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树石盆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盆景论文,论树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盆景是以树、石为主要用材,借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活的艺术品。中国盆景源远流长,它以饱含诗情画意、讲求神韵和意境的艺术特色,闻名于世。因此我们主张动势盆景的造型应该是“创意为先,以动为魂”,在深化单体造型的基础上,沿着“树石”、“丛林”、“组合多变”的方向发展。现就发展树石盆景提出管见,以供研究,并为之鸣锣开道。
一、树石结合是中国盆景的新发展
中国盆景的分类和评比,常分为树桩盆景、山水盆景和微型盆景三大类。这种分类法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不作专述)。因树桩盆景(应为树木盆景或植物盆景)是指用材而言;山水盆景是按表现题材而论;而微型盆景则是按大小规格而分的。类型不同,不宜相提并论。就用材而言,应为树木盆景和山石盆景。“山水”泛指“风景”,树木也含其内,用辞过于笼统;而微型盆景之主要内容,仍为树木、山石等项,就其形式结构而论,应属组合盆景,它是与单体盆景相对而言的。今天我们所谈的“树石盆景”是指在用材上走“树石结合”之路;在结构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树石盆景”应为独立的盆景类别,列于盆景之研究、制作、品评和发展。过去树石丛林盆景《八骏图》正由于在评比中分类模糊、票不集中,致使初评未显,乃为实例。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树石结合好处多”!现分述如下:
(一)有利于充分表现大自然丰姿神采
大自然气候和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大千世界,景象万千,作为有生命的树木花草和它赖以生存的水土石岩、风晴雨雪的鱼水关系,息息相关,是永存而不可分开的。盆景创作,虽可一树一石的单独制作和欣赏,但大自然的丰姿神采,常常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树与石的结合,形与神的交融,才能丰富自然景观,全面展现天趣。诸如“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能展现险峻之美。如没有悬崖百丈冰之险,怎显斗雪花枝之俏?“杨柳岸,晓风残月”能显清逸之神,如没有芳草长堤,怎托杨柳迎风之韵?只有树石结合,才能使树与石各领风骚。在盆景制作中累见树石结合,惟妙惟肖,启人所思,堪称佳品。如“石旁树根奔腾”,想是《山洪过后》。“石上树动枝摇”,方知《山雨欲来》,皆用树石刻画物象的内在联系,展现大自然之丰姿神采。
(二)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华夏民族自古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从来以大自然、社会生活为艺术创作泉源。人们热爱树石,表现树石,颂扬树石,寓情于树石蔚然成风。通过写形、写性、拟人、移情,以达到抒情、传神的艺术境界。树石文化是祖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将科学、美学和文学融于一体,将植物栽培、园林艺术、造型艺术和文学融于一体。以树石为题材,文学去描写它,绘画去描绘它,盆景去反映它,使诗、书、画、盆景融于一体,谐和统一,独具民族特色。历来在散文的描写、诗歌的吟咏、绘画的论述、盆景的制作中,树石结合的实例,信手拈来,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诸如文学中的“层峦耸翠,上出重霄”(王勃);“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陶渊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诗歌中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绘画理论中的“林木当先,峰峦居后”;“山为骨骼,林木是山眉目”;“山为骨,水为血脉,树为衣裳”;“山因水活,树使石生”。可见人们欲表现自然景观,无不将树石紧密相连。尤其盆景制作,自古就是树石结合。众所周知: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所示侍者手捧的就是树石盆景;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绮石”,是为兰石组合小品;王十朋的“岩松根衔拳石”,可算松的附石盆景;而陆游的“垒石作小山…波影倒松楠…”则是有山有水的树石、丛林盆景了。由此可见探讨树石盆景,并非标新立异,而是要弘扬民族树石文化,把老祖宗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把树石盆景的发展,提高到重要位置。
