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亲子依恋的关系: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
许秀芬1,聂开银2
(1.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0;2.贵阳市清镇王庄小学,贵州贵阳551400)
[摘要]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与亲子依恋和同伴接纳的关系,文章分别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亲子依恋量表对贵州省毕节市31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总得分为(38.64±7.97),在是否独生和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独生或年级越低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得分均越高;孤独感与亲子依恋、同伴接纳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0.36,p<0.01);同伴接纳在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孤独感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B=-0.33,P<0.01)。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问题比较突出,亲子依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部分是通过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实现;预防和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风险,应注重从家庭亲子关系和同伴支持多个层面入手。
[关键词] 留守儿童;孤独感;亲子依恋;同伴接纳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由于他们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父母关爱的缺失使他们比同龄人群面临更多的心理困境,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尤其以孤独感最为突出。孤独感是指当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研究发现,50%的留守儿童长期处在孤独的状态,而孤独常常使儿童出现自卑、退缩、无助、害怕、压抑和痛苦等不良行为。相关研究也发现,亲子依恋和同伴接纳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主要因素。亲子依恋是指个体依附于某一特定个体而产生持久的情感联系,父母的关爱对儿童孤独感有负向预测作用。由于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同伴关系就尤为重要。有研究发现,同伴接纳与儿童孤独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同伴接纳性越低,其体验到的孤独感也越强。同时,亲子关系对同伴关系存在一定的影响,亲子关系可能通过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孤独感产生间接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贵州省毕节市何官屯中心小学以及猫洞小学4、5、6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团体匿名施测,其中男生157人,女生155人;独生子女4人,非独生子女308人;4年级104人、5年级104人、6年级104人。发放问卷398份,回收312份,回收率78.39%。
为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进行升级处理,以此为着手点对计算机做到全面性的防控。在计算机处于联网状态时,可以将网络服务指令的传输做到透明化。同时,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不甚了解的使用者可以选择具有优良保密设置的计算机,降低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维护难度。或者可以通过防火墙技术,将计算机分隔为内外系统,将重要的数据资料放置在安全性更高的内部系统。
(二)研究工具
1.儿量孤独量表
采用由Asher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该量表包括16个孤独条目和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条目(目的是为了使被试放松),采用五级计分,分数越高,孤独感越强。16个孤独条目的Cronbach'a系数为0.92。
有一年过年时连队隔壁邻居家老罗,因为他母亲眼神不好,把准备初一吃饺子的荞麦面一半倒在脚地下一半倒在泔水桶,一家人急得哭鼻子,我母亲知道后给他家送去几斤白面。母亲说:“人不能总想着占别人家的便宜,我们可以不巴结权贵但不能看不起、不关心同命人。”
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中介分析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95%置信区间-0.14~-0.015,不包括0,这表明同伴接纳的中介效应显著。其中,同伴接纳的中介效应为a*|b|=0.18*0.33=0.06,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a*|b|/c=0.06/0.19=31.26%,中介作用路径见图1。
从表1可知,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亲子依恋以及同伴接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提供了检验中介效应的前提条件。因留守儿童的独生子女和年级影响到孤独感,所以在中介效应分析时把这两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采用依次回归的方式,考察同伴接纳在亲子依恋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第一步,以亲子依恋为预测变量,孤独感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第二步,以亲子依恋为预测变量,同伴接纳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第三步,以亲子依恋和同伴接纳为预测变量,孤独感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此外,采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样本量选择5000,如果置信区间不包括零,则就验证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由Parker和Asher编制的《友谊质量问卷》简表。量表包括六个友谊维度: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坦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除冲突与背叛维度采用反向五级评分外,其余五个维度均采用正向五级评分。总分越高,表示友谊质量和同伴接纳水平越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
二、结果
(一)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总得分为38.64±7.97分。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t=2.45,p<0.05),独生子女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M独=48.25,M非=38.51);年级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3.73,p<0.05),其中四年级孤独感最高(M=40.12),五年级孤独感次之(M=38.67),六年级孤独感最低(M=37.14)。孤独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t=-0.27,p=0.79)。
(二)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亲子依恋、同伴接纳及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这是因为该建筑物附近处于地铁施工后期,这期间会因为深基坑和建筑物本身荷载的影响而出现明显的沉降,所以沉降速率明显加快。2013年4月15日后趋于平稳,监测点沉降速率明显减慢并趋于平缓。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最大沉降量为3.8 mm,对应监测点为JH-6。从沉降曲线图还可以看出该建筑物的沉降量与监测时间整体上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三)同伴接纳对亲子依恋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
