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共同边界效应的检验--兼论欧元区是否符合最优货币区的条件_边界效应论文

对欧元区共同边界效应的检验——兼论欧元区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元论文,边界论文,最优论文,货币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后,欧元区的稳定性受到挑战和质疑。普遍认为,欧元区的货币虽然实现统一,财政仍然分散,这是导致欧洲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如欧洲中央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欧元创始人之一伊辛承认,“在尚未建立政治联盟的情况下就创立货币联盟,是本末倒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认为,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政策精英推动欧洲采用单一货币。克鲁格曼认为,欧元不公正地束缚了希腊,希腊只有退出欧元区,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才能推动经济增长。

因此,一些人主张欧洲应加快财政一体化的步伐。欧洲委员会决定建立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并将金额扩大到1万亿欧元。德国总理默克尔是财政一体化的积极推动者,她呼吁要加快改革欧盟宪章条约,构建政治联盟。也有人认为欧元区推行货币一体化不切实际,提出解散欧元区,恢复各国的原有货币。如英国商界大亨西蒙·沃尔夫森(Simon Wolfson)悬赏25万英镑(39万美元),寻求各成员国退出欧元区的最佳方案。

我们知道,建立最优货币区要求各成员国经济高度一体化,那么欧元区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本文将利用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从共同边界效应的角度检验欧元区国家间的一体化程度,并提出对欧元区摆脱危机和东亚金融合作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般地说,边界效应(Border Effects)指国家或地区间地理边界对跨边界经济活动的影响。边界效应有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两个方面(张娟,2008)。边界的屏蔽效应指,边界会阻碍跨边界经济活动的开展,在不特别指明时,大多数学者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边界效应的概念。边界的中介效应指,拥有共同边界的国家间进行经济活动比没有共同边界的国家间更便利(Clark和Van Wincoop,2001)。为明确起见,本文中用“共同边界效应”指边界的中介效应。

McCallum(1995)最早进行了边界效应的实证研究,他发现,在距离和经济总量相当的情况下,加拿大各省间贸易是加拿大的省与美国各州间贸易量的22倍。这个巨大的差距反映了各种阻碍美加两国间贸易的因素,他称为边界效应。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学者魏尚进(Wei,1996)研究发现,OECD国家消费的本地产品大约是从其他国家进口产品的2.5倍。Head和Mayer(2003)进一步完善了魏尚进的方法,把两国相对于其他市场的距离因素考虑进来。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3)建立了引力模型的经济理论基础。在国内文献中,行伟波和李善同(2010)用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区域间贸易发现,在中国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边界效应。宋旺、钟正生(2006)认为中国各个省级行政区不构成最优货币区。

研究边界效应的标准方法是使用引力模型,它的思想来自于经典物理学中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962年,经济学家丁伯根(Tinbergen,J.)首先用两国的GNP和距离来解释两国间的贸易量。1966年,林内曼(Linnemann,H.)用引力模型研究世界80个国家间的贸易。引力模型还是检验其他变量效应的假定基础。例如,艾特肯(Aitken,1973)在引力模型中加入自由贸易区成员资格的虚拟变量,从而测算出欧洲共同体中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最近二十多年,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的实证检验中得到普遍的应用,获得巨大的成功。

边界效应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因而很早就被用于对区域一体化效果的检验。如Helliwell(1996)研究1990-1996年美加贸易数据后发现,两国间边界效应从19.5下降到11.9,他认为这是美加自由贸易区成立所导致的。Head和Mayer(2000)指出,随着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欧盟内部各国间边界效应下降,国家边界对跨国贸易的阻碍减弱了。不过,Anderson和Van Wincoop(2001)指出,即使在经济一体化的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着边界效应,这种所谓“本国市场偏好(home bias)”被称为国际经济学的6个谜之一。本国市场偏好可能是各国消费者受文化、制度、语言、习惯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因此,目前对边界(屏蔽)效应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存在着国家边界阻碍国际贸易的效应,这种效应会随着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降低,但难以像同一个国家那样完全消除。

由于着重研究边界阻碍贸易的屏蔽效应,现有文献对边界促进贸易的中介效应(共同边界效应)关注度不高,通常是将共同边界作为一个与共同语言、共同宗教等相似的因素,在模型中附带地考虑。