(三)有利于展现民族艺术特色
中国盆景的艺术特色是讲求盆景作品的自然神韵和意境美。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饱含诗情画意。把自然之神与作者之神融于一体;把自然美和艺术美熔于一炉。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以达到神形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树石结合能充分展现这一特色。如“苍松寿石”常为“益寿延年”之颂;“牡丹绮石”具有“富贵寿考”之赞;“兰石图”以示“万世流芳”;“竹石图”则取“竹之刚节、石之骨气”以言志抒情,皆能展现情景交融之美。然而大千世界,题材广泛,景象万千,单一的树石孤赏和固定模式的表现,皆有其局限性。一木不能成林,一峰不能泰华千寻;只有丛林,方能联想“茫茫林海”;只有群峰,方能展现“万水千山”;只有树石结合,方能同时展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存在决定意识,联想是有条件的。只有见“景”,才能生“情”,才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发人情思,才能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因此树石结合是全面表现自然美的物质基础,是深入创造意境美的重要途径,是表现中国盆景艺术特色的良好形式。
(四)有利于展现时代精神
中国盆景历史悠久。它溯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充实、完善于明清,但真正得到全面发展还数今朝,尤其近20年来,起到质的变化。它的特点是:盆景活动由少数人、少数部门、少数地区发展到全国,成为全民性的艺术活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盆景的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都由人民大众来开展。但盆景的审美意识、制作技艺和鉴赏标准,都受历史的局限性影响,存在许多需待改进的问题。如选材上追求奇特枯古、贪大、求稀;造型上拘泥于固定模式、规则式和象形式;题名上的搬弄诗文、名实不符;对创造意境美不知所措,或神乎其神。品评上,用老的清规,吓唬新人。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一日千里,人民热爱自然却远离自然,迫切要求回归自然。因此要求在选材上以真实性代替猎奇性;造型上自然式多于规则式;在鉴赏上,喜爱新的现代题材和健康、活泼、舒展、流畅、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使盆景艺术真正走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成为人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这是当今人民之所需,时代之所需。因此树石盆景最能充分表现大自然的丰姿神采,满足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审美心态。树石造景最具有自然景观的直观性、可接受性,给人以真实感和亲近感。此外,由于时代在前进,表现题材日益增广,人们欣赏意识不断提高,树的单一而抽象、石的枯寂而少生气,难展时代新貌,只有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方能推陈出新,展现出:“洪水听使唤、高峡出平湖、野岭耸危楼、荒山披新装”的崭新宏图。
(五)有利于中国盆景走向世界
