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新时代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新时代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刘丽,周雅露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摘 要: 社区老年学习者具有在情感、归属感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需求,更具有通过融入社会网络保持心理与生理健康的内在需要。开放大学老年教育课程应分为表现型需求、服务型需求和影响型需求、自我实现型需求等类别,以满足社区老年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与需求特点。因此,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应体现在“横向+纵向”的多样性教学和层次性课程教学模式、“四级联动”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多元课程教学模式、“项目式”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这是新时代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实践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老年人学习需求;课程教学模式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推进,中低龄老年人比重逐年加大、受教育程度日益攀升、老年人学习需求逐步增长,老年教育事业亟需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教育,帮助老年人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合理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发展和老年教育事业。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发办[2016]74号),同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职成[2016]4号),在社区老年教育问题上提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建设一批在本区域发挥示范作用的乡镇(街道)老年人学习场所和老年大学。努力提高老年教育的参与率和满意度。”[1]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社区教育重点任务的老年教育作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路径,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社区老年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需求特点

老年学习者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探究其学习心理及学习需求是开展老年教育的首要前提,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质,遵循老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明晰老年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是老年教育课程科学化设置重要的现实依据。

学习需求指的是个体在理想信念、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经济地位、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在一定社会关系制约的前提下,个体为获得某种乐趣或满足,为发展和完善自我而产生的教育需求。[2]老年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同于其他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具有明显的非功利性,主要是满足自身的兴趣爱好,摆脱孤独感,重新融入社会团体的心理需要。这也是《意见》中倡导“努力提高老年教育的参与率和满意度”的教育目标。

3.改编。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改编,主要是指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以适应具体的课堂情境。课程改编要着重考虑目的、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等五个方面,遵循遴选、二次创作、补充、拓展和创新等五个流程。

1.老年学习者的需求层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社交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是老年学习者参与老年教育学习的源动力。

社交需求体现为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老年学习者参与、融入群体活动是其在心理上寻求归属感的体现。现实生活中,许多空巢老人为排解心中的孤独感,走入社区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学习者学习动机较为单纯,学习层次也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而当学习需求上升为旨在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竭尽所能地发挥自身能力、优势,这一般是需要的最高层次,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老年学习者参加老年大学或社区教育的学习本身体现了自我实现需要,实现自我价值。

收缩裂缝主要是指混凝土因外界因素所致的体积变化,一般情况下是干缩裂缝与塑性裂缝,其中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时间主要在混凝土初凝阶段,此时具有较高的水化反应,水分会出现大量增加的情况,导致混凝土失收缩。干裂裂缝主要在混凝土硬化前后,表层混凝土水分散发比较快,内部结构热量散发相对较慢,直接导致混凝土表面收缩性相大,内部收缩性小,致使收缩情况产生一定的不均匀,从而发生收缩裂缝现象。

2.老年学习者的社会网络需求

老年群体中,退休老人由于不适应未曾经历的退休生活,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甚至是情绪烦躁、抵触社会生活等现象。如借助参与社区老年学习,融入社区团体并获得支持,可逐渐缓解不适及压力,激发其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走出困境。部分生活不幸或失独老人,由于心理创伤较为严重,难以走出阴霾,可通过社会支持帮助其融合进社会网络之中,强化个人的心理及生理健康。

社会网络是一群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及他们之间存在的交换关系及特定角色。社会网络中蕴含着社会支持资源,网络大多数情况下扮演支持性角色,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支持,通常可以起到两种作用,一是能够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使个人采取较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二是能够起直接及整体的保护作用,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人融入社会的网络之中,强化个人的心理及生理健康,促进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

麦克拉斯基在需求幅度理论中阐明,个体在任何发展阶段都有超越自我的需求,老年期尤为明显。自我实现型需求反映在课程上是最高层次的课程需求,在国外老年教育课程设置中,自我实现型需求的课程主要包括生命回顾类课程,如生命故事、代际间活动等,直面人生最后阶段的“死亡教育”课程,如生死观、生命价值等系列课程。

