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微探论文_李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微探论文_李奇

重庆市綦江区永新中学 401422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新课改强调,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很显然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主导着整个教学课堂以及“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今天,我们就“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新课改 教学方法 应用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一门基础的学科,它是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新课改强调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旨在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掌握程度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引入“教学方法”这个话题。

二、教学方法

所谓的教学方法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方法的总称,现在我们从“翻转课堂、创设情境法以及开展互动教学”等三个方面论述一下。

1.翻转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主导着这个教学课堂,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听听课、记记笔记而已,根本不用去想这个问题应该从哪方面或哪个角度去考虑,这样就会使学生变得非常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翻转课堂则是指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即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成了教师、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案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情绪的管理”为例,学生通过教师上传的视频了解到本节的基础知识,如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对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影响,消极悲观的情绪又对我们有哪些不利影响,然后针对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不良情绪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怎样化消极悲观的情绪为积极乐观的情绪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等。

2.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围绕课本教材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授课,由于讲课内容没有和学生的实践经验联系在一起,因此,整节课下来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新课改下的创设情境教学法则是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材内容,灵活地改变教学形式,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如: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以“走进法治天地——生活需要法律”为例,在讲述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学生生活中的案例,如:有的同学因经不起金钱的诱惑,被他所谓的好朋友提供的赚大钱的项目所吸引,于是学也不上了,自己偷偷的跟着他的好朋友去了南方,等他去了才发现,需要上交手机、钱包等,居住在一个特别黑暗的地方,还有专门的人为他们讲课,如:如何发展自己的下线,怎样发展自己的人脉,整天被他们所谓的“赚大钱”洗脑,这才发现自己误入了传销组织,非常后悔。通过这个具体生活中的案例告诉我们,要懂法、守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等。

3.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慷慨激昂、满腔热血,而学生则在台下兴致不高,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只重视自己讲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接受程度。而新课改下的互动教学则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沟通,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教师明白学生哪个知识点已经学会,还有哪些知识还没有学会需要加强巩固,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以“在集体中成长——集体生活成就我”为例,教师可以针对“集体生活”这个话题和学生展开互动,通过互动,发现学生对集体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然后通过“拔河比赛”、评选“文明班级”以及“流动红旗”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了集体生活,从而使学生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团结精神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翻转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等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及其具体应用,当然,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完善和摸索,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希望我的论述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周泽萱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

论文作者:李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微探论文_李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