中国盆景事业的发展,一是走向千家万户,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保持生态平衡;一是走向世界,开展国际交往。我们要满怀信心,使中国盆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盆景。既不故步自封,自我陶醉,固执井蛙之见,墨守陈腐之法;也不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甚至主张把盆景改为盆栽,从头开始。过去我们昏睡多时,今天走出大门,方知日上三竿。我们必须学习先进的科学栽培管理技艺,寻找差距,迎头赶上,但也决不能妄自菲薄,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甚至在造型上也东施效颦,一味模仿某些几何模式,实在令人深思。炎黄子孙,要有民族正气和远大理想:一方面要加速探求世界盆景的共性,在审美意识上、制作技艺上,求同存异,加速接轨,力求取得更多的共识,使中国盆景为世界人民所接受、所喜爱。而另一方面,要在探求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要弘扬华夏文化特色,独具中国风采,这样才既具民族性,又具世界性。我们必须在选材上去掉枯朽,走健壮之路;用材上走树石结合之路;造型上去掉陈旧模式,走自然清新之路,同时讲求意境美,突出饱含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这样一定会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从中国小型树石盆景的出口、中国盆艺家在海外讲学内容和亚太展中树石盆景的畅销,都得到论证。
(六)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中国树桩盆景的选材,常常追求奇特枯古,近年来公共场所又多植大型树桩。这种求古、贪大的倾向,不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综合利用。树石盆景是在单体树石的基础上进行组合的。它从整体结构出发,在单体造型基础上重在树与树之间、树与石之间的巧妙组合,力求造景达意、谐调统一的意境美。它的本身就决定了选材不能追求象形,不能追求奇特枯古,不能选用大型树桩,更不能将一些形象古怪、东倒西歪的树相进行拼凑、堆砌成一个荒诞世界。它的单体选材就意象在先,按意选材,讲求树相之间自然谐调。不一味追求“老天爷”恩赐的原型之美,而是因材制宜,见机取势,力求融二神于一体的加工技艺美。加上配石用材广泛,旨在配景得体,硬石、松石皆宜。因此,发展树石盆景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且取材广泛、用材多样,既保护了自然资源,又能变废为宝,合理开发资源,更能提高制作水平。不搞“靠天收”——好像找到好的用材就成功大半了。
(七)有利于盆景艺术美的创造
树石盆景的组合,是运用艺术辩证法和美学法则指导盆景造型的集中体现,是盆景艺术结构美的集中体现,为盆景造型向精深方向发展,达到“艺无止境”的探求,提供“活靶子”。
这是因为它是在单体树木造型、山石造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要全面继承和运用单体树木、山石造型的基本功,而在此以外的众多未发现的问题也必须涉及和进一步具备。诸如: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艺术、素材与加工、造型与传神、局部与整体、细部与大体、经营位置与表达主题等一系列关系问题,都必须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运用中得到具体解决,使众多对立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得以综合运用。诸如虚实相宜、轻重相衡、疏密相间、聚散合理、动静结合、险稳相依、刚柔相济、雄秀结合、奇正相存、巧拙并用、远近相适、冷暖互补、主宾相宜、争让不紊、顾盼有情等原则的综合运用,提高我们创造艺术美的能力。在把握“达意”、“传神”这个主旋律的前提下,将树石的形态、特征、比例、结构、色彩、质地、方位变化、透视变化、空间关系、呼应关系和内在联系等现象,在错综复杂、矛盾交织的变化中通过造型法则的运用和处理,像交响乐那样,得以谐调统一,从而达到“神形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丰富和发展了“和为美”的美学思想。说起来容易,在实际运用中,就千变万化了。例如“轻重相衡”的运用,绝非一成不变;石比树重,石多则树比石重;树多则石又比树重,皆相互转化,相互为用。又如“刚柔相济”的运用:树干为刚,枝叶为柔,而树石相比,则石为刚,树为柔。干具古朴刚劲之美,叶有扶疏清新之美。而树石并存,则石有古朴刚劲之美,树为扶疏清新之美。“远近相适”也是相对的,树为近景,则树为主,石为辅;近石为岸,远石为山;远景则以石为主,树为辅,乃至“远山无树”;中景则树石并重,相互依存。反复交错,千变万化,从而提高我们盆景艺术美的创造能力。
(八)有利于栽培制作技艺的提高
