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湘潭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411100
摘要:目的:研究神阙隔药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患者78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以及甲硝唑片,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阙隔药灸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血清免疫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神阙隔药灸疗法能有效降低其自身的血清免疫蛋白含量,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让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能充分发挥自身治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阙隔药灸疗法;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就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往往表现出便血、腹痛腹胀以及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有研究指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大多与肠道微生态以及肠道黏膜免疫紊乱有关,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易复发、病变范围广泛等显著特点[1]。为分析神阙隔药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本院展开相关研究,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组,每组39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为(42.25±7.53)岁;病程5个月-14年,平均病程为(6.09±3.45)年;疾病严重程度:轻度为21例;中度为18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为(43.29±6.92)岁;病程5个月-15年,平均病程(5.62±3.14)年;疾病严重程度:轻度为27例,中度为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1.2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以《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为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与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相符合;所有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为轻度与中度;年龄符合18岁以上,60岁以下,男女不限制;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
排除标准:患者相关并发症较为严重;疾病严重程度为重度;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具有肠穿孔、直肠癌以及结肠癌等疾病的患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具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3]。
1.3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一日四次,每次0.1g;患者口服甲硝唑片,一日三次,每次0.2g。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神阙穴进行严格消毒,让其处于仰卧位,将白术、冰片等药物进行细致研磨,填入患者的神阙穴,并且在患者的肚脐周围环绕一圈事先准备好的长条状面团,同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点燃准备好的圆锥形艾柱,当患者感觉到有热气向着肚脐内渗透时,则让相应的热气逐渐扩散到下腹部即可。对患者要每天艾灸一次,一疗程为十次,中间停留三天后,准备下一疗程[4]。
所有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要营养搭配均衡,将其他药物暂停服用,同时要多食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强化自身免疫力,禁止食用辛辣刺激以及过于生冷的食物。患者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相应的治疗疗效给予观察。
1.4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以《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参照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含量越低,治疗效果越显著。
临床治疗效果:以《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辩证和疗效标准》为参照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溃疡病灶形成瘢痕,黏膜恢复正常,常规镜检查下大便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黏膜逐渐呈树枝状,常规镜检查下大便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良好,有出血灶。常规镜下大便偶尔含有红白细胞。无效:患者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5]。
1.5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临床治疗效果以n(%)表示,卡方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用()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比较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蛋白含量,发现两种治疗方式均能够改善患者血清免疫蛋白含量,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常规组(71.7%),P<0.05,详情见表2。
3 结论
神阙隔药灸疗法自身是以肺腑学以及中医经络为关键点,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将相关药物进行细致研磨,将其填至在患者的神阙穴,并且在其上面放置艾柱进行针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良好的治疗患者疾病。肚脐正中位置就是神阙穴,其又被命名为命蒂以及前命门等,并且其能打通患者全身经脉,从而能起到健脾温肾、利水消肿以及通经活络的作用。
从目前解剖学的角度上来看,肚脐自身具有渗透性较强的显著特点,相应的药物分子极易穿透弥散,促进人体血液的循环。因此,临床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神阙穴隔药温灸能充分利用神经体液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患者自身的微循环得以合理改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让其自身植物神经功能得以调节,强化自身免疫力,为相关组织提供较为丰富的营养,促进其能合理活动,让患者自身的炎症得以良好的消除,从而对相应的病损组织器官得以合理修复[6]。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经过治疗后,患者患者血清免疫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证: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神阙隔药灸疗法能有效降低其自身的血清免疫蛋白含量,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让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能充分发挥自身治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庆芬. 隔药灸背俞穴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J]. 中国民间疗法, 2017(10):27-28.
[2]翟春涛, 田岳凤, 李玮. 复方隔药灸的现代临床应用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1):4880-4884.
[3]李玉婕, 陈爱文, 李昭凤,等. 隔药灸脐法治疗实证便秘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6, 36(9):915-918.
[4]陈继君. 隔药灸神阙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疗效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 2017, 25(6):20-21.
[5]安惠琴, 杨晓波. 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23):95-97.
[6]陈俊玲, 赵洪霄. 隔药饼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疗效观察[J]. 新疆中医药, 2017, 35(1):13-15.
论文作者:王清桃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患者论文; 溃疡性论文; 血清论文; 结肠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常规论文; 含量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