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城市中的高危化工企业用电安全管理论文_李锋,张庆丰,夏世超

大型城市中的高危化工企业用电安全管理论文_李锋,张庆丰,夏世超

(国网上海金山供电公司 上海 200540)

摘要:近年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的公共安全,不能存有任何侥幸。作为上海南翼辐射长三角的“桥头堡”,规划人口为40万人的金山新城,距离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不足10公里。面对化工产业高度聚集、企业管理良莠不齐、安全管理如履薄冰的现实状况,如何加强高危化工企业用电管理,减少次生灾害发生,对于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主要针对高危化工企业用电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风险预控、关口前移,通过建立健全高危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提升安全预控能力,保障大型城市公共安全。

关键词:高危企业;风险预控;公共安全

1 金山地区高危化工企业管理现状

上海市金山区,地处杭州湾畔,位于沪、杭、甬及舟山群岛经济区域中心。自70年代起,依托原油港口运输、国家产业扶持等优势,逐步成为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聚集区。辖区内现有“十五”期间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上海化学工业区,以及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的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英国石油化工、德国巴斯夫、日本三井等跨国公司均已落户园区,辖区内现有备案10kv以上高压化工用户92户。同时,由于园区的辐射效应,辖区内另有各类化工生产、仓储运输等小企业近200户。

化工产业崛起,带动了地区就业和经济发展,金山区以石油化工为依托,实现了“拼搏二十年,把金山建设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化的上海南翼滨海新城”的目标。但由于化工产业的特殊性,对供电可靠性有着特殊要求,高危化工企业的任何一次用电事故,不仅会给企业自身带来重大危害,并且易给电网带来冲击,造成大面积停电以及次生灾害。例如:2013年6月24日,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内上海盛瀛化工公司发生火灾,造成6人受伤,厂区周边环境污染。事故原因为技术人员对新型产品配方进行试验性生产,反应压力过高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综合分析,当前影响高危化工企业用电安全主要因素包括:

1.1停电危机意识淡化。对因中断供电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环境污染、公共秩序混乱等情况缺乏重视,对企业负荷性质未分类定级,对于有特殊供电要求的生产环节和作业流程未建立风险防控措施。

1.2用电设施带病运行。设备陈旧,缺乏规范管理,电气运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未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检修和试验,存在安全隐患。

1.3电源配置仍不规范。电源配置不能满足安全供电要求,部分企业原有自备电源长时间搁置无法使用或已废弃,无法应对因用户自己事故停电和电网突发停电时造成的影响。

1.4应急措施还不完善。没有完备的事故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停电应急预案,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能正确、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造成事故扩大。

2 本地区加强高危化工企业用电安全管理的主要思路和做法

依据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安全生产预控能力。

2.1构建高危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严格高危化工企业安全准入审查。公司先后参与化工环境整治协调会36次,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确定化工企业接电准入标准,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化工用户业扩管理规定。除申请企业具备环保等批文外,公司还借助园区服务共建机制,会同园区管委会共同开展入驻企业资质审查,对符合准入条件的予以接电许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规范高危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公司依据《上海市重要电力用户供用电安全管理办法》,根据供电可靠性以及中断供电对人身安全、政治、经济、环境保护和社会秩序造成的损失或者影响程度,对高危化工企业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按照供电实际需求、电力负荷特性及公共电网现状等因素,科学评估安全风险,通过与高危化工企业签订供用电安全保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健全高危化工企业用电管理专档。公司为辖区内92户高危化工企业建立详细的用电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参数表、一次系统图、供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应急预案等16项重点内容,涵盖供电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客户档案的建立不但明晰了产权归属和责任范围,并为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2加强高危化工企业用电隐患排查治理。

加强政企联动开展供电安全综合整治。公司定期开展供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指导客户制定安隐患整改方案,对于重大安全用电隐患不及时整改的,报送政府相关部门。在近年来持续开展的“五违”暨城市运行安全综合整治活动中,公司会同政府职能部门共同确定高危化工企业最低生产经营规模标准,配合编制“综合整治中中止供电、供水、供电操作规程”,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对现有化工企业不符合供电安全管理要求的,由政府部门责令关停并转。仅2016年,已完成同力水泥等40户整治对象用电信息核查和现场配合停电工作。

强化专业指导提供专业指导技术支撑。公司开展园区服务共建,针对重点园区发展需求,做好电网规划布局和供电服务,以重点行业领域、高风险区域、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为重点,主动提供用电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为提高高危化工企业故障预判和应急能力,降低其内部设备故障发生概率,公司积极指导化工企业采用以磁场监测为主的新型在线监测技术应用,能在局部放电初始阶段监测到相关数据,结合SCADA系统与主站通信,提升预警能力。

2.3强化应急管理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完善服务机制指导应急响应。公司制定化工企业安全用电服务制度,依据化工企业重要电力负荷容量和分布,做好定期检查和安全风险分析,指导用户共同编制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停电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电源配置和非电的安全措施,并多次联合产业园区、化工企业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跟踪非电应急措施设备运行情况。

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协同能力。公司组建专业应急队伍,强化专业设备配置和应急演练,注重加强与各专业力量的协作,不断积累化工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经验。先后参与上海市化工装置突发事件应急综合演练、化工区氨泄漏应急处置等各类专项演练,提升与各救援专业力量协同作战能力。2013年,第二工业区某企业乙氧基化装置发生爆燃,有毒致癌扩散,公司应急抢先力量参与抢先48小时,确保现场未发生次生灾害。

3 实践的思路启示

3.1 政企联动风险管控能力增强。逐步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格局,与地方政府、两大化工产业园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更加明确,协同更加高效,特别是对于化工企业的准入,实现了多方监管。

3.2 隐患排查治理成效显现。截止2017年7月,化工区完成双电源改造3户,排除假双电源用2户,增加自备电源3户,完成设备改造2户,推广新型在线监测技术应用1户。供用电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及义务,企业从抵触监管到主动寻求服务,共保共盈的意识得到增强。

3.3 电力市场份额得到巩固。借助园区供电服务共建,主动承担用电安全管理职责,精准掌握园区客户,特别是化工企业的实际用电需求,帮助园区解决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满足了园区持续发展需求,确保了公司电力市场份额。

2015年6月,因上海化工区产业发展规划(修编)环境评价引发金山区及周边地区群众游行集会。上海市政府经慎重研究,终止环评,并明确上海化工区、金山区全力开展综合治理,切实回应群众关切。在此背景下,化工企业的用电安全管理要求更加严格。通过建立健全高危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现了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提升了用电安全预控能力。

论文作者:李锋,张庆丰,夏世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大型城市中的高危化工企业用电安全管理论文_李锋,张庆丰,夏世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