树石组合能促使我们栽培技艺、山石造型技艺向高难度的方向发展。单体造型未考虑到的问题,树石组合后累累发现,困难重重。诸如:树与树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必涉及单体的选材、单体的层次布局与整体层次的关系。同时远远涉及单体的批量培养和幼苗培养诸问题。其次,艺术上布局考虑到的争让、呼应、变化、协调、疏密、聚散诸问题,必将导致涉及树木的习性、层次分布、采光、用水、施肥、土壤要求、朝向、根的分布、换土、换盆等一系列问题,需待相应解决。树与石组合后,树石双方都要依据对方形神,作出相应的搭配、协调措施,方能相互为用。然而树石相依,乃生死之交,树石结合还要考虑前途发展。树石定型后,由于树的生长,树石比例关系的矛盾,日益增大。不是比例失调,就是树的衰退致死。因此存在树的“保健”与“保型”的矛盾。它是树石盆景高难度栽培技艺的体现,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综上所述:树石组合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熔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是中国盆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盆景艺术创新的主攻方向,是让盆景艺术真正步入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展望未来,放眼世界,齐心上阵,共创辉煌。
二、提倡“有法无式”、“创作无定型”
树石结合,自古已然。盆景界先行者早已为我们创造出多种形式和法则,近代盆艺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立新风,形式多样。归纳下列诸法,供研究参考。其名称和内涵均不作硬性规定,以便广泛深入地探讨。
(一)以石为主缀树法 此法用于表现自然神韵,赋顽石以生机,借以调节构图重轻,增添画面效果。
1.山顶植树法:(世称石上式)。用于近景。(1)峰状、岭状之石,植以直干之树,以示其雄。如《泰山青松》。(2)岩状之石植以悬岩树相,以示其险。如《枫桥夜泊》(贺淦荪作,见图1)。
2.山麓植树法:用于表现“高远法”、“平远法”,以显高下之分,远近有别,加强层次感和空间感。如《更西江石壁》(田一卫作,见图2)。
3.倚石布树法:用于表现石景。以石为主以树为反衬,以示刚柔相济、雄秀结合之美。如《福建茶倚石图》(摘自《青松观盆栽》,见图3)。
4.全景布势缀树法:用于全面经营位置,协调重轻,渲染雄秀、刚柔,增添整体效果。如《丛林狮吼》(殷子敏作,见图4)。
(二)以树为主配石法用于美化树的鉴赏效果,扩大景观,增添野趣。又可扬长避短,突出主体,刚柔相济,巧拙互用。
1.配石法:用于近景。相依生情,倍展天趣。也常为主干欠佳,根理不全之树,作遮掩、协调,增添观赏效果。如《云蒸霞蔚》(朱子安作,见图5)。
2.以石藏干法:用于近景。作用与配石法相近。用于主干欠佳、细长无力之遮掩,以扬长避短,宛若岭上树生,独具天趣。如《牧归图》(许彦夫作,见图6)、《荟萃》(梁玉庆作,见图7)。
3.包干法:用于近景、中景。以石全面包藏树干,作用与藏干法相近,借以达到多角度观赏效果。如《雀舌罗汉松》(朱宝祥作,见图8)。
4.附石法:此法有三,用于近景。树根附于石隙者为附石法。如《福建茶附石》(杨锡祐作,见图9)。根穿石内者为穿石法。如《雪压冬云》(贺淦荪作,见图10)。根包石外者为骑石法。如《松石图》(贺淦荪作,见图11)。皆用以展示树根之美,树石结合之妙和树性顽强拼搏之神,以及展现栽培技艺之功。
5.点石法:用于近景和全景之布局。在配石的基础上,增添点石布局,用以扩大景观,调节重轻。注意疏密相间、聚散合理、远近有序、大小相间。给人以平远清逸、野趣天成之感。如《鸟鸣山更幽》(朱儒东作,见图12)。
6.水陆法:(世称水旱式)用于近景和全景。是在配石、点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石筑岸,水陆两分;岸上植树,临水清逸,富于天趣。四川盆景常用此法。如《嘉陵渔趣》(重庆市园林处作,见图13)。
7.水陆布石法:用于全景布局。即将水陆法、点石法融于一体,广布点石。布于树下是为石,增添山岗韵味;点于水中是为渚,丰富溪涧效果;置于远处是为山,深化空间关系,全面展现自然景观。现代树石盆景常用此法。如《南国牧歌》(冯连生作,见图14)。
8.夹岸水陆法:用于全景。在水陆布石法的基础上,以石筑岸,分陆地为两岸,中为溪涧,夹岸绿云绕绕,溪河上或架小桥,或置轻舟,别是一番田园情趣。此法开创现代树石盆景的新格局。如《八骏图》(赵庆泉作,见图15)。
9.夹坡公路法:用于全景。在夹岸水陆法的基础上,变溪河为公路,两旁乔木参天,公路车声隆隆,反映出把建设进入山岗的时代风貌。此法探索现代树石盆景创新之路。如《我们走在大路上》。(贺淦荪作,见图16)。
