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何时展“奇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元论文,奇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把欧元的出现称为20世纪三大“奇迹”之一。这个“奇迹”的创造者要为欧元区3亿人民带来一个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要为世界创造一种能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从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改善世界经济环境。然而,这一奇迹却还未真正出现。这说明,在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国际经济的互动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单一货币的奇迹效应已经受到很大的制约。
一、“奇”之一:为十几个国家带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两千年前的秦始皇以历史功臣载入史册。他的历史功绩是统一了中国,划一了中国的文字、法律、车轨、度量衡外,还统一了中国的货币。其中,统一中国货币这项举措大大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的货币种类繁多。刀币流通于燕、齐等国,布币流通于韩、赵、魏等国,圜币流通于周、秦,贝壳状的蚁鼻钱流通于楚国。楚国还流通一种“印子金”的金币。由于货币种类不同,流通的范围不一样,各地的商品交换也受到很大的局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各地的货币统一起来,将货币分为两等,以黄金为上币,单位是“镒”,即20两;以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单位是“半两”。日常交易都用半两铜钱,黄金只用于大数目支付。统一货币后,克服了过去币制不一和换算困难造成的交易不便,为汉代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奠定了基础。
欧元的出现之所以被称为是“奇迹”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它要在十几个没有统一成一个国家的地区实施统一的货币,为它们的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动力。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再生产由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组成。四个环节是一个纵向的流程,哪一个环节运转不畅,都会使社会再生产受阻。自1993年初建成内部大市场后,欧盟15个成员国拆除了内部有形边界,统一了各成员国商品的技术标准和检疫标准,消除了由于税收造成的财政壁垒,实现商品、资本、服务和人员四大自由流通。但由于以下原因,此时的内部大市场商品的自由流通仍然并不完全通畅,因此内部大市场还并不完善。
首先,15个国家有着各自的货币。货币不一样就有着汇率换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存在着汇率的风险问题。汇率风险对于商家来说是一大忌。汇率的波动难以预测,使得很多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或投资时举棋不定,踟蹰不前,许多商机因此丧失,企业和个人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和收入,国家经济的增长也受到阻碍。
其次,不同货币的存在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必须进行换汇。换汇活动产生了两个成本,一个来自于换汇费用,另一个是会计成本。每次换汇的计算活动积累起来其会计成本也是巨大的。换汇成本一方面削弱了欧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使许多本小利微的中小企业被阻拦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之外。
再次,换汇的麻烦和负担对成员国之间人员大量的流动形成了一体化运动中的个人成本。这种成本也阻碍了内部大市场的完善。
因此,实行单一货币是完善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必要条件。
欧元的积极作用将是十分巨大的,其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它有助于巩固和完善欧洲内部大市场,提高欧盟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欧元的面世将一劳永逸地消除货币联盟内的汇率风险,从而大大促进和扩大内部贸易。同时,单一货币有利于将国际支付中的换汇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公司的会计成本也随之降低,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使许多小型企业也能涉足欧盟内部的跨国贸易和投资活动。实行单一货币也将大大便利各成员国居民的生活,有助于推动各成员国之间居民的流动和交往。从商业的角度上看,单一货币使区内的商品价格更透明,有利于促进区内竞争,加速提高生产率。总而言之,欧元的出现有利于促进欧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与美国和日本的竞争能力。单一货币的市场预计将会给欧元区经济带来明显的增长,并大大提高就业率。
