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的过程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试论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结论教学”(结论传递、结论推导、结论印证),换一个角度看也就是学习过程的缺失。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这样一个新的理念,其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强调了学习的“过程观”。我以为,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这个过程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的过程,首先应该是教师学习的过程
从课程的角度讲,教师是课程的一个部分,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从教材使用的角度讲,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是用教材去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从教学操作的角度看,教师既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又要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种种问题。这一切都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习者。
就阅读教学来说,教师自身应该有一个阅读、体验、感知、赏析、评价的过程。教师应该首先接触文本,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编者对话,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发现阅读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借助相关资料,深化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解决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形成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方案,才能针对文本的个性,才能切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才能有创意,有个性。教师的阅读应该尽可能地抛弃对文本已有的先知结论,尽可能地以完全陌生的状态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感知比较真实的阅读体验,读出对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形成教学所需要的积累和准备。
就作文教学来说,虽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倡导所谓的教师“下水作文”,但教师必须坚持写作实践。因为只有拥有丰富的写作体会,才能够准确感知和认识写作规律,掌握一些切合写作教学实际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教师在进行具体写作教学时,就能够进行有效的指导、准确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评讲,从而真正改善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教师的学习过程,当然有别于学生的学习过程,除了熟悉学习内容以外,更多的是立足于教的学。它不仅要获得语文学习的一般收获,而且更强调有意识地积累和积淀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包括学习的困惑和挫折,即更在意学习过程本身,因为这一切是教师教学决策、教学创意和教学机智最重要的依据和资源。
二、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这一点是新课程理念过程观的主要内涵。所谓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经历学习体验,享受学习快乐,获得学习成功的过程。人们常说的“学生为主体”就是这一理念的直接体现。这里,我想简单而明白地提出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几个最基本的标志。
1.保证学生的阅读过程和写作过程。应该承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没有阅读机会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语文学习的整体情况而言,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相当缺乏,课内阅读时间也是少得可怜。我们曾经在一个小范围内做过调查,其中,每一篇课文都能够认真阅读一遍的学生不超过30%,能认真阅读两遍的学生不超过10%,而课文已经学习完,甚至练习也做了不少,但学生却并没有认真阅读全文的情况相当普遍。从具体教学环节来说,90%以上的教师提供给学生思考具体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必要时间不足。试想:如果学生连课文都没有认真阅读过,连读课文的时间都不能保证,那些看似很精彩的讲解和活动,那些问题讨论,又有多大意义呢?
说学生阅读过程缺失,大家是容易承认的;如果说学生的写作也缺少过程,很多教师是不肯接受的。事实上,学生写作不完整的情况也非常普遍。为了应试的需要,现在大多数教师的作文教学都是让学生当堂完成。但写作的过程,不能理解为就是动笔的过程。完整的写作过程应该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对生活的思考,对生活的提炼,也包括对习作的修改。总让学生对着题目写作,是提高不了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的。把立足于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和立足于写作水平考查的考场写作混为一谈,是对写作规律的违背。写作过程的不完整,是造成学生丧失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有自己的体验、感受和认识,也必然会有表达和交流的强烈欲望。这样的表达和交流,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提高的过程。让人沮丧的是,平时的教学,学生很少有表达、交流的机会(当然首先是没有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平时不给学生讲话的机会,等到公开课就用尽手段说尽好话让学生表达、交流。这种做法,即使达到了目的,也只是营造了一种热闹的气氛而已,并不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真正体现。
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一个很关键的方面就是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所谓“尊重”,既不是教师压制、控制学生的思想,也不是教师盲从于学生的思考;而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对话过程,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多向多维对话的过程。用我们传统的哲学观点来说,对话应该是“和而不同”的,简单地求“同”或存“异”都不是正确的做法。
3.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过程观的最好体现。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我认为,对自主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理解不能过于拔高,在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形式化。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而现在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和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够。中、高考中阅读理解题为什么得分率低呢?这其中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平时教学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寄希望于做几份练习来提高阅读能力,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教师要围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是障碍式的问题,即学习中的困难;一是发现式的问题,即对教材或教师的结论提出不同的见解。前一类问题,是主要的;但后一类问题更有价值。对于前一类问题,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后一类问题的解决,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对于这类问题,要进行分类和筛选,对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有的可以展开分组讨论,有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有的可以等待条件成熟时再行解决,而不必一律现场解决,更不必都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
三、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成长的过程
教学过程有两个核心元素,一是学,一是教。其中的“教”,即教师帮助学生成长。简单地说,就是不知的,让他知;不会的,让他会;不能的,让他能。具体来说,“教”有这样几方面的内涵:
1.让学生的语文积累不断丰厚。这一点,如对显性的语言知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的积累等等,大家基本做得都比较好。但还是有问题需要改进。因为语文学习的积累是广泛的,其中也包括思想感情的积累。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敏锐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细腻的感情。
2.让学生逐渐把握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会学习语文。词句的揣摩、语言的品味、文意的理解、篇章的把握、鉴赏的方法、问题的分析,都有其学习的规律。“教”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尽快地了解、把握这些规律,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3.让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不断增强。语言应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而语言应用能力,总是在不断的历练中提高的,总是在语文实践中增强的。但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可能不出差错。所谓“教”,就是及时发现这些差错,通过点拨、讨论、比较、示范等有效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这就是提高,这就是成长。
4.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语言活动”是“认识与表达相统一的过程”。语文素养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紧密相关。越是到语文素养的高级阶段,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越显得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判断力,并且能够智慧地发挥“教”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断拓展其思维及认知的广度、高度和深度。
教师帮助学生成长,自然要教给他们一些方法,但这个方法不能理解为系统的方法讲解和方法传授,更不能以方法为中心。如果阅读教学就是传授什么词语揣摩几法、课文分段几法、主题归纳几法,写作教学就是开头几法、结尾几法、过渡几法、拟题几法,就又陷入了新的泥淖。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方法”是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和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的方法渗透,是思维层面和认识层面的方法,而不是技巧层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