10.石座法:此法用于将造型完整之树木盆景,置于与之相适的石座上,使协调艺术整体,从而产生景与座、树与石的呼应关系和内在联系。如将直干树桩,置于钟乳悬垂之石座上,给人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之感。如《高洁图》(贺淦荪作,见图17)。
(三)以石为盆植树法用于近景和中景。强化树石结合,走向自然景观的艺术效果。如树有流畅之姿,石有雄浑之势;树有清新之韵,石有阳刚之美,相映互补,神韵天成。
1.凿石为盆法:用于近景和中景。采用吸水石,凿穴植树,置于水盘。石基吸水,根附石内,符合天然生态,不用水盘,亦能观赏。如《岩松图》(陈顺义作,见图18)。
2.云盆法:用于近景或全景。直接采用溶岩“云盆”植树。小者若“写意画小品”巧拙互用,天然成趣;大者宛若山乡田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蔚为大观。如《春到山乡》(贺淦荪作,见图19)。
3.景盆法:此法用于近景、中景和全景。是依树习性、长势、阴阳向背,以石绕树,造景为盆而不见盆,树石相依,景盆结合,相映互补,浑然一体。它是现代树石盆景造型基础之一,也是组合多变的单体造型之基础。如《骏马秋风塞北》(贺淦荪作,见图20)。
(四)树木相依、组合多变法此法创意为先,以动为魂。依题选材,按意布景,形随意定,景随情出,多法互用,相辅相存,式无定型,不拘一格。“树植石上,石绕树旁;以石为盆,树石相依;以石为界,水陆两分。多式组合,三景一体;组合多变,协调统一。”“石因树活,树固石灵,树使石生,不为树存,按意布景,互补生情,浑然一体,相互依存”。树离石则“空中楼阁”,“孤峙无依”;石离树则“鹤去楼空”枯寂空存;“树石相依,各有侧重,按意布景,变化万千”。如《群峰竞秀》(贺淦荪作,见图21)。石多于树,近景:树植“景盆”;中景:树植石上;远景无树,以苔造景。《风在吼》(贺淦荪作,见图22)则树石并重,以“景盆”植树为单体造型,然后组合多变。
因此,树石盆景的造型,我们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学博采,走创新之路。提倡“有法无式”、“规律有共性,创作无定型”,要求作者胸有丘壑,创意为先,依题选材,按意布景,形随意定,景随情出,因情有别,因题格变地创造多种格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同样是树,同样是石,由于立意不同,选材各异;由于寓意有别,则情调、格调为之而变。如“抚孤松而盘桓”需选斜曲虬劲之松,配以若痴如呆之丑石,以显幽闲、清静之感。歌颂雷锋豪言壮语——“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则须选用高耸雄劲之直干青松,立于刚劲雄浑斧劈石上,以示坚韧顽强、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同样是竹石,若用玲珑剔透太湖石,植竹疏斜两三枝,则宛若来到“潇湘馆”前,展现“风吹竹影动,疑是玉人来”的情调。若用高耸丛竹,配以雄浑之山东文石,则格局为之一新,仿佛亲临“红岩竹园”,缅怀革命先烈高风亮节抗寒斗雪的高尚情操。《群峰竞秀》只有选用高耸笔挺之管石,才能表现祖国建设蒸蒸日上的磅礴气势。《风在吼》在用材上则树石并重。由于心动,造型上不仅树动、石动,全局皆动才能反映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这都说明因情有别,因题格变,发展个性,创立新风。
三、探讨求共识 实践出真知
盆景的树石结合,自古已然。但作为一个新的分类,赋以新的内涵,创造新的格局,担负新的使命却是一件新生事物。我们希望像对待一切新生事物那样,在思想上重视它,行动上支持它,组织上保护它,创作上鼓励它。同心协力,前赴后继,千锤百炼,定能取胜。
怎样发展树石盆景?首先还是要加强探讨,取得共识。只有思想上明确了,才能在行动中积极参与,才能阔步前进。
(一)如上所述,要认识发展树石盆景是中国盆景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认识这一特点,从而加强信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二)一些有关发展树石盆景的问题,须待明确,解除困惑,方能轻装上阵。诸如:如何认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树石盆景与树木盆景、山石盆景的关系,树与石如何组合,以及发展树石盆景与提高艺术素养的关系等等。现综合概述如下,以供研讨、指正。