二是欧元的出现将有利于改善欧洲乃至世界的宏观经济环境。金融货币体系的稳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了金融自由化,而金融的自由化除了带来优化资金配置的积极作用外,也带来扰乱金融市场、冲击国际金融体制的负面作用。90年代中期世界每日的外汇交易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近年已向2万亿美元逼近。其中,为满足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需要的正常交易只占10%,其余90%皆为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这笔国际游资数量巨大,使国际金融形势瞬息万变,难以控制。
欧元将欧洲最有影响的几种货币,如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等货币统一成一种货币,使得国际游资在欧洲进行投机活动的回旋余地大大减少。欧元依托欧洲十几个工业化国家经济,它的出现为整个欧洲的经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是欧元的出现有助于促进全球货币体系的合理化,因而提高世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后,虽然美元与黄金等同的地位已经消失,但20多年来,美元仍然是世界最有影响的货币。然而,美国在世界上无可匹敌的经济实力使美元的作用被夸大了。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只占世界贸易的不到20%,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29%,但世界商业交易的50%、金融交易的80%是用美元进行的。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美元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承担的责任大大超过了支撑它的实力基础。国际货币体系中这种头重脚轻的现象是世界经济秩序产生紊乱的潜在因素。美国经济出现的任何波动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欧元的出现将打破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商业交易与金融交易所使用的货币,以及世界各国的一部分储备货币将从美元转到欧元上来。美元在国际货币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渐与美国经济实力水平靠近,从而减轻美国货币当局肩负的责任。欧元区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成为欧元强有力的后盾,从而确保这种货币的国际地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这种结构变化将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运行。
二、“奇”之二:要逾越的障碍前所未有
欧元实施带来的利益是难以估量的。但是,要实现这个计划各成员国要克服许多的困难,逾越巨大的障碍。欧元区成员国逾越每一个障碍都堪称一个“奇迹”。
欧元计划的实施涉及到各国主权,要求各有关国家将自己的部分主权上交给欧元区货币机构——欧洲中央银行。它要求各有关国家承受部分经济利益甚至主权利益的损失。
现代国家要根据市场规律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随时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经济问题,以保持国家经济稳定、健康地运行。在经济出现收缩、滑坡乃至衰退时,采取扩张经济的政策;在经济出现过热时,采取紧缩经济的政策。此外,国家的经济政策目标还包括控制通货膨胀、降低或消除财政赤字、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等。现代国家通常通过两大政策工具来实现这些经济政策目标,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活动。欧元区建立后,各国的货币政策制定权必须上交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将在欧元区内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各国中央银行将失去利用货币手段协助本国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在各国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作为两大政策手段的货币手段基本上不再存在,各国的央行只能决定本国的短期利率。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另一政策手段财政手段,也因欧元区稳定公约中要求维持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的规定而大打折扣。各国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大大缩小。所以,加入欧元区就要承受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手段的损失。一旦经济发生严重波动,政府将可能束手无策。欧元区成员国承受了放弃这些重要宏观调控工具的损失。这是“奇迹”之一。
