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非均衡发展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平衡论文,中国论文,效应论文,实证研究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2005)02-0039-06

一、引言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产业结构的重心是按一、二、三次产业的顺序进行转换的,这不仅是产业结构演变的最基本规律,也是产业不平衡发展最为明显的特征。自从钱纳里提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应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注:霍利斯·B·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22.)的观点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提出并证明:经济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结构)随经济增长和发展而变动,并且反过来作用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这种观点,经过库兹涅茨、钱纳里等著名经济学家们的杰出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各国经济学家们的普遍接受。

当前对产业不平衡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上。就这一问题而言,有的学者集中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胡振华、周久文,1997),有的学者则深入探讨了中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制(姚愉芳等,1998),(注:姚愉芳等人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结构效果实现的,所谓结构效果就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效果,经济效果的提高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详见《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与应用》[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版第101-106页。)等。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有较大差异,有的运用产业关联,从投入产出表的角度进行研究(钟学义、王丽,1997);有的根据中国产业结构的层次性差异,通过分类、分层进行研究(陆大道、薛凤旋,1997);还有的则通过“标准的结构转换”为参照物来归纳其基本特征,从而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模式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周振华,1992)。从根本上讲,这些学者对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是从国家宏观层面上展开的,集中探讨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对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轨迹的经验分析,在揭示产业不平衡发展演进程度合理性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产业不平衡发展的增长效应。

二、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的经验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总量增长下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增长速度都产生了明显的改观。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特征。

从1980年到2001年,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呈现大幅度递减的趋势,从1980年的30%下降到2001年15%;而第二产业提高的幅度却并不大,仅从1980年的48%升至2001年的51%;第三产业产值结构得到大幅提高,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与此不同,三次产业的劳动力除了第三产业得到快速提高外(从1980年的13%升到2001年27.7%),第一和第二产业变动的幅度不算大,尤其是第二产业同期仅上升4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虽然向高度化方向演进,但其内部却依然潜伏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从各产业的增长速度来看,趋势相对不是太明显,各个产业的增长速度都有很大的波动性。在大多数年份里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都是低于二、三产业的,虽然个别年份中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大于二、三产业,但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年份大多是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的情况。与此不同,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基本是比较接近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显示出国民经济持续繁荣的局面;但在1994-1999年间,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则一年比一年低,充分呈现出这一时期经济衰退的迹象。

按照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假定,当劳动力可以自由择业的时候,不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别势必造成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频繁流动,即劳动力会自动的从低收益产业向高收益产业转移;同样资本也会朝着具有更高资本收益率的产业转移。这种要素的流动或转移客观上必然引起并加剧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我国而言,虽然市场化改革的时间不是很长,要素也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流动。但从推动改革的那一刻起,劳动力和资本就一直以各种方式在产业间流动着,并没有出现完全固化的情况。在此为了较为翔实地反映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笔者用各产业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构成表示各产业收益率的情况;用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比例表示产业间资本的转移情况,同时它也体现了国家政策对特定产业扶持的力度;此外用产业投入劳动生产率比反映产业间在收益率和国家政策共同作用下的资本转移情况,该指标越大表明资本转移的力度越大。对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情况,笔者采用各产业当期劳动力构成与上期劳动力构成的差值来反映。该值为负时,表示当期劳动力在该产业为净移出,反之则为净流入(参见表1、表2)。

表1 三次产业投入劳动生产率比分布表 单位:%

注:产业劳动生产率比等于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除以各产业全社会劳动生产力构成

表2 三次产业劳动力转移情况表 单位:%

从表1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构成变化不明显,绝对值是最低的,在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总和中,1998年以前它还占了10%的水平,但1998年以后,其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与此相应,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三次产业总投资的比例也是最低的,平均在1%左右,1998年后出现了上升势头。但是把这两种力量综合起来的话,第一产业的投入劳动生产率比呈V型变化趋势,显然是国家投资的力度在1998年以前是逐年下降,而1998年以后开始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2)第二产业劳动生产力构成不断提高,但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却在迅速下降,最终投入劳动生产率比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表明虽然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构成较高,基本上稳定地占据了60%的水平,但在国家投资政策向第三产业倾斜的作用下,流入第二产业的资本不断减少;(3)由于国家的扶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迅速提高,2001年投资比例达到了70%以上。但与此不协调的是伴随着资本转移力度的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构成却是一落再落,到2001年仅仅占据31.84%的水平。两种反向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第三产业的投入劳动生产率比不断提高。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各年基本上以不变的趋势向二、三产业转移,而从1998年以后,第二产业也开始加入到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的潮流之中。总体来看,1980-2001年间,第一产业共转移劳动力近18.7个百分点,其中流向第二产业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吸纳了14.7个百分点。可见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是以第一产业劳动力大幅度下降,并向二、三次产业转移为主线展开的。从整体的转移趋势来看,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流向了第三产业。

三、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的理性评价

对中国20年产业不平衡发展的实际状况给出一个合理的判断,就必须要确定一个标准。在此,笔者将依照国际标准产业结构模式展开对我国产业不平衡发展及其变动特征的分析。

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上,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虽然整体上仍然反映出人均GDP越高,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更集中在二、三产业,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数值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见表3)。

表3 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国际标准 单位:%

资料来源:Chenery,Elkington and Sims(1971):"A Uniform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tern".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Economic Development Report 148(July).Cambridge,mass.

