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奥美拉唑;急性胃出血;临床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急性胃出血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发生急性胃出血的主要原因与患者产生胃溃疡、胃癌、胃部静脉破裂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产生呕吐、便血、腹泻等不良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患者昏迷。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经常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急性胃出血的治疗,该药剂具有一定控制胃部出血的功能,因此十分适用于急性胃出血的治疗。
1患者基础资料与药物治疗方法
1.1 患者基础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到我院进行诊断的64例急性胃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他们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32例急性胃出血的患者。其中对照组胃出血患者的年龄为26-48岁,平均年龄在(35.7±3.6)岁,男患者22例,女患者10例;观察组胃出血患者的年龄为24-45岁,平均年龄在(33.8±4.3)岁,男患者18例,女患者14例。两组急性胃出血治疗患者的其他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32例急性胃出血患者提供奥曲肽药物进行治疗,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医护人员第一次取0.1mg奥曲肽药剂,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注射,然后将0.3mg奥曲肽注入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连续进行3d的药物治疗。
为观察组32例急性胃出血患者提供奥美拉唑药物进行治疗,具体使用方法如下:第一次取40mg奥美拉唑药剂,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进行注射,经过12h后,取40mg奥美拉唑药剂,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注射,连续进行3d的药物治疗。
1.3 治疗效果观察
经过3d的药物治疗后,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检测:(1)若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持续增加,胃镜下没有检测到出血灶,且其他不良反应也完全消失,则视为效果显著;(2)若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胃镜下检测出溃疡面积明显缩小,且其他不良反应有所好转,则视为治疗有效;(3)若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含量均在降低,胃镜下没有检测到出血情况没有改变甚至加重,则视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效果显著+治疗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本次研究的数据处理工作,计量数据利用t值进行检验(x±s),计算资料通过X²进行检验,当P<0.05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从急性胃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统计表上看,对照组胃出血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68.8%,观察组胃出血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详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胃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效果显著 治疗有效 治疗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2) 21(65.6) 9(28.2) 2(6.2) 30(93.8) 对照组(n=32) 18(56.3) 4(12.5) 10(31.2) 22(68.8) X² 7.4872 P <0.05 3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正在持续不断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这就导致了急性胃出血疾病的发生率正在逐渐的上升,导致该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经常性的暴饮暴食,抽烟酗酒以及不规律的饮食作息所造成的。急性胃出血具有起病快、发展急的特点,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地止血措施,很有可能会造成患者昏迷或者死亡的情况发生。目前,我国治疗急性胃出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另一种为手术治疗,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推荐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药物叫作奥美拉唑,该药物能够对的患者静脉、脏器等部位的血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胃部周围以及内部的压力,缓解胃部血管的扩张。不仅如此,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相比还具有一定调节胃部PH值的功能,能够快速起到止血的作用,降低治疗过程中的输血量,在很大程度上减短了胃部止血的时间,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应用奥美拉唑药剂进行急性胃出血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对医生治疗的依从性,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魏松晖.奥美拉唑应用于急性胃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1):9-10.
[2]赵玉良.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4):16605+16607.
[3]李科,刘远飞.浅谈奥美拉唑在急性胃出血治疗中的影响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105.
论文作者:张新美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患者论文; 胃出血论文; 奥美论文; 胃部论文; 静脉论文; 药物论文; 统计学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