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所以这也就决定了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其质量监督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化以及系统化。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一项工程的成败息息相关,当下阶段,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逐渐受到社会上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已经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且还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当前,各个企业积极参与到“达标创优”活动中,在强化工程管理、提升工程质量方面加大力度,获得一定成绩。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可有效提高工程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政府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政府的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相关的单位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无法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在一些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建筑工程在没有经过相应的法定程序就进行开工的现象,甚至一些单位本身的资格或者技术能力根本不足以承担该建筑工程的建设;一些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以及绘制时也缺乏相应的审核,从而导致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图纸中存在问题而造成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的现象。在对建筑工程的方案进行设计时,有的设计单位为了尽量的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以及加快建筑工程的进度,所以就会忽略建筑工程中的一些细节,而就是因为这些细节的存在,最终导致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问题。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的建筑市场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严重不足导致的。
1.2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够全面,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够全面就会造成建筑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法律法规以及相应制度的保障,从而出现行为不规范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我国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工程在进行承建以及设计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遵循相关的规范条例,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的承建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走后门”的现象。第二,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总是将该工程进行层层的转包,从而从中获取利润。第三,建设单位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在进行招标的过程中总是特意的压低价格,同时还将一项建筑工程分给多个企业进行施工,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无法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监理质量体系
目前,我国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存在传递性和科学性方面的不足,所以,对于监理机构来说,一定要加强对于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健全工程质量的监督模式,同时,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令一方面,监督的主体是人,这就要求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特别是法人进行监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项目的法人代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应负有直接的责任,要从各方面加强对项目法人的监督,首先要对工程施工的合同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法人出于各种目的,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签订虚假的合同,影响建筑的设计目标和质量标准,其次要严格审查建筑单位的施工资质,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选拔建筑质量过关的企业承担建设任务,防止、人情、、、面子、等因素的干扰,还要严格的管理施工许可证,做到有许可证方可动工,验收合格的建筑才能竣工,进入市场。
2.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工程质量,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监督工作是管理人员的一个行为,监督的效果由人的素质决定,因此监督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监督的结果会有很高的影响,要起到很好的监督效果,必须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主要的方法有两点: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使监督人员能够公平公正的进行监督并给予意见,在质量面前不说假话,以事实为依据,给出客观的结论,不有损政府部门的监督形象;二是加强业务技能素质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的法规标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提高整体素质。以上内容都需要政府定期开展培训,或是请专家讲解,或是通过视频"讨论等方式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2.3严格资质审查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各责任单位的资质审查,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凡无资质或资质较低的建筑设计、施工单位,规划、建管部门不发规划、建筑许可证,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不发施工许可证。全面推行质量认证制度,由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或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某一质量水平,企业在特定的产品范围内具有必要的质量保证能力。未经认证或认证不合格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不允许从事相应业务。当前应重点查处无证、越级、超范围承接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业务行为;挂靠承包、转包、违法分包行为;越级监理行为;认真组织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年检,取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从事相应业务的资格或降低其资质等级。
2.4要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要运用现代化的方法,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水平。要重视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监管、检测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监管、检测工作中的作用。要重视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检查记录录入监管管理信息系统中,及时将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备案,竣工验收条件审查,监管报告审查签发等工作在网上发布,使有关人员能及时查询所监管工程建材检测结果,对不合格报告及时跟踪处理等等。在信息化建设中,为了及时向社会宣传贯彻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公布监管工作信息、地区质量状况,积极引导促进各责任主体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应建立建设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业发展迅速、建设主体多元化和建设程序规范的新时期,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断建立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各种监督手段和措施,充分发挥各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全面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J].戎小虎.建材与装饰.2017(31)
[2]试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对策[J].王凤娟.科技风.2015(17)
[3]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J].路宝强.绿色环保建材.2018(01)
[4]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史鸿飞.居舍.2018(24)
论文作者:高雪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