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城市化研究_城市化水平论文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城市化研究_城市化水平论文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的城市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2398(2002)05-0033-03

中图分类号:K927 文献标识码:A

1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迅速推进,成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典范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城市在城市化集聚与扩散过程中,所涉及的区域和所承担的作用都比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有更普遍的意义。

1.1 城市人口变迁与中小城市城市化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珠江三角洲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中小城市上,中小城市不仅吸纳了大部分增加的城市人口,同时也在城市人口的增加中得到壮大和发展。

根据表1的数据,把广州、深圳与其它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进行比较,并以简单的公式Pu=Pu[,1]·γ+Pu[,2](1-γ)进行计算,得出γ为0.07。

Pu—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平均增长率;

Pu[,1]—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的城市化平均增长率;

Pu[,2]—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城市化的平均增长率;

γ—广州、深圳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贡献率。

可见在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广州、深圳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相当高,城市化水平增长缓慢,而中小城市则正处于积累和快速发展的过程,城市化水平增长相对较快,并成为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增长速度的主要力量(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贡献率为93%)。

表1 珠江三角洲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

Tab.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ization level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1982年  2000年

  总数 

  492.8  1 144.8

城市人口 广州深圳 247.7

495

(万人) 中小城市 245.1

649.8

城市化水平总体水平 29.59

48.07

(%)

 广州、深圳 71.3

 82.2

中小城市  18.5

 37.6

平均 1.03

城市化水平

  广州深圳0.35

增长率(%)中小城市1.08

注:资料来自《广东省统计年鉴》整理。

1.2 城市体系演化与中小城市城市化

1949-1982年,珠江三角洲一直呈现典型的首位分布特征,区域内缺乏50-100、20-50万的大、中城市来分担中心城市的职能,城市体系存在较大缺陷。1982年以后,随着国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方针的制定,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城市体系的等级缺项得到补充,次一级中心城市得到产生和发展,城市体系由单极向双极多核演化,城市化呈现相对均衡发展的态势。

分析1988-1998年珠江三角洲各类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特)大城市的人均GDP每增加万元,城市化水平只相应增加0.84个百分点,而中小城市人均GDP每增加万元,城市化水平却相应大幅增加6.4个百分点,说明珠江三角洲(特)大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已处于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随经济的增长只呈现微弱的提升,而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则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因而增加较少的人均产值,可以使城市化水平提升较快。

2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城市化空间分异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客观上形成了发展水平及特点都存在差异的内外两个圈层,即环珠江口地区构成的内圈层和其余部分构成的外圈层。

珠江三角洲内圈层以平原、水网地带为主,自然条件优越,历史上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并拥有多个通商口岸,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较高,大部分的外资投入也在内圈层。经济发展的优越性和优先性,促进了内圈层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内圈层的城市化发展一直快于外圈层。

在空间发展模式上,内圈层城市空间拓展明显,以郊区化模式(倚重大城市向外扩散的推进力,不仅接纳大城市的扩散产业、扩散人流,并往往在功能上与大城市形成互补)和城市区域化模式(工业化积极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使实际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大提升,城市的内涵或功能已扩散至广大的乡村地区,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也渗入到广大乡村地区[3],从而推进区域城市化的整体进程)为特点,外圈层则以内聚(主要指通过不断充实城市的实力、完善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的地位、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使城市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主,多为核状发展。

3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前景

3.1 中小城市的城市化速度将比大城市快

虽然珠江三角洲的(特)大城市的极化现象会进一步加剧,但就其城市化水平而言,并不会整体提高,相反由于被纳入“区”的县市因其原有的城市化水平较(特)大城市低,反而会使(特)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在短期内有所下降。

中小城市由于其分布面广,对就近吸纳周边的剩余劳动力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要全面提高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首先提高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并对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提出改革建议:“从2000年起,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4]。这一政策的贯彻实施,给农民进城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也给中小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因此,在珠江三角洲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小城市将会成为最活跃的城市群体,与(特)大城市在城市化发展速度上拉开更大的距离。

3.2 内圈层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比外圈层快

珠江三角洲大部分的隐性城市人口集中在内圈层的中小城市,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暂住者身份在城市中就业,流动性极大,还有相当部分人是本地的剩余劳动力。在珠江三角经济发达的中小城市,80-90%的农村剩余人口都可转变为城市人口,一旦这些隐性人口变为显性人口,珠江三角洲内圈层中小城市的发展将会有一个突变的过程。而珠江三角洲外圈层中小城市,虽然受国家政策影响也存在加速发展的趋势,但其发展潜力与内圈层相比则要小许多。