实际上,作为边界效应的应有之义,共同边界效应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邻近国家间更容易进行经济往来,共同边界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共同边界的作用趋于弱化,因为不相邻的国家在加入区域一体化进程后可以和相邻国家一样便利地开展国际贸易。如果区域一体化水平很高,接近于同一国家内各个地区的水平,共同边界的作用将会趋于消失。例如我们不会预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相邻内华达州的贸易量显著地高于加州与不相邻的明尼苏达的贸易量。

因此,共同边界效应的显著程度可以当做判断区域一体化水平的一个参考指标。采用共同货币是区域一体化的高级形式,其理论依据是蒙代尔(1961)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国家可以使用同一种货币。蒙代尔把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特别是劳动力的流动性作为判断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此后,McKinnon(1963)、Kenen(1969)、Fleming(1971)提出最优货币区的其他判断标准,如贸易开放度、产品多样化、金融一体化和通货膨胀率相似等。如果满足了这些标准,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劳动力流动自由、宏观制度和政策趋同的情况下,可以预计最优货币区内部的共同边界效应不会很大。

欧元区的建立和欧元的流通是人类货币历史的重大事件,也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实践和验证。欧元投入使用已经有10年,欧元区的实践既有成功也有不足。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非欧元区的小国如冰岛随之陷入金融危机,而欧元区小国如比利时金融相对稳健,说明共同货币对抵御外部冲击有一定作用。但是,2008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葡萄牙、爱尔兰也随后发生债务危机,说明欧元区内部的一体化程度仍有不足。欧元区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现有文献有不同的看法。Bayoumi和Eichengreen(1997)通过对供给冲击相关性的分析,得出欧盟“核心国家”(包括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和丹麦)可以构成一个最优货币区的结论。而Chen(2004)则认为欧盟国家间仍然存在着贸易壁垒。但是,这些文献的时间较早,已经不足以判断目前欧元区的一体化水平。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欧元区国家间共同边界效应的大小,从一个侧面检验欧元区的一体化程度。

二、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1.模型设定

H1:对于世界主要国家,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世界范围内相邻国家间的贸易显著多于非相邻国家,共同边界效应存在。

H2:对于欧元区的核心国家,系数不显著,说明这些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程度很高,各国间贸易就如同一个国家内各地区间贸易,共同边界效应不存在。

H3:对于整个欧元区,系数显著为正,但显著性程度比H1中略低,说明整个欧元区的一体化程度仍有不足,共同边界效应仍然存在。

如果以上3个假设都得到数据的支持,就能够证明我们的推断,即虽然在欧元区核心国家间统一货币是可行的,但外围国家的加入将违反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危及欧元的稳定。

2.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为2005-2009年,共5年。虽然已经有2010年的出口数据,但由于WDI数据库中不包含少数国家2010年的GDP数据,为了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我们没有把2010年包括进来。

本文研究的国家有3组。在检验假设H1时,使用世界2010年GDP最大的25个国家(地区),即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荷兰、波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和美国。

在检验假设H2时,使用欧盟创始成员国的6个国家,即我们所说的欧元区“核心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在检验假设H3时,使用目前欧元区全部17个成员国,即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马耳他、荷兰、葡萄牙、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有5个国家在我们研究的起始时间2005年尚没有加入欧元区,即塞浦路斯(2008年1月)、爱沙尼亚(2011年1月)、马耳他(2008年1月)、斯洛伐克(2009年1月)和斯洛文尼亚(2008年1月)。但考虑到数据的完整和一致性,研究中仍然将它们包括在内。

三、检验结果和分析

使用STATA10软件,依次对3个假定进行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给出主要的回归结果。

1.假定H1

如上所述,我们使用2005-2009年世界最大的25个国家的出口数据验证假定H1。每个国家向其余24个国家出口,因此每个年度有24×25=600个数据,5个年度共3000个数据。结果如下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模型拟合得非常好。各变量的系数均高度显著,且符号均与理论预期相一致。具体来说,i国向j国的出口额对出口国GDP的弹性系数为0.927,对进口国GDP的弹性系数为0.991,对出口国人均GDP的弹性系数为0.361,对进口国人均GDP的弹性系数为0.418。两国间距离对贸易有阻碍作用,弹性系数为-0.775。我们最关心的共同边界效应十分明显,弹性系数为0.665。因此,我们验证了假设H1:世界上主要国家间存在明显的共同边界效应。