中国盆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采,独具民族风格,立于世界之林。历史证明,它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离开传统的标新立异,将是“昙花一现”、“空中楼阁”。拘泥传统,故步自封,则必导致死水一潭,气息奄奄。因此必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弥补不足。不能只习惯老的,看不来新的。提倡新的,并不意味着全部否定老的。不能口头上谈新的,行动上干老的,只有不断地与旧的相评比,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接受新的。我们提倡树石盆景,宣传树石盆景好处多,并不意味着树桩盆景、山石盆景没有这些好处,不需要我们去深化,去发展。恰恰相反,只有发展树石盆景,才知道我们的树木盆景、山石盆景的基本功掌握不够,适应不了新要求。路遥知马力。而千里之马“一食或进粟一石”,方能日行千里。因此,从而大大促进了对树木盆景、山石盆景的研究和发展,从而拓宽培养范围(如增加单体树木的批量培养和育苗培养),从而改变了对树桩的选材标准,提高创作能力。单体树桩造型和单调的山石造型,在制作、达意和欣赏上确有其局限性,正是树石盆景弥补了这些不足。这样就“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了。
在盆景制作和盆景欣赏方面,如前面所述,我们都存在着习惯的作法和看法,喜爱制作树木盆景或山石盆景,而不去制作树石盆景是完全可以的,强求是不行的,它涉及到个人的爱好、用材、制作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不能统一要求的。况且树木盆景、山石盆景都有其完整的艺术造型体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多种形式并存,正是百花齐放。反之,我们也不能站在一旁责难树石盆景如何如何,这也是不妥的。最先京剧的伴奏只有京胡,然后琵琶、二胡、三弦和之,随后发展到九音联弹,乃至交响乐伴奏,但京胡始终是伴奏的重要部分。你可以永远研究京胡伴奏。但你决不应该反对别人搞“九音联弹”。当然也不能要求所有伴奏都搞管弦乐。这也是百花齐放,形式要多种并存。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喜爱多种乐器伴奏的人将会越来越多,看了今天的舞台布置就会感到过去的幕布单调了。
很多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也有人先反对后来支持,也有先支持后来泄气了。有人“叶公好龙”,有人“穿新鞋、走老路”,对待盆景的创新,也是如此。这是因为人们艺术素养不同,审美意识不同,心态、习惯不同,看问题的思考方法也不同,加上原有的习惯势力充满了头脑,我们每接受一点新东西,就必须与习惯势力作反复较量,直至胜利,方能前进一步。如对盆景的选材、造型手法、培养方法、欣赏趣味、评比标准,都被老一套所约束。时机一到就大量反映出来,便会言行不符,表里不一,先后有异了。如北方城市有个评比展览,他们的前言说的很好:“通过评比在造型上要发扬磅礴之气、雄浑之韵、阳刚之美”,但在实地评比中,却用“江南水乡,陆少水多”的平远标准,去扼杀那些“高耸厚实、雄浑、陆多水少”的作品。又如树石盆景《我们走在大路上》在评比时都承认是创新之作,但总觉得夹坡中间搞条“水泥公路,难登大雅之堂”,不若小桥流水富于雅兴。即使赞同搞树石盆景的人,在创作过程中,老的作法没有丢,搞新的东西就步履维艰,搞起来也会打退堂鼓而虎头蛇尾。诸如对树与石的关系的理解,表面上,树石结合就能收效,其实深入下去,才知关系复杂,瞬息万变。它们既是伙伴关系,又是主从关系;既是主从关系,又时时转化,变化无常。实质上,矛盾的一方与另一方是船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搭配得好,则画龙点睛,如虎生翼,珠联璧合,恰到好处。搭配失调,则一损俱损,同归于尽,画蛇添足,反受其害。而且,树石盆景旨在创意,讲求意境,这就需要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文艺素养。以上种种反映出无论是盆景制作者、欣赏者和品评者都要自我提高文艺素养,提高艺术思想境界,方能虚实结合,事半功倍。立于现实创新意,辩证求得谐和美,是发展的科学信念。
(三)大家动手,齐心上阵,在学术研究、艺术探讨方面要始终贯彻“双百”方针。为了振兴中华盆景事业,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美学素质,实现“让中国盆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盆景”这一宏伟目标,我们衷心希望大家都来研究这一课题,求同存异,逐步取得更多的科学共识。愿志同道合之士行动起来,团结起来,勇于实践,百折不挠。让树石盆景之花,开遍大江南北、五洲四海!(本文为作者在华中地区盆景学术讨论会和湖北省树石盆景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