从1980年到2001年,中国人均GDP从最初的290美元上升到了近1000美元的水平。但就标准结构来看,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的历程具有下述特点。(1)1980年中国人均GDP为300美元(实际为290美元)的水平,但三次产业所体现出的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却与标准结构相去甚远。除了第一产业基本接近标准结构30.4%的水平外,第三产业的产值构成远远低于标准水平,相反,第二产业的产值构成却远大于标准构成(几乎超过了一倍)。这种局面随着人均GDP的提高没有太大的改变,到2001年时,第一产业的产值构成仍旧接近1000美元的标准结构,但二、三产业却仍然有着很大的偏离。(2)从产业的劳动力构成来看,1980年的三产就业结构与标准结构有巨大的差异,突出的特征是第一产业囤积了大量的就业人员,而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都远远低于标准结构的比重。到了2001年,这种状况虽有所好转,但起色并不大。在人均GDP1000美元的水平上,劳动力构成却与300美元的标准结构高度一致。这说明,如果以标准的劳动力结构为参照物的话,中国三次产业间劳动力转移将存在着严重滞后。

然而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参照物的话,上述判断就有不尽合理之处。从本文分析的数据样本初始年份(1980年)起,中国的劳动力产业构成就远远偏离了国际标准的结构。应当指出的是,这是中国现实的国情和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致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与国际标准完全一致,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其实,就我国劳动力产业的转移速度而言,应当说还是比较快的,其依据有两个方面:

第一,若以国际标准结构来看,人均GDP从300美元到1000美元,第一产业劳动力构成将下降21.3%,第二、第三产业将分别增加10.2%和11.1%。而中国在这一GDP上升过程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了18.7%,二、三产业分别增加了4%和14.7%,显然,对于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工业超前发展的大国而言,这一劳动力转移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第二,根据国际通行的按劳动力计算的总体结构转化程度(注:结构变化程度是指各产业劳动力转移指数的绝对值总和,用公式表示即为。该指标是—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用于衡量产业结构整体变化的程度。文中1980-2001的总体结构变动程度的计算是将各年指标进行算术平均。)来看,中国的劳动力转移应当也是快速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是国际产业结构变化较快的十几年,在这期间,日本的产业结构变化程度为2%、韩国为1.7%、香港为0.7%、印度为0.8%、苏联为1.9%。与此对照,我国结构变化程度达到了2.17%。针对这一变动程度,笔者认为有两点必须注意:(1)伴随着产业间劳动力的快速转移,产业间的产值结构也应发生较为同步的变化。否则,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就是虚拟的转移,不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很明显,中国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是不平衡的,相应产值构成的产业间转移也是不平衡的,1980年-2001年期间,一产产值构成降低15%,二产和三产则分别提高了2.8%和12.2%。(2)在第一产业劳动力快速转移的同时,如果满足农业转移的外部环境(注:这里所指的外部环境包括交通、供电供水、教育和其他设施等。由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长期致力于重工业发展战略,因此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一段时期里,我国社会资本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造成并不具备承接大规模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到9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开始,这方面的矛盾逐步得到缓解。)没有完全具备,那么这种劳动力过快的转移就要超出经济自身所能够承受的能力,就会给今后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据此笔者认为:就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和产值变动的程度而言,产业间劳动力转移速度基本上还是合理的;但就我国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为实现转移所做的准备工作而言,这一转移速度就有点过快。时至今日我国经济运行中曾经发生的种种困境不得不说与这一时期劳动力过快的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的增长效应

理论上讲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增长速度的变化,是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充分认识并肯定我国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演进趋势的前提下,有必要对产业不平衡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一)产业不平衡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伴随着产业间的结构性的变化,国民经济增长的形态会有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为了对该问题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可以用各产业增长率和以劳动力产业转移反映的产业总结构变化率指标来分别研究它们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化的依存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在我国如果将各年的以劳动力转移衡量的产业结构变动程度作为指标,它将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率有着很强的关联性,1985-2001年间相关系数不仅达到了0.71,而且同期内凡是产业结构变动快速的年份,往往就伴随着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两者在变动的波段和趋势间呈现出显著的一致性特征。由此可以判断出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提高有着较强的正向作用。

