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基础处理分析论文_郭玉冉,李寒筠

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基础处理分析论文_郭玉冉,李寒筠

(内蒙古鲁电蒙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电厂与电力用户之间的电能分配和转换,是电能输送中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因此,对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建设要点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工程;基础处理

一、变电站土建工程的主要特点

在变电站建设中,土建项目建设质量与变电站的正常运营会产生较大影响,而基础施工是变电站项目建设中的关键,如果基础施工不当,则会对整个变电站项目建设产生较大不良影响,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进而导致电气设备有倾覆、变形风险,部分电气设备分合闸不到位,有操作安全风险,甚至是导致设备故障引发跳闸、区域停电。由此可见,在变电站土建项目建设中,基础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变电站运行安全的影响巨大。新时期,电能需求量逐渐增加,变电站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电压等级也逐渐朝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土建项目工作量比较大,对此,必须深入研究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工作,采用有效的基础处理措施,提升变电站建设水平。

二、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模式

变电站的建设立项和时序应首先满足电网规划相关内容;其次要根据城市规划建设、征地、进出线走廊等外部条件进行适当调整;最后要考虑变电站建成后是否发生轻载等相关技术问题。现如今,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点:①电气与土建同期建设,即电气和土建部分均按变电站规划规模同期全部上齐。②土建首期建设,电气部分远期建设,即土建部分按变电站规划规模首期全部上齐,电气部分首期不建设,待远期条件成熟后再建设电气部分。在建变电站和部分房地产、居民小区配套变电站等变电站项目往往存在远期征地困难、建站地区配网系统轻载等问题,通常采用第二种建设模式(即先上土建和高压室的分期建设模式)。

三、基于不良地基条件的变电站土建工程基础施工的技术措施

(一)变电站基础建筑物改善建议

大部分变电站中,都有主控制楼以及高压配电室等相关建筑,在规划整体变电站布置时,设计者会优先考虑各等级电压的出线方向,从而遵循于电气布置,将建筑物布置在相对情况良好的地质条件下,而往往还是会有一部分的建筑,被布置在不良地基之上,因此在设计施工之前,必须对站址全方位地质勘查。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变电站建筑的地基都选择独立桩等桩基,但当站址地基承受力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等状况下,应当选择桩地基等适合条件的地基方式来进行地基施工。在施工中,当基础的基坑标高的时候,要对基底进行触探实验,实验结果必须达到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标准才可继续工程,如尚未满足要求,则需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常见处理方式为。(1)通过观察土方图及地形图,来查看地基是否处在填土层较浅的位置,在处于填土层的情况下,要进行开挖工程,将土层挖至老土层以下0.5m且满足于设计所需持力层,在使用强度为M10的水泥砂浆及片石精细砌筑至设计标高,以满足设计要求。(2)当条形地基遇到低于承受力与设计要求差别值相近的情况,需对地基底面积进行扩大验算,按照结果扩大基础。独立柱基础可将基底标高降至原土下方,此时底层柱的体积会相应增加,此时要对底层柱的结果进行修整。

(二)变电站中变压器及构架基础处理

变电站中,变压器以及构架基础都属于独立基础,其间由管线相接,因此沉降范围按照相关规定必须控制在10mm之内。建筑基础处于不良地基条件下时,需按照实际施工情况,采用片石垫层、强夯法等处理方法来处理大部分基础处于深填土区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变电站中电缆光与排水管道基础处理

电缆沟及排水管道在变电站建筑中,大多是条形基础,结构上有重量较小、长度偏长的特性。当处于不良地基上时,可以采用局部片石垫层且扩大基底面积的方法来处理,若是整体采用此法,会导致工程成本大幅度提升。因此除以上方法以外,常见处理不良地基的方法有:灰土垫层法。灰土垫层处理方法通常情况下,用于1~4m厚度的软弱土层,通过将地基下方定量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填充进比例合适的灰土,在水分条件最优的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在夯实或压实的过程中,要注意确认承载力。人工压实或夯实3:7灰土垫层的情况下,当压实系数限于0.97、干土重量不低于14.5~15.0kN/W的条件下,灰土垫层承载力至少可达300Pa以上。如灰土垫层比例为2:8,压实指数为0.97、干土重量不低于14.8~15.5kN/m3的条件下,灰土垫层承载力可达300Pa。强夯法。强夯法通常用于处理碎石土、沙土、低饱和度粉土等脆弱性地基。而当处于高饱和度粉土的情况下,在夯坑内回填碎石阶段时,应当对现场适用性进行检验。在强夯法进行前,需在现场找出具备代表性的试验区,进行试验施工。强夯法的夯击力度,要按照基土类型、结构、大小等全方面因素综合确定,多数情况下,粗颗粒土可取1000~3000kN•m/m2,细颗粒土可取1500~4000kN•m/m2。

(四)变电站土建工程应当考虑如何搭配电气工程

变电站在对土建工程施工时,应当将电气工程列入考虑范围,两者之间互相配合对整个变电站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着极大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建设,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变电站的施工过程有相关规范标准,其中严格表明对对土建工程的质量必须控制精确。如果变电站工程中,土建工程存在不规范因素,与电气工程产生不恰当的因素,这将会对土建结构的整体形成破坏,从而导致功能的稳定、安全性,而电气施工过程中,功能性设备通常以管线相接,因此电气工程与土建工程若配合恰当,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整体的破坏。

(五)加强对土建工程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

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的检测必不可少,检测土建工程基础施工质量的标准有定位构筑物基础、把控钢筋原材料焊接状况、混凝泥土质量等,检测标准有严格的规定,土建工程必须按照规定检测工程整体细节质量。

(六)电气安装与土建施工协调处理

变电站土建主要为设备安装服务,对于设备预埋铁件精度要求高于房屋建筑埋设要求,埋设工程量非常大。因此,在进行电气安装时,需要与土建工程项目做好协调,在土建项目建设中做好预留工作,结合工程设计要求预留孔洞的尺寸、位置、数量、标高等控制参数,这样才能够为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另外,土建设备钢筋制安有防涡流措施,钢筋之间要做绝缘处理,不能形成环形闭合回路,若产生涡流,混凝土内钢筋涡流发热会导致混凝土热崩。为了保证变电站设备运行正常,需要注意电气设备电压等级有对应的放电安全距离,基础定位要求比较高。而在室内设备安装中,需要注意室内设备对建筑物防水等级要求高防水耐用性要求高,若发生渗漏会导致设备必须进行停电检修,停电影响大,所以对设备投运前需进行淋水、蓄水等检验,必须做到无渗漏。

四、结论

对于变电站的建设,必须按照相关规范来设计能够互相有良好配的工程,以此来提高变电站的质量,如遇到不利于变电站基础施工的情况,应当及时的用正确方法分析、处理,通过反复修正后,确保各项要求能够满足设计所需,才可以开始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周红,顾俊,潘瑾,等.浅谈变电站的土建改造和加固[J].华东电力,2013,41(12):2649~2651.

[2]包雯莉,陈海涛,朱张涛.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J].华东电力,2014,42(9):41~43.

[3]胡绍谦,李力,朱晓彤,等.提高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实施效率的思路与实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11):173~180.

论文作者:郭玉冉,李寒筠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基础处理分析论文_郭玉冉,李寒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