二、社区老年教育课程需求分类

第二次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政治宣言》确认“老年人是资源”,并指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有力的基础。[3]然而把老年人作为资源的培训类相关课程在老年教育服务体系课程中开设较少,大多是社区并未触及这方面内容,而对于一些兼职的老年人,出于自愿、凭借自身的经验和热情服务于社区,并未接受过正规的志愿者培训课程。这也恰恰说明在我国老年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开发,服务型需求和影响型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相关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1.表现型需求

基于新时代社区老年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需求特点、社区老年教育课程需求,客观上对开放大学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构建科学化、多样化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是有序开展老年教育、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增强老年人学习获得感和价值感的关键要素。

2.服务型需求和影响型需求

至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商星这颗火红的亮星,其视觉特征及运行规律,是殷人判断生活中用火活动是否适宜的时间参照。正是由于商星的此一重要作用,使得殷人将其作为主祀崇拜的对象,用以命名本族部落,进而沿用以为国号,以至国土分野。

美国老年教育学之父麦克拉斯基在1971年白宫老年会议中论述老年教育的意义与目标时,提出需求幅度理论(Theory of Demand Range)。该理论指出老年教育课程应该满足老年学习者五个层次的学习需求,涵盖了应付型需求、表达型需求、贡献型需求、影响型需求与自我超越型需求。

3.自我实现型需求

采用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谱法测定黑米液态发酵酒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黄酮类化合物中的酚羟基与三氯化铝在中性介质中生成具有特征吸收峰的有色络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该络合物的吸光度值与总黄酮的浓度成正比[4]。总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5],检测波长490 nm,以葡萄糖来计算,并测定其相对含量。

三、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表现型需求是指个体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从活动中获得内在满足感的需求。在课程设计中,目前老年教育领域中的课程大都以表现型需求为导向,例如:书画、舞蹈、形体、模特等一系列展现自我的课程,满足了自身的兴趣爱好的同时,在心理上最大限度的获得了满足感。

麦克拉斯基认为,人们都有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倾向和欲望。尽管老年人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然而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仍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可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加以探索,持续为社会服务。在现实学习中表现为:从老年学习者中推荐选拔某方面特长突出学员作为志愿者教授他人,或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或社区活动,或通过扶持年轻人和帮助他人。影响型需求一般是通过个体的行为、能力影响和感染周边环境,使其发生有益改变的需求。在某一老年群体中,不乏具有领导才能的老年学习者,他们可凭借自身具有正能量的语言和行为影响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使群体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1.“横向+纵向”的多样性教学和层次性课程教学模式

“多样性教学”是设置满足老年学习者多种不同需求的课程,以供选择;“层次性教学”即分层次构建某一专业的课程,从普通班到提高班再到研修班,最终帮助老年学习者达到“价值的自我实现”。目前,大多数社区教育只重视课程的“横向”开设,以达到教学的多样性,“横向”的教学模式虽客观上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但却反映出中国老年教育尚未发展成为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体系。只有极少数社区教育开展较好的社区关注“纵向”的层次性课程教学模式,开设普通班、提高班、研修班或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社区老年教育在“纵向”教学模式上亟需加强。

2.“四级联动”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四级联动”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是开放大学独有的特色教学机制,其中“四级”是指省老年开放大学、地(市)老年开放大学、县(市)老年教育学院、乡镇(街道)老年学校。省老年开放大学以网络为支撑,利用电视、电脑等多媒体手段,形成纵向的网络教学模式,对各个层级的社区教育进行指导,建立和完善老年学校与开大(电大)、社区教育机构“多校一体”的融通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实施“平台一体、资源整合、整体运作、成果分享”的老年开放教育办学系统,快速实现社区老年教育的城乡覆盖,这种教学模式为城市、乡村老年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经和机会。“四级联动”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一是辐射面广,可以覆盖全省的各个社区教学点;二是同步性强,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摒弃了各自为政的教学局面。