3.3 形成更加多元的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

未来的投资主体仍不外于国家、集体、个人和外资与内资五种类型,但每种投资主体的投资形式和对城市的发展促进作用将有所不同。国家集体的投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比例将会减少;私营企业的发展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内资的作用相对有限;外资的投入在近年达到高潮,投入的趋势由小到大,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生产制造业领域向生活服务业领域、由内圈层向外圈层发展,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投入的势头将会有增无减。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的灵活性,思想观念的开放性,更容易形成多元的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3.4 形成更多样的城市化空间发展模式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工业化尚未进入晚期,众多的乡镇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小型企业散布于城市周围的广大农村,形成了非城非乡、农业与非农产业交织的非优化的空间的特殊景观地带,因此,根据经济和人口在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内在机制,制订相应政策,加强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空间行为的引导,使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逐步趋向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未来发展可能出现如下类型:

整合(集聚)型:信息时代,技术创新源往往分布在经济发达、人才集中、具有信息产业优势的大都市区或中心城市,为了在未来的发展中寻求最佳的定位和新的空间,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一些(特)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或部分区域,将在城市郊区化或郊区城市化的集聚与扩散双向作用力的推进下,被整合为这些(特)大城市的一部分,一些中等城市,为了在未来的大都市区中成为强有力的中心城市,也存在与其周边小城市进行整合的可能。

由于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集力作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整合型城市也是一种集聚型城市。

重组型:珠江三角洲非城非乡、农业与非农产业交织发展的非优化空间以内圈层的城市较为突出,随着国家新的“土地法”实施,建设用地开始受到严格控制,如何保证未来的发展环境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挖潜旧区、迁村并点、形成适度的集聚城镇,重组不失为一条较佳的途径。

城乡一体型: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未来城镇理想的空间应该是这样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关系,在城镇与城镇之间,留下大片的花卉、基塘、农庄、蔗林、蕉林、耕地、菜地等农业用地,成为城乡明显的自然隔离带。四通八达的道路使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极为便捷,空间结构上多条“链珠”交错构成区域城市的整体。

集中型:集中型城市,即通过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强调发展极,壮大经济实力,进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一般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这种城市化模式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些城市的发展,应避免走珠江三角洲内圈层一些发达城市的老路,避免“马路经济”或“十里长街工业带”的出现,形成“点轴式”或“核轴式”的理想的空间发展模式。

4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发展对策

4.1 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培植更多的中小城市群体

在珠江三角洲,对城市化贡献最大的是中小城市,因此充分利用中小城市的发展特点,根据珠江三角洲现有的经济、城市人口分布情况及未来经济、城市人口发展潜力,挖潜有条件的生长极进行重点培植,发展成中小城市,扩大中小城市群体的数量和规模,达到吸纳更多城市人口,加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促进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加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整体进程的最有效手段。

4.2 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塑造个性化城市

珠江三角洲的许多中小城市,已开始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通过保护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为城市提供更多“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赏心悦目绿色户外空间”;同时,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挖潜“城市文化基因”形成了一些具有当地传统风貌的步行街区,一些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各式各样的公共活动场所等等,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以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风格、个性特色共同构成城市独有的魅力,给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

4.3 建立城市间快速通道网络,加速城市现代化发展

在信息科技时代,建立城市间快速通道网络,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城市作为网络中的“网结”[7],在不断流通的开放系统中,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调整资源的分配,升华城市的功能,实现城市现代化。

4.4 中小城市应加强与城市群间的分工与协作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的,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三大都市区的发展方向、发展职能均有所侧重,中小城市在发展中除要注重保持自身发展优势外,更要认识其在各自都市区中的定位,除了与其他城市共同建设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形成资源共享外,更要与大城市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寻找出适合自身特色、避免恶性竞争的发展道路,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起更积极的作用。

4.5 处理好农村工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的农村工业经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通过集约发展,空间上重新组合,形成规模发展的工业园,才能实现提高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现代化。同时,在地域上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城乡之间通过现代化的快速通道网络,共同享受文化、教育、信息、科技、贸易、娱乐等现代化城市文明,才能使城乡同步实现现代化,在地域上实现真正城乡一体化。

收稿日期:2002-01-15;修订日期:2002-06-25

标签:;  ;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城市化研究_城市化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