欧元区各成员国还要经受利益分配不均的考验。货币的价值首先决定于发行货币国家的经济实力。货币的内部价值取决于这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变动的情况,而货币的外部价值取决于这个国家国际收支状况。欧元是一种共同货币,其币值取决于成员国经济的综合实力。欧洲货币单位的价值按各成员国货币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大致反映了欧盟整体经济实力。欧元的价值也是如此。因此,欧元启动后,欧元区国家中经济实力较弱国家的国民将享受到一种比其原来货币要强的欧元,换句话说,它使用的货币是由别的国家的经济实力支撑起来的。而对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的国民来说,欧元是一种较其原来的货币较为软弱的货币。这种情况对弱国的国民有利,而会招致经济强国国民的反对。因为共同货币会使经济弱国居民的存款升值,而使经济强国的国民的存款贬值。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欧元的实施加剧了欧盟内部的“大锅饭”效应。欧元计划的实施体现了欧元区中强国的国民为了大局甘愿蒙受损失。这是“奇迹”之二。
欧元面临的最重要考验还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国家的货币。因此,欧元区有一个欧洲中央银行,却没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中央财政部。一个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产生的差异效果,可以由财政政策来弥补。譬如说,货币政策产生了对地区甲倾斜的效果,而损害了地区乙的效应,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的方式对地区乙进行补偿。欧元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财政,无法对货币政策照顾不到的成员国进行补偿。(注:欧盟有一个规模很小的共同财政,其规模仅占GDP总额的1.27%,而一个国家的财政一般占到该国GDP的40%。)这个缺陷本质上反映了欧盟政治一体化落后于经济一体化的矛盾。欧元区每一个成员国在决定参加欧元区时都做好了成为这一矛盾受害者的准备。这是“奇迹”之三。
在金本位制下,纸币的价值是由纸币发行银行的黄金储备作担保的。金本位制废除后,纸币的价值是由国家的财政担保的。欧元区没有财政部和强有力的共同财政,欧元的价值只能由各成员国的承诺和信誉来担保。各成员国政府承诺用自己的信誉来保证一种共同、单一货币的价值,这是货币史上罕见的。
三、欧元面世后“奇迹”没有充分展现
欧元于1999年启动,成为账面上的货币,与各成员国货币一起流通。2002年欧元纸币和硬币投入流通,并在两个月后成为欧元区唯一的货币。欧元计划成功完成。欧元计划的成功实现是欧元区成员国坚定的政治愿望和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可以说“奇迹”实现了一半。然而,“奇迹”的另一半,即预期的效果却还没有出现。
让我们考察一下欧元启动前三年和后三年的欧元区12国经济增长情况和就业增长情况:从1996年到1998年的三年里,GDP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3%、2.35%、2.87%,平均就业增长率分别为0.5%、0.8%、1.8%;欧元启动后,1999年到2001年的三年里,GDP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65%、3.37%、1.52%,平均就业增长率分别为1.7%、2.0%、1.7%。
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虽然欧元只是账面上的货币,而且各国货币仍然流通,但是各国货币汇率已经与欧元锁定,而且货币政策制定权完全转移到欧洲中央银行,因此单一货币的效应已经具备,其优越性应该发挥作用。
但从上面考察对比的结果来看,无论是经济增长率还是就业增长率后3年都比前3年似乎要好一些,单一货币不能说没有发挥作用,但又很难确定它发挥了多少作用,因为经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两个增长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欧盟目前进行的结构性改革,特别是福利制度改革和减税的结果。
如果说欧元在区内产生的“奇迹”还不甚明显的话,那在国际汇市上可以说根本没有产生“奇迹”。
1999年元月4日欧元首次入市时,与美元比价曾达1比1.18,但以后便一路下跌,年内便跌破1欧元比0.90美元的心理大关。2000年欧元跌势不减,5月19日跌至1欧元兑换0.8845美元。9月份欧元汇市再度发生“地震”,21日欧元汇市创造了1欧元兑0.8582美元的低点。欧元启动以来至2000年9月21日,欧元汇率已下跌了27%。
考虑到欧元地位过弱对世界经济也不利,9月22日美国和日本中央银行终于与欧洲中央银行一道采取联合行动,大量回购欧元,使欧元汇率有所回升。但是,干预所取得的效果十分短暂。10月25日欧元兑美元汇率再次下跌到1比0.8252的新低点。
从2000年第四季度起,美国经济增长开始出现剧烈下滑,季度增长率仅为年率的1%。美国经济的下滑导致美元地位不稳。欧元与美元的汇价才开始回升。在圣诞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欧元兑换0.92美元,首次突破0.90美元大关。2001年初,甚至一度达到1欧元兑换0.95美元以上的水平,但这一势头也没有保持多久。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投入流通。2月底欧元区各成员国本国货币相继退出流通。欧元过渡的成功完成也没给其地位回升带来多大的动力。欧元远未成为能与美元叫板的国际货币。
如果说欧元1999年出笼流年不利,恰逢欧洲经济回升乏力,那么2000年情况应该大有改观,因为2000年的年经济增长率达到3.4%,大大高于上年全年的2.3%,欧元的地位也应随之回升,即使不能明显回升也应该保持原有的水平。但实际上欧元却仍然一路下跌,甚至比1999年的情况更糟。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种货币的国际地位取决于多种因素。一种货币与一种商品一样,其市价首先取决于其市场的供求关系。供不应求者,其市价就会上涨。而如果这种商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其市价就会下跌。货币的市价就是它的汇率。货币的供求关系表现在发行国家的国际收支上。
