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研究教学实例_数学论文

教师应研究教学实例_数学论文

教师应作教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作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小学教师的角色也正在发生转变,新的角色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多方面素养,要学会作教育研究。教例研究则是一种最为必要而又十分有效的教育研究方式。

一、数学教师作教例研究的现实性思考

数学教例是在数学教学过程的某个方面含有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一个事例。它既可以是一个单独事件甚至于一个教学片段、一个教学环节的记载,也可以是对一系列相关事件的连续性、追踪性记载。教例研究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意义重大。

1.教例研究是小学数学教师教育科研的最佳途径。小学教师的研究与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有些不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是以理论为取向的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而教师的研究通常是是一种旨在改进教育的研究,也有人将小学教师的研究概括为“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的研究。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相对较低,也不具备进行课题研究所必需的大量理论文献与借鉴材料,也因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专门去进行理论的假设和验证。但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实践者,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教训,接触过许多鲜活的教育事例。对这些教育事实进行如实的记述、分析、反思的过程也就是教例研究的过程。这种研究,一方面研究内容是他们熟悉且感兴趣的材料,另一方面在他们经历这些事件时他们自己也曾有过自己的感触,有过自己的思考,只是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把这些相对独立的事件进行系统分析,理论提升,所以以研究的视点再来面对这些教育事实时,对于他们来说自是分外亲切。再者,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教例研究过程也是教师间的交流过程,这也是教师所迫切需要的。他们在交流中得到成长,在交流中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也使得自己的理论体系得以形成。这种研究方式是最适合小学数学教师的,也可以说是小学数学教师步入教育研究殿堂的第一个台阶。

2.教例研究更能发挥小学数学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当前也有很多小学和小学教师与大学、研究所等理论研究机构合作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但由于这多是一种较为严谨的课题研究,加之其他原因,小学教师很难插手,也就提不起参与的兴趣。教例研究则完全不同,由于研究内容就是他们自己或周围同事的教学事实,研究过程又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剖析的过程,在这种研究中自然有他们的发言权。而理论工作者即使是合作研究也必须要先充分地理解、尊重和吸纳教师已有的教育经验,在交流中使用他们的语言,切实地加强与他们的合作。再者,小学教师作教育科研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教育,从事教例研究的成果可以马上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具有最为显性的效果,这也使得小学教师乐于去分析,去探讨。同时,这种研究方式也使得小学教师能消除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使他们建立起自己也能够作教育科研的信心,唤起教师从事教育问题研究的兴趣,也能鼓舞教师长期从事教育研究,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3.教例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监控手段。教师作教例研究会养成一种遇事都会去分析、思考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也必然会有意或无意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会带着一种“是否合理”的疑问去三思而后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监控的主体,又是这一监控的对象,他们会将自身的实践活动作为监控的对象,施以监视、反馈、调节和控制。通过教例研究,小学数学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监控意识,也培养了其监控能力,所以可以把教例研究看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监控的手段。

二、数学教师作教例研究的策略性建议

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例研究是一个更为贴近现实、更为迫切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教例的选择。数学教例是数学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实,但并不是每一个教学事实都可以成为研究的教例。所选择的必须是真实而典型的教学事实。具体来说选择教例应当坚持:

①立足自身。教例的选择首先应是自己日常工作中深有感触的事例或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一则内容详实,也容易为人们所认可,所接受;二则对自我提高最有帮助。这样的事例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完整探讨;可以是对某个学生所出现的问题的关注,也可以是对学生普遍出现问题的反思。

②关注热点。教例的选择最好是能够引发大家兴趣,引起人们重视的热点、焦点问题。如当前围绕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中的一些行为,新课程实施及其理念的变迁给教师带来的冲击,当前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等等。

③典型问题。教例的选择应有一定的代表性,就是说所选择的问题也好,实例也罢,必须是一种可以迁移的,可以更为广泛地引发大家思考及借鉴的具有典型特征的行为。比如,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或出现的一些现象研究,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目的是能够迁移,提高教师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2.数学教例的分析与归纳。教例分析是教师对教学事实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研究,寻找问题的本质,透析教例所蕴含的理念。数学教例的分析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例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过程的情境分析。就是通过对教例产生的背景、教学的具体实施或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分析。将一部分资料从具体情境中抽取出来,对其中隐含的各类关系进行探讨。二是对结果的类属分析。就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概念。也就是对教例中的具体行为进行一种合适的、理性的解释,并且作为实施者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认识,以期达到理解自我、理解这些“案例”后的更为深远的教育意义的目的。

教例归纳就是把教例所提供的事实作为研究内容,分析、概括教育教学现象,揭示其联系和规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简单地说,教例归纳就是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教例毕竟只是一个单独或相关联的事件,研究它的目的是希望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应用,所以要进行归纳。通过对特殊教例的分析取得新的发现,或者通过对同类教例的研究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通过这种一般性的理论指导又可以创新出其他有效的教学案例,从而达到教例研究服务于教学的目的。

3.数学教例研究报告的撰写。

作为一种研究,其成果是要呈现给公众进行交流与检验的。所以教师作教例研究还必须撰写教例研究报告。一般来说教师写教例不成问题,但教例只是描述了自己的行为,作为教例研究的教师还必须撰写教例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中不但要有自己的做法,还要写出自己的“想法”,并使之合理化,也就是说还要给出一种明确的“说法”。主要分这样几个方面:

①问题的发现。对教例研究的现象或问题作出一种追溯性的描述,使读者对于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作好进入教例情境的心理准备。

②问题的症结。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假设,阐明自己的观点,设计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案,包括具体步骤与时间等。

③问题的解决。实施所设计的解决问题的尝试性方案,包括具体的环节与行为。这也可以说是作为研究基础的教例陈述。要求事实经过详实,写出本人的原始想法,用事实具体表达教育效果。

④反思与讨论。作为数学教例研究报告,需要对已经做出的决策、实施的行为进行评价,反思与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不同的教育理念与学术交流的精神。

⑤小结。习惯上,在研究报告在结尾,作者总要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做一些结论性的陈述,但一般强调不要用过于绝对的语言,以便促使读者对教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继续思考。

标签:;  ;  ;  ;  

教师应研究教学实例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