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问题分析和重要性。
关键词:电气设备;;故障分类;措施;电气系统;自动化技术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采用微机控制的机电仪一体的智能化电气设备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迅速准确地分析判明故障原因、找出故障所在部位并准确地予以排除,提高设备安全健康水平,是变电检修维护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一、电气设备故障类型及措施
(一)绝缘层缺陷短路
原因:导体绝缘层由于磨损、受潮、腐蚀、鼠咬以及老化等原因失去绝缘能力;设备常年失修,导体支持绝缘物损坏或包裹的绝缘材料脱落;绝缘导线受外力作用损伤,如导线被重物压轧或被工具等损伤;架空裸导线弛度过大,风吹造成混线,线路架设过低,搬运长大对象时不慎碰上导线,都会造成短路事故。
措施:布置设备和线路时应使其免受机械损伤,并应防尘、防腐、防潮和防晒、防风雨装置;为预防突然停电导致的火灾,应配备双电源供电,且两电源之间自动切换;各种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按有关规程规定可靠接地或接零, 以便碰壳接地短路时,能高速切断电源,防止短路电流产生高温高热。
(二)导线升温
原因:电气设备规格选择过小,容量小于负荷的实际容量;导线截面选的过细,与负荷电流值不相适应;负荷突然增大,如电机拖动的设备缺少润滑油、破损严重、传动机构卡死等。
措施:正确选用保护和信号装置并合理整定,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在严重过负荷和故障的情况下,都能准确、及时、可靠的切除故障设备和线路,或发出警报信号。
(三)电火花、电弧的产生
原因:导线绝缘损坏或导线断裂引起短路,从而在故障点会产生强烈的电弧;导体接头松动,引起接触电阻过大,当有大电流通过时便会产生火花与电弧;架空裸导线弧垂过大,遇大风时混线而产生强烈电弧;误操作或违反安全规程,如带负荷拉开关、在短路故障未消除前便合闸等;检修不当,如带电作业时因检修不当而人为地造成短路等;正常操作开关或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
措施:对正常运行时会产生火花、电弧和高温的电气装置不应设置在有火灾危险的场所;在电炉等火源场所,宜采用无延燃性外被层的电缆和无延性护套的绝缘导线。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不合理
我国电力的发展在世界上来说相对落后,尤其是我国经历了几次大型的城乡电网改造,加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上的不成熟,导致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国当前的国家电网建设和工作运行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而在具体的电网工作运行中出现了安全事故。我国电网建设起步较晚,虽然经历了几次大型的城乡电网改造,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电网的统一指挥管理问题。正因如此,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无法满足不同设备之间接口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无法连接的问题。而且由于国家电网覆盖范围广大,各地对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程度不统一,采用的电力设备产品和型号十分复杂,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上的不合理便造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难题。这不仅仅造成了各地电网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开发的现象,而且为我国国家电网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电力设备的互操作性,从而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够满足各种电力设备运行的要求。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电力设备的质量问题
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时,往往会由于电力设备的问题在工作运行中出现安全事故。这就是因为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性能不达标而造成的。比如在电力设备的选择上,过分重视经济成本,忽视了电力设备的性能和实用性。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上,对技术成分要求过高甚至在设备质量之上,从而导致在工作运行中缺乏有力的安全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操作上认识没能达到水平和要求,在工作运行中出现很多的漏洞和问题,尤其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上经验不足,从而导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出现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国家电网安全构成威胁。不仅如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电力设备工作运行中经常会出现抗干扰的现行。这个问题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非常重要,却十分容易被忽视,但是由于各种问题无法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拥有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无法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可靠和稳定,对我国的电网安全形成较大的隐患。因此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反复的定型试验,尽可能确立一个定量的指标,并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加以应用,减少电网事故和问题的出现。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不科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但是在实际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人员水平素质并不符合要求,而且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上主要还是依靠厂家,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专业管理上缺乏人才,甚至是忽略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从而在具体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操作和维护上出现事故问题处理不及时和不科学的现象,从而增加维护成本,同时也为我国国家电网的安全埋下隐患。因此要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问题,必须要培养出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维护人员队伍,并加大电力安全宣传教育,从根本上处理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问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不科学不仅仅是由于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体制也并不合理,比如当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出现问题时,经常会出现多个单位一起解决电力问题的现象,从而造成个人造成责任推卸的问题,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资金极大的浪费。不仅如此,如果问题十分复杂,则会在事故区域形成一个“三不管地带”,影响维护电网工作的展开,影响工作和业务水平。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力系统既稳定又安全运行的前提,如果没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现代电力系统根本无法正常运行, 由此看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一)保证优质电能的供应
电能质量问题包括很多内容,例如:电压工作不正常、电流偏差、用电设备被损坏等,如果缺少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将很难发现这些问题,在寻故障时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既耗时又费力,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可以很快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处理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供电效率和质量,保证优质电能输送给各个用电户。
(二)电力系统的设备稳定、安全运行
有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装置, 才能保证输变电设备正常运行,迅速找到故障,及时加以恢复,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
(三)保证经济运行
经济优化,降低网损,必须要在电力系统中加入自动化装置。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主要应用计算机技术、控制、通信和电子设备。电力系统不仅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较大,而且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直接观察的范围比较广泛,闭环控制内容也较丰富。所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保证经济的运行,而且还减少了电网损坏费用的支出。
总结
电气设备的故障会引起电力系统的事故,导致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中断。应对电气设备管理模式进行探索,研究更加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管理模式,增强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为了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必须要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上采取争取的管理策略,通过管理的最优化、智能化、标准化、协调化来实现安全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目标。必须强化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不断提升和完善相关技术和水平,合理地设计和优化管理措施和方法,从而为打造运行稳定、安全的综合电网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_杨星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_蒋晓光
[3]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及对策_刘福民
[4]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和技术_王景
[5]关于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及管理研究_赵立志
[6]浅谈电气设备故障的分析与诊断_田家伟
论文作者:张桂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0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导线论文; 故障论文; 在对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