户采用雨水利用技术。

3.展望及建议

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该项工作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城市雨水利用表面上看属于水务的开发与管理范畴,但实际上涉及到气象、市政、地质、城建、环保、园林、开发商等众多社会部门的协作。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雨水利用事业的良胜发展,鼓励社会部门和民众积极响应城市雨水利用的推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城市雨水利用的水文模型和相关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建立分布和半分布式的城市雨水利用模型,对影响雨水利用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构建评价的体系指标及合理的评价方法。能够确定初期雨水量、雨水污染水平等关键的设计参数,为工程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通过法律强制手段规范市场标准,保障技术可行性。相关部门应首先建立雨水回收利用工程标准化技术规范,雨水净化饮用高质量标准等行业规范。同时对新建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强制安装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按公共建筑到民用建筑的思路使民众逐步接受。

(3)政府可出台适当的经济补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如设计安装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房地产开发商减收环境税、雨水排放税,并在建设过程中提供相应比例的财政资助。将居民小区的雨水回收利用情况作为对物业部门评比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安装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家庭、商户实行补助金制度和税收优惠等。

(4)加大对雨水利用的宣传,加强对已建雨水利用设施的运营监管。利用各种宣传载体,从缓解水资源紧缺形势、减少径流污染、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环保等方面对雨水利用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协作,确保雨水利用项目的建设质量,提高公众对雨水利用工程的接受度。

4.总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雨水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应当鼓励社会部门和民众加强对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视。因地制宜地从社会、经济、生态、科学、技术等不同角度,积极推进城市雨水回收利用事业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孟明群,吴耀民,桂轶.上海市雨水资源利用浅谈[f].净水技术, 2011,30(5):43-47.

[2]车武,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胡继连,葛颜祥,李春芳.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政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80-84

[4]李海燕,董蕾,车伍.城市雨水利用规划概要[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7,32(2B):38-42

论文作者:夏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论文_夏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