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郭青

博罗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516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陈旧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越来越不满足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城市道路不能仅仅局限于使用功能上,还要满足观赏性、舒适性以及便捷性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性入手,对目前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人性化理念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旨在为人民提供便利,方便社会民众日常出行,并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所以,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重视道路安全、道路美学并和附近环境和谐相处,一方面是将来城市道路设计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可以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人性化设计理念是现阶段城市道路设计中较为先进的发展理念,并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民众改善生活质量等需求的先进理念相一致,城市道路设计发展应用该理念具有必然性。

1、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般常规的道路设计工程旨在实现日常道路通行的需要,方便群众出行。在此基础上,一般设计的道路对形式过于重视。在我国城市交通快速发展与群众出行需求逐渐增加的背景下,由于不合理的交通设计而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所以,我们必须在保证实现基本交通能力与质量的基础上,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充分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聚焦于满足群众需求,城市道路设计的宗旨即为坚持人性化管理,重视细节上的内容,尽可能减少道路设计不当埋下的安全隐患,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人性化设计理念时刻关注人们的心理感受,同时能实现人们的精神追求,将这种先进的理念应用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不但能保证高效地开展工作,而且能给出行群众创造视觉审美和心理满足。现阶段,城市道路设计必须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基本理念,保持与时俱进,进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当前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理念过于单一

目前,城市道路普遍采用方格网式设计方法,千篇一律。方格网式设计中,道路横断面比较单一,一条路复制于另一条路,毫无特色可言,加之城市交通繁杂,居民忙碌地辗转于各个地方,由于设计理念的单一,导致驾驶员无法体会行车途中的风光,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道路景色,使市政道路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有必要对城市道路设计理念进行改革,对设计方式进行研究。

2.2 设计忽略人性化理念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是“以车为本”的设计理念,忽视了行人及非机动车辆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城市道路出现行人和车辆不能够协调发展的问题。城市道路设计以车辆为中心,忽略了人在城市道路生活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道路车辆繁忙,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及噪声,打破了城市居民安静的生活。这并不是城市道路设计不能避免的问题,而是城市道路设计中忽略了人性化理念,没有将城市道路设计与人性化理念相结合。

3、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应以城市道路设施建设为重点,道路的排水组织、交通标识、信号灯的合理设置和管理,要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高程度地打造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为了加快美丽中国的构建进程,需要对城市道路设计进行不断优化,将人性化的理念更深入地融入到设计中。综上,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是一个长久的攻坚战,需要城市道路设计、建设及运营者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的设计方法。

3.1 道路横断面设计

3.1.1 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设计首先应该确保人行道的平整度,设计人员在进地人行道铺装方案设计时,除保证人行道密实度及平整度,应考虑多铺装一些防滑砖。另一方面,人行道设计应考虑人行道与车行道的高差问题。人行道与车行道的高差最好控制在10~15cm之间,这样不仅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行驶,而且车辆不对行人造成影响。(见图1)。

3.1.2 非机动车道设计

目前许多城市道路存在道路功能划分不清的现象,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交织在一起,功能划分不明确,不同动力性能的车辆混杂行驶在同一车道上。特别是非机动车车道经常受到机动车和行人的影响,不仅影响非机动车运行的速度,而且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非机动车道应严格与机动车道、人行道相隔离,各行其道。《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中提出: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非机动车道的宽度需要根据车道数的倍数进行设计。

图1 人行道设计效果案例

3.1.3 机动车道设计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车身自身的的宽度,还应考虑车辆行驶时横向安全距离以及车辆驾驶方向盘在驾驶过程中会出现微小的角度偏差。这些在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时均应该考虑,并以此来确定车行道的宽度。

3.2 道路设施设计

3.2.1 临时停车场的设计

目前各大城市均存在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因此,应有效、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如今大多数的临时停车场存在车辆乱停放,影响交通通行效率的问题。为了缓解停车难,对于宽度较大的人行道应合理安排临时停车位供机动车临时停靠使用。临时停车位划分应在不影响行人通行、保障行人安全的前提下设置,并且根据道路的特点,分时段、分路段地对人行道进行划分,根据车辆临时停靠的特点,制定动态的收费标准,确保人行道临时停车位合理、科学设置,既不影响行人正常通行,又可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3.2.2 无障碍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中,最能反映人性化理念的是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主要包括路缘石、盲道、公共建筑无障碍出入口以及一般坡道。无障碍设主要体现对残障人士的关怀,象征着社会以及城市的进步。但目前无障碍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情况却不甚乐观,主要表现在位置的选择不合理、施工过程中质量不合格以及后期维护不及时等方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无障碍设计的认识存在偏差,普遍认为它是可有可无的配套设施。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无障碍设计的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主要包括人行横道与缘石坡道的相互错位、盲道上的防滑砖块松动以及盲道上随意停车等现象。

因此,为了保证无障碍设计真正发挥作用,为残障人士提供舒适的出行环境,首先应从无障碍设计入手,保证设计层面合理,然后是在施工过程中掌控施工质量,把好质量关,最后是后期的养护必须到位。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需将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与城市大型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计合理衔接,保持其顺畅性(见图2)。

图2 无障碍设计

3.2.3 人行天桥的设计

人行天桥在道路系统中是步行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安全过街和车辆顺利通行的重要保证。人行天桥进行人性化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人行天桥的选址问题。人行天桥的本质在于解决城市道路中过街量较大且人口密集问题,设置的位置自然也应选择在这些节点。如果人行天桥选址不合理,居民不愿意花费较长的步行跨越人行天桥,而是直接横穿道路,则设置人行天桥就失去了意义。

(2)人行天桥的交通组织问题。在人行天桥附近设置道路栏杆,引导行人穿越马路时行走人行天桥,而不是横穿马路;为照顾残障人士,可设置残疾人坡道;在繁华的购物区,可设置自动扶梯,一方面减轻居民购物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对人流疏通起一定作用(见图3)。

图3 人行天桥效果图

3.3 城市道路与周围景观的配合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在设计城市道路时,越来越重视景观效果,如上海市的世纪大道。在景观设计中,城市道路与周围景观的配合尤为重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道路断面与两侧建筑的关系。道路断面与两侧建筑物应协调合理,当两侧建筑物较高时,道路断面应保持简洁、宽敞,当两侧建筑物较矮时,道路断面要适当变窄,保持断面的紧凑感。

(2)色彩。当两侧为现代建筑时,人行道铺砌可采用花岗岩、晶石砖、彩色混凝土等现代装饰材料;当为仿古建筑时,应采用陶砖、灰色砖(石材)等古朴、典雅的材料铺砌。

4、结语

城市道路设计并非孤立的建筑物间点和点之间的连接,而必须是集民众交通能力、交通环境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由于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的道路交通设计理念已经逐渐过时,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与民众出行的要求。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逐渐使用人性化理念,以道路交通环境的实际情况与要求为基础,设计正确科学、美观协调的交通线路,即为将来城市道路设计的发展方向,并且也能有效推动城市长远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鹰飞,李杰.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22(z1):164-168.

[2]孙宝芸,董雷.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275-279.

[3]张强.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评价[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4]张光源.关于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0):4.

论文作者:郭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郭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