2.假定H2

2005-2009年6个欧元区核心国家,每个国家向其余5个国家出口,因此每个年度有5×6=30个数据,5个年度共150个数据。结果如下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到,各变量的系数符号均与理论预期相符,但共同边界的p值在10%的水平上不显著。这表明在欧元区核心国家之间,商品的流通非常自由,市场高度一体化,共同边界对6国间贸易已经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验证了假设H2:欧元区核心国家之间不存在共同边界效应。

3.假定 H3

下面使用欧元区全部17个成员国的数据,每个国家向其余16个国家出口,因此每个年度有16×17=272个数据,5个年度共1360个数据。结果如下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到,各变量的系数符号均与理论预期相符,距离的p值在1%的水平上仍然显著,说明在17个欧元区成员国间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不能忽略。共同边界的p值在1%的水平上不显著,但在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共同边界的作用虽小于世界主要国家间的情况,但仍然比较明显。于是,我们验证了假设H3:在全部欧元区成员国间,一体化程度不足,存在共同边界效应。

四、对欧元区十七国的聚类分析

共同边界效应检验的结果说明,欧元区十七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是不均衡的,有些国家间经济联系更为密切,而有的国家与其他成员国经济联系相对松散。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间更容易形成最优货币区。因此,我们选取欧元区十七国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来判断各成员国经济一体化程度。

从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中,我们选取以下6个变量:经常账户余额、外商直接投资、广义货币(M2)、私人资本流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人均GDP。这些变量反映了生产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性、金融一体化程度、通货膨胀相似性等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指标。由于部分国家的个别数据缺失,我们只选用2008年的数据。

注:欧元区17国的顺序按其国名的联合国标准代码排列,依次为:1-奥地利,2-比利时,3-塞浦路斯,4-德国,5-西班牙,6-爱沙尼亚,7-芬兰,8-法国,9-希腊,10-爱尔兰,11-意大利,12-卢森堡,13-马耳他,14-荷兰,15-葡萄牙,16-斯洛伐克,17-斯洛文尼亚。

从树状聚类图1中可以直观地看到,除卢森堡属于袖珍国家指标特殊外,其余16国可以分为3组。第一组包括爱沙尼亚、马耳他、葡萄牙和斯洛伐克,第二组包括德国、比利时、芬兰、奥地利、爱尔兰、荷兰,第三组包括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塞浦路斯、希腊、斯洛文尼亚。因此,欧元区内部的一体化程度不足,发展水平有明显差距。

五、对检验结果的分析

对上文中的检验结果可以作进一步的分析说明:

1.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的共同边界效应显著存在

虽然科技进步便利了世界各国间的交通、通信联系,但相距遥远且没有共同边界的国家间贸易仍然比相邻国家间贸易更困难。首先,相邻国家间历史、文化联系较为密切,具有开展贸易的先天优势。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海洋是人类交通的天然障碍。陆地不相邻的国家很难进行直接的人员往来和货物贸易,通过其他国家中转又需要支付很高的税收。因此,只有相邻国家才可能形成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这种联系一旦形成,就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持久的促进作用。例如,由于饮食习惯和气候环境的因素,世界大米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东亚和南亚国家,出口国有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等,进口国有日本、韩国、中国等。

其次,相邻国家间运输成本较低。目前国际贸易的运输方式有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种。其中航空运输成本很高,只用于单位价值高、易腐败变质的鲜花、海产品等,而管道运输只用于原油、天然气等物品。因此,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海运和陆运(铁路、公路)。海运可以通达全球,但是运输时间长、风险大,需要在港口多次装卸,多用于不同大洲间无法陆地运输,或同一大洲受地形、政治等阻隔交通不便的情况。相邻国家间只要能够从陆地运输,一般总是优于从海洋运输。例如,从北京到莫斯科的中俄贸易通过满洲里口岸用铁路运输,只需要20天;而经天津装船海运到圣彼得堡,再卸货装车运到莫斯科,至少需要40天。

2.在欧元区核心国家之间,不存在共同边界效应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是欧共体的创始成员国,也是欧盟和欧元区的核心国家。1951年4月,六国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经过5年的成功实践,六国于1957年9月签订《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标志着六国全面实施经济一体化的开始。欧共体包括工业品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等。因此,六国的经济一体化已经实施了近六十年,经济高度融合。在地理上,六国均陆地接壤,主要城市通过高速公路、铁路网络紧密联系,人员、商品流动便利,国家边界对六国间贸易没有阻碍。