在全球化时代,资源优化配置已经主要不再是以国家为空间单位进行,而大量地发生在全球范围。这表现在国际商品流的增长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而国际资本流的增长速度又超过国际商品流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资本总是流向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在全球化时代,国际融资频繁化及跨国并购的增加,扩大了资本的国际流动,而电子货币的出现为资本的跨国流动创造了最快捷的条件。
2000年欧元地位疲软的原因不在于欧元区出口不旺,也不在于欧元区经济增长态势不强,而是因为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经济景气度不可比拟地超过了欧元区。这个国家就是美国。2000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率达到3.0%,但美国200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却达到了6.4%的高度,全年经济增长率当时预测将高达4.9%。(注:据美国商务部最后调整的统计数字,2000年的增长率为4.1%。)两地经济态势反差依然很大。美国经济无与伦比的繁荣程度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超过了欧元区,使大量的资金从欧元区转移到美国,对欧元的汇市造成巨大的压力。这就是欧元汇市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
四、欧元展现“奇迹”还有一段路要走
美国经济景气度高于西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新经济”领域处于优势地位,二是在全球化方面优于西欧。
自1991年3月起到2000年11月,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7个月,开创了从1854年美国有经济周期以来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纪录。本次美国经济扩张期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它持续的时间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扩张期,近年来增长率也一直在4.0%以上,而且失业率下降到30年来最低点的4.2%,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几乎为零。这种长增长期与低通胀、低失业率并存的现象超出了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而且已经没有经济周期或者没有明显的经济周期,因此被称为“新经济”。
虽然自2000年底美国经济开始下滑,“新经济”不再与衰退结缘的神话破灭,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经济”就不存在。它与旧经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上。美国《商业周刊》文章认为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这些年来,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转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信息业的快速增长和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商务的发展。
因特网的出现对于国民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第一,因特网本身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发展迅猛的特殊经济。由网络带动的相关产业,如信息业、通讯业和服务业组合成的ICT产业在美国经济中已经占主导地位。据估计ICT产业目前已经占到美国GDP的30%以上。第二,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意义超出了网络产业本身。(注:信息革命大大降低了国际通讯的成本和价格。例如,1930年从扭约打到伦敦的一个3分钟电话耗资约合今天的300多美元。同样一个电话今天不到40美分。1860年一封跨越大西洋的电报每个字约合今天70美元,而今天一份20页的电子邮件传递仅仅耗费1美分。)因特网的出现形成了一场新的信息革命。它最大程度地减少库存,使产量绝不会大大超过销售,从而使商业周期变得平缓(迈克尔·曼德尔,2000)。同时,它使厂家以最快捷的方式找到出价最低的供应商和最盈利的市场,使采购和销售成本下降。(注:汽车、钢材、建筑和航空航天等行业都在建设本行业的网上交易系统,为买卖双方提供效率更高的市场。通用汽奉公司、福特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雷诺-日产公司计划将其所有业务都纳入一个联合电子交易系统之中,供应商将达6万多家。)第三,因特网的出现创造和完善了电子货币。网上付款是银行信用制度的一大革命,它使得数以千万计的交易可以在网上瞬间完成,因此减少了由于行情变动加上支付的时间差可能带来损失而产生的犹豫心理。电子货币的这些优点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成功率,也极大地扩大了国际融资的速度和规模,使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
