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研究_外向型经济论文

大型企业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研究_外向型经济论文

大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论文,经济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周韶成同志承担的《大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问题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关于大企业(集团)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研究》。

这项成果认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出口产品质量差、品种少、档次低,交货期长,售价不高,外销比重小,出口难度大。

二、一些产品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影响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效大型设备,影响对有限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造成单位产品投资偏高,有限资金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单位产品物耗、能耗高,生产成本高,企业经济效益差,难以同国外产品相抗衡。

三、长期以来,企业生产的发展是依靠大量物质资源的投入,而不是依靠科技进步。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导致产品更新慢,质量难以提高,技术含量低,效益差,出口缺乏后劲,影响国际竞争力。

四、我国许多产品,特别是轻纺产品的出口,港澳地区和日本的市场所占比重很大,容易受到这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市场容量的制约。虽然出口香港的商品,除部分转口台湾和韩国外,大部分转口美国和欧洲,但转口欧美的总有一定限度。由于掌握国际市场信息不够,对出口商品的生产,在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以及出口时机等方面,不能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影响市场的开拓。

五、外贸专业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些生产厂家可以自营出口以后,外贸专业公司恪守盈亏临界点,致使工贸结合上有许多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六、组建企业集团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干预比较多。有些企业集团是靠行政手段捏合而成,难以实现“互惠互利”,也无法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缺乏必要的资产联结纽带。有一些企业集团是由政府做出决定,将亏损的中小企业划并给大的优势企业建立的,这无疑增加了这些企业的负担。

七、在海外投资兴办合资经营企业或独资企业,审批手续繁多,效率低,期限长,一事一议地批,既费时又误事。政府对海外投资兴办企业,缺乏总体战略部署和具体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没有制定与海外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建立统一的权威性管理机构,导致海外投资无章可循,不利于实现国家的总体目标。

八、当前企业所需外贸人才奇缺,人才外流,派人出国审批手续繁多,往往贻误时机,派驻国外人员的定期轮换制度有待改进。

九、国内价格体系未理顺,从事出口生产的企业资金紧张,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担保和支持,出口退税和奖励政策不落实,规定上交外汇额度不平等,也影响产品的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项成果进一步指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迎接新的挑战,大企业(集团)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应采取如下战略、对策和措施。

一、实施“以优取胜”的质量战略和“以新取胜”的品种战略。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不断增加出口商品的品种,使出口商品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发展,由低档次向高档次发展,并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二、选择正确的技术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制高点。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后劲,以提高企业(集团)的出口创汇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实施规模经济战略,谋取规模效益。大企业(集团)的一个重大优势,就是按照规模经济组织生产,以节约建设资金,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和发展境外已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辟新的市场,扩大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贸易往来,建立和健全在国外的推销系统,并保证交货期。

五、通过承包制、股份制、租赁制等方式,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和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

六、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开展跨国经营,努力使企业集团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公司。具体对策是在海外兴办企业,通过设备和技术投资,带动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以及劳务出口;重点突破,全方位拓展海外市场;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选择好境外投资重点。

标签:;  ;  

大型企业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研究_外向型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