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施工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陆旭华

民用建筑施工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陆旭华

杭州通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民用建筑的建设数量在不断增加,在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情况下,对于建筑功能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这就对建筑施工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促进建筑施工设计进步的一大动力,同时也是一大考验,本文首先就影响建筑施工设计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再就施工设计当中的问题加以阐述,最后寻求解决措施,旨在推动建筑施工设计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结构设计职责在于确保高层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使其在自然灾害面前能够保护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进而体现高层建筑物的空间使用优势。

一、高层建筑施工设计概述

1.1主要原则

首先,制定科学的基础方案。在高层建筑中,地质条件是其结构设计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基础方案的科学性,需要设计人员准确把握其荷载的分布情况和结构类型,对影响其施工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其次,明确计算简图。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计算简图必须包含结构的计算设计。如果计算简图存在问题,就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设计的安全性,必须重视这一原则。最后,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施工设计中被广泛运用,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2基本要点

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需要注意控制以下几点:第一,遭遇暴风和地震力时,高层建筑的水平侧向力;第二,对高层建筑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比例进行严格控制;第三,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不存在薄弱环节,保持其平面、体型、立面质量和刚度的对称性和匀称性;第四,对地震、风力、温度变化和沉降导致的形变进行合理控制。在上述设计要点中,抗风、抗震结构、消防设计和扭转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二、高层建筑施工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抗风结构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的楼层比较多,而且高度较高,这样就很容易让风在建筑表面的流动性发生变化,和空气产生相关的动力效应。在这一作用下,风力就会对高层建筑中的柔软结构生成静力或者动力形态的震动。这种震动会对高层建筑的墙体、装饰、支撑等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结构时,一定要注意抗风结构的合理性,预防建筑物结构被损坏。

2.2抗震结构设计问题

这一结构的设计一直都是高层建筑施工设计的难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设计人员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很容易忽略对地震的科学规划。高层建筑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设计人员无法取得精确的抗震计算结果,就会影响抗震结构设计的完整性,一旦发生地震,就很容易导致高层建筑遭到巨大破坏。因此,这一点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尤其是在地震多发地区。

2.3消防结构设计问题

我国和建筑有关的行业标准中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消防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定其必须确保消防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层建筑结构的消防设计还存在很多解决的难题,例如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易燃性较高,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火势更容易蔓延,而且疏散的难度高于普通建筑。另外,排烟系统的合理设计存在较大难度,居住的人口数量较多,等等,都是高层建筑结构消防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2.4扭转问题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其刚度中心、几何形心和结构重心是必须考虑的建筑三心,尽量让三心汇集于同一点,即三心合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在结构设计中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就会导致扭转问题的发生,在水平力的作用下,高层建筑的结构会遭受较大破坏。

三、高层建筑施工设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3.1促进抗风结构设计方案的逐步优化

这一措施可以从高层建筑施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出发,具体实施方案如下:第一,优化基础。要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具备良好的通风性能,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牢固的基础结构。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设计基础部分时,可以采用级配等级较高的砂石,并且在基础的持力层中增加抗拔锚杆。第二,增强高层建筑节能结构的设计。在高层建筑非承重构件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剪力墙和楼板等能耗部件尽量抵消风能对建筑本身产生的影响。第三,降低风力叠加和水平载荷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受到风力作用的影响,高层建筑很有可能产生结构内力。这种结构内力在水平方向上,还可能和风力进行叠加,从而产生更大的水平作用力,会对高层建筑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抗风结构时,应该要严格控制水平力对其的影响程度,尽量选择性能较高的混凝土开展施工,降低结构内力出现的风险。第四,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风力和承载能力。在设计时,可以根据相关的数据对其抗风力和承载力进行验算,并将参数适度放大,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抗风性能。

3.2不断优化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案

首先,对抗侧力构件进行合理安排。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如果能确保水平方向中的对称性,就可以有效预防并控制地震对其造成的破坏。通过调整抗侧力构件的位置,能够促进应力分布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的形成。假如能够同时增强测力构件在垂直方向上的性能,可以形成一套比较良好的应力分布系统,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其抗震性能。其次,加强地基的抗震性能。一旦发生地震,高层建筑结构的地基最容易遭到破坏。为了预防这一问题,可以在地基的基础施工中增加桩基的埋深深度,增强它和上部结构的联动性。再次,提高剪力墙的性能。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剪力墙在地震中吸收建筑内力的功效的功能,这样就可以通过墙体和楼板刚度的增强来对建筑的移位进行控制,满足抗震需求。最后,实现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对扶壁、筒口、筒脚的简单化设置,达到相应建筑物的对称。另外,可以将相应的柱子、楼板进行一体化设计,有效加强整体结构的连续性和刚度,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3优化消防结构的设计方案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消防设计中,首先应该对防火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科学控制。如果其结构设计和当地的地形条件相符,则防火结构的间距可以适当增加。从材料的使用角度来看,尽量减少易燃材料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多采用耐火性能好的材料。同时,为了降低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的伤亡,必须建立良好的疏散系统。在消防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设置双通道疏散,增设防烟区、耐火区、避难层等设施来增加消防能力。同时,高层结构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隔离结构来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增强建筑消防安全能力。

3.4扭转问题的优化设计

在地震因素或者风载荷的作用下,高层建筑很容易出现扭转问题。为了有效预防这一问题的发生,需要我们选择科学的结构形式,并对布局进行和合理安排,使高层建筑的刚度中心、几何形心和结构重心保持一致。受到建筑场地,或者是城市规划街道景观的要求等因素的限制,高层建筑无法全部采用相对简单的平面方式,那么在选择比较复杂的建筑结构,例如“T型”或“十”字型等,就必须确保突出部分的长宽比在要求的范围内。另外,在布置结构时,尽量好使其保持对称,这样有助于提高其稳定性。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综合论述,高层建筑施工设计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对高层建筑施工设计的一些原理和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针对其常见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其实,在高层建筑施工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对其相关的设计形式,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按照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设计标准,展开高层建筑施工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高层建筑施工设计的质量,保证了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振华.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四川水泥,2018(03):83.

[2]郭福林.民用建筑施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8):109-110.

论文作者:陆旭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施工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陆旭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