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项 琳 赵晓洲

(芒市文物管理所 云南 芒市 678400)

摘 要: 在新媒体环境下,原有的传统化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方式逐渐无法满足当前科技的进步要求,再加之人们的价值观及需求都有所提高,便出现了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也导致当今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国家文物保护的现状及目前亟待完善的不足之处,最后阐明新媒体在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新媒体;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伴随新媒体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相关部门在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也开始涉及新媒体技术。然而,目前我国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良现状,为更好地向群众展示现有文物的保存及管理状况,给参观者提供更优异的服务体验,科学合理的应用新媒体相关技术,是当下进行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1 我国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1.1 数字化罗列与展示

20世纪有关数据信息的相关理论便开始盛行,成功修建了众多大型文物馆,将陈列、典藏的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创建数据库,用来保存国家级珍贵文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引进,各种“信息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风生水起,而创建数据库的目的在于将具体文物保护中的产品明细进行罗列并展示,便于后期查询[1]

典藏文物大多是独一无二且不可复制的,因而实际能展示出的文物往往只是馆藏文物的少数部分。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传统文物保护与管理方案的封闭性和单一性均有所突破,新媒体技术的最大化应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差异,将文物保存现状直观的展示在群众面前,是迄今为止塑造文物传播的极佳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对珍贵文物的渴求。

医养结合是基于我国国情,以满足老年人的医养需求为目标,主要以城市社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为载体,以医或养其中一方为主体,通过依托、吸纳等方式进行医养融合的发展模式(图1).在弥补机构养老设施不足的同时,为居家养老提供便捷而全面的服务,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普适性的特点[5].

1.2 体验式互动

新媒体技术能深度解析访问者、参观者及文物信息之间的微妙关系,形成一体化关联体制,让访问者与参观者都能自愿加入文物信息阐述中去,进而推动体验式互动展示在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的广泛传播[2]。该展示方法主要受物理学中概念融合等理论的启发,如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都需借助工具才能开展实践并完成探索。如今文物管理工作中引进了很多音频设备,利用这些设备,可以将考古与发掘文物过程中各个文物的历史年限等数据进行完美阐释,加深群众对文物的印象。

1.3 开展信息化建设

目前一般利用新媒体技术中的三维扫描机数字建模等先进技术来完成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其旨在通过最佳方式对文物基本信息加以处理。收集并创建文物相关资料库,能帮助观赏者快速了解文物的历史及重要人物等,为日后文物信息管理与传播机制提供更大的便利性。

2 新媒体应用在文物保护与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2.1 媒体化参与思考

交互动画指在作品中插入交互功能的技能型动画,这种交互性带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让观众由原始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选择。实际上,动画本身所模拟的便是人类的生存意念,动画的实质大都起源与人类思维和想象力的融合构造,其展示形式也是在自然与生活的基础之上所创造出的高于常态的表象,其选择的题材亦能有效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这种交互式技术在展现自身优势之时,也让数字信息与图像运动实现了互动,进而使得大众积极参与其中。另外,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可参照文物的特点与储存现状来导入内容,从而全方位展现文物丰富的形态与内蕴,并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2 交互式导视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文物保管中心的使命已由传统的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思维形式也从群众固有思维逐渐转变为大众积极参与的模式。这种机制的创建,多源于智能化交互平台的建立,同时也应归功于文物保管部门在多功能技术应用上的改进与完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新媒体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在于其自身的“互动性”与“连结性”,它将文物保管部门的内部体系与先进技术相融合,并基于此构建新型展示装置,在吸引大众眼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即产生有效互动。从技术层面上突破以往单向传播的局限性,全方位调动群众的感官,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全面感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消化、吸收。

2.3 人机对话

对群众而言,新媒体环境下的先进技术给其带来了酷炫的感官体验,相反,对新媒体技术而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群众与文物间的关系,有效消除了两者之间的“距离感”。在新媒体技术的派生下,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其中最有利的一面是改善了原有的文物保管部门因自身属性而造成文物手机与展示的不均衡现象。而新媒体技术在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也实现了人类与文物之间的间接对话,从而让群众依据自身喜好选择喜爱的文物,并跟随自己的好奇之心与对文物的浓厚兴趣,不断进行探索,甚至证明相关理论的准确性。

对于学校来说,教学是中心工作,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学校通过教师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定型,思想波动大,在面对当今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因此,教书与育人的同步就显得更为重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更加严峻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授课虽然方式新颖,方便学员,但是要保障教学效果并不容易。教师坐在屏幕后干讲,一方面难以调动大家情绪,另一方面无法与学员实时互动,了解学员掌握的情况,无法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所以单纯的网络授课并不可取,建议采取网络授课与面授课程结合的形式,将《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课程安排为网络授课,采取边学边考的方式,解决学员空间与时间上限制的困难;此外其余技能培训的课程依旧采用传统的面授方式。同时,观摩课堂是最快地提升教师教学认识的途径之一,也可以给学员安排观摩各专业国家级名师的精品课程网络视频。

3 结语

综上可知,文物的保护需要所有人的支持,同时,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也需要群众的支持。对于我国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我们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极其珍贵且不可缺少的。只有不断改进并完善文物保护工作,我国的先进文化方能始终屹立于全球文化之林,永远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李孜宣.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7):144~145.

[2]王冉冉.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工作现状与对策[J].神州,2018(4):268.

中图分类号: G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44(2019)03-0018-01

收稿日期: 2018-12-6

作者简介: 项 琳(1982-),女,傣族,文博馆员,本科,主要从事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

标签:;  ;  ;  ;  ;  

新媒体环境下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