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444200
阅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下面这些人这样告诉我们:
广为流传的《唐诗三百首》编者蘅塘退士(清代人孙洙)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说:“我可以武断现在的中学毕业生能通中文的,都是自己看小说看杂志看书得来的,绝不是靠课堂上及几本古文选本得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我幼时失学在家,反复阅读家兄使用过的《文学》课本,感到受益很大。我最初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就是那几本《文学》课本培养起来的。”
阅读能使人善听、会说、能写,阅读就仿佛树的根和叶,吸收水分、营养、阳光,促进生命的成长。
中学校园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是一个“精神之乡”。语文课主要是通过人类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而这样的传承又主要是通过对书籍,尤其是对经典的阅读来实现的。
阅读如此重要,但目前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统计出来的中国人每年平均的阅读书数成为我们的羞耻,各大书店畅销的远非经典的各种教辅资料大行其道,教人成功之道的励志故事,甚至厚黑学的作品触目皆是:物质战胜了精神,急功近利、目光短视甚嚣尘上。这个社会很难容得下一张书桌。“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多年前的一个论断,依然让我们思考,在学生最关键的成长时期,为什么语文没有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遑论读书的兴趣和审美的意识。当这些曾经的学生离开了学校以后,为什么很难再拿起书本。如果说教育过程的本质为引导和激发,那么作为教育施行过程的主体,老师在语文学习方面要起到至关重要的领路人的作用。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中,语文老师如何烛照学生寻找他们的精神之路,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把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阅读种子课,善待,呵护,细心培养,使它们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发芽
一是因为学生在目前的教育考试环境中,阅读空间狭小,阅读时间被大量挤占,因此学生手上为数不多的课文要像对待手中的最后几粒粮食一样珍惜;二是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的阅读品味,也许教材中的几篇课文就是他们面前最有营养的几道食物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入选教材的篇目大多堪称经典,无论是艺术技巧还是思想情感,在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兴趣方面都值得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但目前的语文课堂,有一种语文教学届流行已久的通病——“语文课上与不上一个样”。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感悟和收获,老师经常在学生理解的地方反复地讲,学生渐渐缺乏阅读的兴趣,甚至忽视语文本身的作用。著名学者孙绍振说:“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获的东西来。”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一定要研读文本,不能受限于教参,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 中告诉我们:“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美国课程专家威金斯很科学地指出了阅读遵循的基本步骤,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阅读,大多浅尝辄止。因此,只有研读,用自己的深度和高度带领学生一起进入语言的深处,才能发现语言之美,思想之美,文化之美。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语文的尊严。台湾著名的艺术家、作家蒋勋的说《红楼梦》、说唐诗、说宋词系列作品就是建立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上,阐释经典,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共鸣。又譬如于丹讲《论语》,易中天《品三国》风靡一时。蒋勋说:“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语文老师,就是美的布道者。语文课,就是指导学生品读美的课。
二、在课本之外自选教材开发课程,把语文课堂和课外阅读打通
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规律是“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反三”。
前几年,我偶然看了凤凰卫视播出的《百年语文——课文的秘密》。这是凤凰卫视记者陈晓楠对《青春读书课》的编者、深圳市育才中学语文老师严凌君先生的专访。严凌君老师通过对解放后历来的语文课文的取舍、删节,做了细致地分析,找出了孩子们对“本来最应该喜欢的课程”为什么反而不喜欢的原因。以一己之力,用十多年的时间,亲自编辑了一套共计14本的课外读物,还写了独到的、一语中的的导读。他每个星期在学校的大榕树下开设自愿参加的“青春读书课”讲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并为兄弟学校同行引进。这套书最终得到语文课本权威老编辑们的认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由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为之作序。又比如,与严凌君老师同在广东省的深圳中学的马小平老师,大力提倡人文教育。这位在病床上从不问自己的病情的病人,从超过千册的藏书中挑选了一百三十篇文章,合编成《人文素养读本》。在内部使用后,深受学生欢迎。莫言大声疾呼:“我想,中学语文课,起码应该拿出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李希贵在《语文老师心中的痛,阅读比上课管用》中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认识水平,如果我们给他积累、给他大量地铺垫,他的高度就会超出他这个特定年龄段。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阅读、涵咏、积累和感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
而且这位曾经的语文老师,现在的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国家督学告诫那些对语文急功近利的人:“语文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有些东西是考不出来的,但是阅读的力量却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终生。”
论文作者:李文 严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语文老师论文; 课本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