采用修订后的kerns等人的Attachument Securiy Scale。该量表为儿童自评量表,包括亲近倾向和依赖程度两个维度,共15个项目,采用四级计分,所得总分越高说明儿童对父母的依恋程度越高。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93。
2.友谊质量问卷
相关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亲子依恋、亲子信赖程度、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坦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r1=-0.19,r2=-0.16,r3=-0.20,r4=-0.17,r5=-0.23,r6=-0.19,r7=-0.16,r8=-0.33,p<0.01);与同伴接纳、亲子亲近程度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1=-0.36,r2=-0.11),见附表1。(附表1中字母G表示孤独感;T表示“同伴接纳”,T1表示“肯定与关心”,T2表示“帮助与指导”,T3表示“陪伴与娱乐”,T4表示“亲密坦露与交流”,T5表示“冲突解决策略”,T6表示“冲突与背叛”;Q代表“亲子依恋”,Q1代表“亲子信赖程度”,Q2代表“亲子亲近程度”)。
3.亲子依恋量表
三、讨论
(一)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现状
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没有差异,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普及,重男轻女观念逐渐消失造成的。独生留守儿童孤独感高于非独生留守儿童孤独感。此结论与前人研究结论相同。小学阶段是最渴望得到父母关爱和最想要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与孩子建立好亲密关系的重要时期。由于经济和精力的原因使父母不能与儿童一起生活,导致双方沟通和交流产生困难。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而言,父母陪伴的缺失使得他们只能跟年迈的老人共同居住,但生活习惯与思想方式的不一致却导致独生子女放学后经常独处。若其在校也没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则更容易体验到慌张、孤独和无助。相反,非独生子女即使没有良好的同伴接纳,但他们有共同生活的兄弟姐妹,即使有争吵但住在同一屋檐下也能很快和好,这样能有效减少非独生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存在年级差异。高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相较于低年级留守儿童要低一些。一方面是由于年龄越小对父母的依恋越强;另一方面高年级农村留守儿童随着年龄增大,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和适应能力都比低年级儿童要高。最重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逐渐增强,同伴接纳水平和处理同伴关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这样能有效降低高年级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初读是学习课文的第一环节,承担着读通课文和初步感知课文的任务。所以,“初读”的有效落实尤显重要。因此在初读环节,除达成读准、读顺课文这一保底工程外,还需知晓大意、理清文脉。如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在此环节时,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又在古寺里做了什么?”的问题去读通课文,自然而然地把课文两个重点的部分突出出来。这样的训练,学生既初步理解了文本大意,又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
表1 成就动机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1 同伴接纳在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
(二)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亲子依恋和同伴接纳的关系
同伴接纳在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亲子依恋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父母对留守儿童陪伴与沟通的缺失会使儿童对父母的依恋程度越来越低,长此以往儿童体验到的是亲情缺失。但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在学校,即使放学也可以与邻近村子的伙伴一起玩耍,因此相处时间最多的就是同伴。本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最不能忍受的是同伴的背叛,同伴关系质量好与不好是降低或增加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可能是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导致了他们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增强。但在与同伴融洽相处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又可以从同伴身上找到情感上的依赖与支持,部分弥补了情感依恋的缺失,从而能有效降低其孤独感。
(三)建议
为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家长应通过电话、视频、定期回家探望等方式创造条件弥补儿童缺失的亲情;学校、社区应多开展增进同伴交流和接纳的团队活动,强化同伴支持对留守儿童的积极影响,同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进水池水面所产生的水面漩涡属于2型,此类漩涡对于泵站正常运行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9-125.
[2]林宏,王东宇.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21-522.
[3]张珊珊,张野.高职生孤独感在亲子沟通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3):215-218.
[4]张连云.小学儿童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学业成绩与孤独感的关系[D].贵州师范大学,2007.
[5]王中会,蔺秀云.流动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城市适应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3):284-293.
[6]范兴华,何苗,陈锋菊.父母关爱与留守儿童孤独感:希望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4):702-705.
[7]任亮宝,吕进基.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8):1146-1148.
[8]齐亚静,童小军.北京市低保家庭儿童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846-1848.
[9]赵冬梅,周冬奎.童年中期同伴关系的变化对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29(1):194-197.
[10]徐俊霞.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影响因素调查与对策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5):108-111.
附表1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亲子依恋、同伴接纳及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 D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46(2019)6-0185-03
[基金项目: 2018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的特点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B045)。]
标签:留守儿童论文; 孤独感论文; 亲子依恋论文; 同伴接纳论文;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论文; 贵阳市清镇王庄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