3.“线上+线下”多元课程教学模式

开放教育是国际上老年教育模式创新的突破点,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教育形式,它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引领了自主化、个性化的“线上+线下”教学。“线下”教学即面授课程,“线上”教学即从线下的传统教学内容转变成线上的数字内容,通过网络等终端实现的教学。开放大学在“线上+线下”多元课程教学上具有丰富的经验,由于多年来致力于通过电视、电脑等多媒体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拥有较为成熟的网络资源和技术力量,为开展“线上”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通过“线上”教育为主、“线下”教育为辅,“线上”教学带动“线下”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手段,大力开展“互联网+老年教育”,通过云平台、移动终端、电视、广播等多种手段,逐步建立线上输送课程,线下实施课堂教育的教学模式。线上和线下教育双轨并行的学习模式可更大限度地提高老年教育的时效性和持续性,开创“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新局面,真正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并行不悖的老年教育模式,通过有限实体课堂教学和无限数字资源共享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老年教育“一座难求”的状况成为历史。

4.“项目式”课程教学模式

在国外老年教育体系中,“项目式”课程教学模式开发较早,例如,美国于1986年成立的SeniorNet网站,该网站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其他有需要的人群提供计算机及网络教育,向学习者提供150余门课程;由澳大利亚的U3A Online启动的“老年人宽带项目”,通过数字亭为澳大利亚老年人提供使用计算机和接入互联网的机会,使老年人有信心学习使用新技术和技能。国内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游学”项目,最早兴起于1975年美国---“老人游学营”,该模式组织老年人旅游,在旅游中实施寓教于乐的旅游学习,采取短期住宿形态的学习方式,将教育、旅游、休闲三种要素有机相结合。[3]

“项目式”课程教学模式是指以远程学习为主要手段,合作开展非学历教育教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线上及线下一体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在国内的老年教育体系中,“项目式”课程教学是一种新兴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设计一系列课程,供老年学习者选择。目前,较为特色的“项目式”教学课程一是以“本地特色”+“游学”相结合的模式,例如,“看安徽”禅修游学,“看内蒙”皮画游学,安徽九华山健身气功旅居游学等项目;二是以“老年超级课程表”为老年教育服务机构开发学习资源推送工具,集资源配送与教学设计方案于一体,并对接移动终端,为老年人和为老服务机构提供定制化学习服务。“老年超级课程表”从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选定每日课程内容与播放时间,同时嵌入自有课程与活动,为老年人呈现周期课程表与活动安排。“项目式”课程教学模式是公益化事业与市场化的运作有机结合的产物,以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为导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老年教育中应加大力度发展此种模式。

四、结语

新时代社区老年学习者的学习心理需求愈发体现了情感和归属感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引导老年群体融入社会网络中同样是其心理与生理健康的内在需要。针对社区老年学习者的客观需求,老年教育课程分为表现型需求、服务型需求和影响型需求、自我实现型需求等类别,这为构建科学化、多样化的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因此,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应涵盖“横向+纵向”的多样性教学和层次性课程教学模式、“四级联动”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多元课程教学模式、“项目式”课程教学模式等模式,是新时代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实践方向和路径。

认为“人工智能不应具有法律人格”的重要论点之一,是认为人工智能和人存在根本性不同,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人。[注]熊琦:《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知识产权》2017年第3期,第3—8页;王迁:《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第148—155页;罗祥、张国安:《著作权法视角下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144—150页。根据现行法律制度和法学原理,除了法人可具有拟制法律人格外,法律人格只有自然人才能享有,故人工智能不可能具有法律人格。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Z].教育部等九部门,2016,6.

[2]李红.上海老年群体学习需求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3]叶忠海.国际老年教育发展的特点、模式和未来取向[J].当代继续教育,2017(10):47-48.

中图分类号: G7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537(2019)02-0018-04

DOI: 10.13844/j.cnki.jxddxb.2019.02.003

[收稿日期] 2019-3-22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JXJG-18-100-4)

[作者简介] 刘丽(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区教育、老年教育。

[网络出版地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6.1211.g4.20190528.1307.006.html

责任编辑: 罗 义

标签:;  ;  ;  ;  ;  ;  

新时代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