3.由于欧元区持续扩大,在目前欧元区范围内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共同边界效应

欧元区1999年成立时只有11个国家。在2001年1月1日欧元正式取代各成员国货币全面流通,当天希腊加入欧元区。约四年后的2004年11月15日,希腊经济和财政部长约戈斯·阿洛戈斯库菲斯承认,希腊在申请加入欧元区过程中提交了不准确的数据。实际上1999年以来,希腊预算赤字从未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并不符合加入欧元区的标准。由于举办2004年奥运会,当年希腊的赤字超过GDP的5%。事已至此,希腊仍然被保留在欧元区内,也没有按照“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加以处罚。此后,欧盟并未吸取教训,反而在积极东扩的背景下,连续接纳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和爱沙尼亚等国家加入欧元区,使欧元区成员国数目在短期内增加到17个,规模扩大了一半多。后加入的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原有的成员国相差很大,地理上相对分散,交通等基础设施不足。在它们加入欧元区后,整个十七国组成的欧元区的一体化水平明显下降了。

六、结论和启示

本文使用引力模型检验了欧元区国家双边贸易面板数据中存在的共同边界效应,得出的结论在统计上是高度显著的。当然,仅仅据此并不足以判断欧元区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从Mundell(1961)开始,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一直被视为OCA的基本标准。不过,贸易中的共同边界效应说明欧元区贸易一体化的程度是有欠缺的。商品自由流动是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基础。既然欧元区贸易没有完全实现一体化,则生产要素更不可能实现完全一体化。欧债危机后欧元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首先是金融市场。欧债危机源于2009年12月发生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希腊债券的发行与持有主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2009年3季度到2011年2季度的短期债券为例,如表4所示,随着债务危机的发展,希腊境内短期债券的发行总量迅速下降,其中国外主体发行量从130亿欧元减少到42亿欧元,规模不足期初的1/3;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希腊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在短暂减少后又大幅增加,目前规模为期初的2倍,而且成为国内唯一的发行主体。

希腊短期债券的持有主体结构变化更加显著。在2009年3季度,海外主体与希腊国内主体的持有量大致相当,但在2011年2季度,海外主体持有量不足国内主体的1/10,说明希腊境外对其债券极不看好。在希腊国内主体中,金融机构持有的短期债券最多,占总量的60%以上。但是,其中希腊央行持有的债券极少,只有2亿欧元左右,比重不足5%。大量新发行的债券被希腊国内其他金融机构持有,希腊政府持有的债券也有很大增加。希腊债券发行与持有主体的结构变化,说明欧元区金融一体化程度不足。

其次是劳动力市场。从2009-2011年,欧元区的失业率依次为9.6%、10.1%和10.2%,总体处于失业率较高的状况。欧元区内部各国的失业率差异极大。据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欧元区2011年12月份的失业率为10.4%,其中西班牙失业率最高为22.9%,希腊紧随其后,失业率为19.2%。奥地利失业率为欧元区最低,仅为4.1%。荷兰和卢森堡以4.9%和5.9%位列倒数第二、第三,法国9.9%的失业率较11月份上升一个百分点,德国则保持着5.5%的失业率。由此可见,欧元区内部并未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缩小各国失业率差异。因此,将欧元区十七国视为一个最优货币区是有疑问的。

东亚各经济体在经济制度、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缺乏货币一体化的主导国家,政治合作基础薄弱。东亚经济体在主要指标上差距悬殊,最大与最小者在面积上相差1.36万倍(中国、新加坡),人口上相差3300倍(中国、文莱),GDP总额相差1061倍(日本、老挝),人均GDP相差164倍(新加坡、缅甸)。相比于欧元区各国,东亚各经济体更不符合最优货币区的各项条件。因此,对于东亚货币合作,不宜操之过急,不应过早地提出建立“亚元”之类不切实际的方案。东亚各经济体应脚踏实地,先开展共建外汇储备库、外汇稳定基金、货币互换等合作,在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货币合作。

标签:;  ;  ;  ;  ;  ;  ;  

欧元区共同边界效应的检验--兼论欧元区是否符合最优货币区的条件_边界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