从1993年到1999年,美国的商业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12.8%,几乎是传统工业设备投资增长率(4.5%)的3倍,这与美国国内储蓄之间存在严重失衡。以1998年为例,该年美国国内投资总额相当于CDP的15.8%,但国内净储蓄额仅相当于CDP的7.4%,这段时间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巨大差额是靠外资流入来弥补的。仅在1995-1997年间,从西欧流入美国的资本额就高达3803亿美元,从亚洲和拉美流入的资本额分别达1912亿美元和66亿美元。(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商务部和日本银行等机构统计数。)美国新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是通过向世界透支取得的(李海龙,2000)。而这种透支又是由于美国信息化产业领先于世界其它地区的特殊地位得以实现的。
欧元启动后汇率持续下滑,在经济明显增长的2000年前三个季度甚至比经济疲软的1999年下跌得更厉害,究其原因,都是美、欧在“新经济”领域的发展差距造成的。1997年,美国居民占全世界因特网用户的52%,而欧盟只占27.9%。直到2000年底,美国半数以上的家庭已成为网民,而欧盟只有12%的家庭可以上网。1999年欧盟15国的电子商务总额达到180亿美元,而美国的电子商务总额3倍于此数。
外资流入美国必然要兑换成美元才能在当地投资。大量欧洲资金涌入美国,造成外汇市场上美元需求暴涨,而欧元汇市下跌。这就是在欧元启动后两年里,特别是在2000年汇市持续下跌的原因。
近年,美国经济的减速虽然有“网络泡沫”的原因,但欧元的汇率并未因此而走上回归的道路。原因是:首先,美国的“新经济”仍然优越于欧洲,人们仍然看好美国经济的前景而非欧洲;其次,美国在全球化运动中的地位依然强于欧洲。
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过程,涉及到资金的全球运动。资本如果能够及时地流向最能盈利的地方,表明资源得到最优化地配置。20世纪90年代电子货币的出现最佳地满足了全球化的这一技术要求,它使得巨额资金从地球的一端调拨到地球的另一端可以在瞬间完成。电子货币充分地满足了全球化对融资手段的要求,在几秒钟内便可以完成上万亿美元的交易额。
但是,经济全球化又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弊端也是极其明显的:
其一,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首先倾向于发达国家。全球化是跨国公司推动起来的。全球跨国公司有6.3万家。它们控制了全球近50%的产值、60%的跨国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直接投资。全世界每年高达1.1万亿的对外直接投资中,90%是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的。因此,尽管全球对外投资在过去20年里增长了6倍,但70%都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的,其中8个最富裕国家占了20%,世界上100个不发达国家只得到了20%。
其二,发达国家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也多寡不均。美国因其在跨国公司的数量、营业额方面的比重和领先新经济结构,在全球化过程中占据了最有利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实行全球经营的企业占全美企业数的25%,到2000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75%(孙时联,2000)。美国跨国公司的比重超过了任何其它国家。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跨国公司中的霸主地位,加上美国在信息产业中的优势,使得美国具有操纵和使用世界资源包括其它工业化国家资源的特权。正如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的:“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和机会高度集中于为数甚少的国家,而且在这些国家中也分布不均。”(科菲·安南,2000)
欧元启动后地位疲软,就是美国的“新经济”与全球化的叠加作用造成的。美国以其在“新经济”和全球化领域的优势将西欧大量资金吸引到美国,使美国的经济获得增长的血液。西欧的资金大量外流是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和就业机会丧失的重要原因。两地经济景气的反差,又导致欧元汇市不振。欧元“奇迹”未能充分展示。
欧元区人口3亿,多于美国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与美国相当。欧元具有挑战美元的潜力,但欧元要真正成为能够挑战美元的国际货币,在区内和国际金融舞台显现“奇迹”,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欧元区除了要完善欧元体制建设,协调好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外,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工作要做,一是加快完成经济与社会领域的改革,克服高福利和劳动力市场僵化带来的结构性弊病,二是完成“数字欧洲”计划,努力在“新经济”领域迅速赶上美国。只有在那时候,欧元才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与美元一争高低,充分发挥其单一货币的“奇迹”作用。
标签:新经济论文; 美元欧元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欧元论文; 欧盟成员国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货币论文; 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