进一步从产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来分析,可以发现,1979-2001年的19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了强烈的波动性和周期性,而与此相对应,各产业的产值增长也显示出了很强的振动和周期性。但是在宏观经济周期性的运行中,经济增长与各产业的的波动周期并不完全一致。1979-2001年的19年中,我国的经济运行可以分为5个周期,即1979-1981年为第一个周期;1982-1986年为第二个周期,1987-1990年形成第三个周期;1991-1999年为第四个周期,2000年开始进入第五个周期。与此相适应,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运行伴随着经济的扩张与收缩,其波峰与波谷交替出现,也形成了5个周期,其扩张的年度、运行方向和经济增长的持续年度与方向完全一致,这充分表明在我国第二和第三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力量;就第一产业的运行来讲,其运行周期也可以分为4个周期;1979-1984年,完成了第一个周期的运行,1985-1988年完成了第二个周期,1989年-1991年是第三个周期,1992-1999年是第四个周期,除了周期的扩张年度不相一致外,两者运行的方向在大多数年份中也是相反的,这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对于现代经济增长的意义已经不是直接的和主要的源泉。

(二)产业不平衡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随着产业的不平衡发展,不同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必然会产生结构性的变化。就我国而言,从1981年到2001年的21年间国民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很大的波动,并且这种剧烈的波动与三次产业贡献水平的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能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感性认识,根据历年三次产业贡献水平和国民经济名义增长率的实际数据,笔者计算了它们彼此之间的依存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显著地依赖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贡献水平的变化,GDP名义增长率与第二、三产业贡献水平的关联系数分别达到0.95557和0.911082。而经济增长对第一产业的依赖性已经不是十分明显,关联系数仅仅为0.685176。

如果将中国21年的经济发展实践划分为以5年为一个单元阶段的话,我们就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出三次产业贡献力变动的特点。在此,将每一阶段的GDP增长率变动设定为100,以各产业占据其份额来表示它们的贡献份额(见表4)。

表4 中国经济增长率若干产业贡献份额状况 单位:%

 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996-2001

第一产业

28.73

 24.58

 15.98

 8.15

第二产业

36.74

 41.63

 52.04

 54.33

工业31.82

 36.48

 44.51

 47.38

建筑业

  4.93

 5.15

  7.53

  7.03

第三产业

34.52

 33.80

 31.97

 37.48

流通部门

17.84

 13.91

 14.89

 13.51

服务部门

16.67

 19.90

 17.10

 23.89

表4清楚地显示出:(1)三次产业贡献份额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动,一方面第一产业贡献逐步下降,由1981-1985年间的28.73%下降到1996-2001年间的8.15%,下降份额达到2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二、三产业贡献份额快速增长,同期第二产业贡献份额增长1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仅仅上升了3个百分点。由此表示,中国第二产业依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是,值得说明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前期相比,在第一产业贡献份额下降近8个百分点的同时,第三产业第一次以大幅度贡献份额的扩张优势(近6个百分点)超过了第二产业贡献份额的扩张程度(近2个百分点)。可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从第二产业内部粗分的行业来看,工业依旧是贡献力集中的产业,而建筑业虽然贡献份额有所提高,但20年来扩张的程度并不大,仅2个百分点。(3)按照标准的划分,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在实践中它被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据此,笔者尝试性地分析了该两大部门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能力的状况(见表5)。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成为第三产业中具有主导力量的一方,而流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逐步走向衰落。从第三产业的内部行业的贡献状况构成来看,对经济增长贡献力较大的产业部门集中在商业、金融保险业和服务业上。而从贡献率变动速度的角度分析,第三产业中服务业、房地产业和科技教育文体事业逐步成为快速发展并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行业部门。

表5 第三产业产业内部各行业对本产业增长贡献份额 单位:%

五、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不平衡特征,这种不平衡性不仅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而且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引起了产业间贡献能力的不平衡性。

2.尽管传统上将第三产业看作就业的“蓄水池”,但立足于中国国情的话,这种说法未免显得草率。因为一方面各国所处的经济状况有着本质的差别,相应劳动力转移时所依附的经济环境也就不同;另一方面,理论的抽象往往是对规律和趋势的把握,但现实的经济问题却是处在一个实际的阶段之上,不能将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相混淆。

3.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制造业没有外在的依托性(注:以美国和香港为例,美国是以整个世界的制造业为基础的,而香港却是以大陆制造业为基础的。),这就使得加强制造业发展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切入点。因此我们必须真正沉下心来努力促进第二产业发展,同时也不要使第三产业过于滞后,在促使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同时,也要注意促进第二产业合理吸收劳动力,尤其是劳动密集性工业等,为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4-10-27

注释:

⑥文中数据主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计算和整理所得。

标签:;  ;  ;  ;  ;  ;  ;  ;  ;  ;  ;  ;  

我国产业非均衡发展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