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探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法论文,地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地理课单靠讲述进行“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教法,只强调教师讲学生听,而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使用课本的训练,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对地理科的学习失去兴趣,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些情况,我校对地理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题的“引探教学法”。现提纲挈领地略加说明。
“引探教学法”教学模式就是根据现代系统理论和现代教学思想,吸取“启发式”、“学导式”、“发现法”等教学法之精华,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思考题为思维线,激发学生学习中的内部潜力,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讲后帮,使学生扎扎实实学好新知识的新教学法。其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探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引探的准备 即引导学生回想学习新内容应具备的旧知识。与新知识无关的旧知识此时不复习;讲解准备题(引例)。一般要求在几分钟内启发学生口头回答,师生共同小结解题方法,通过讲解准备题,为学生学好新内容搭桥铺路,扫除障碍。例如讲授初中地理“日本”第二课时“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工业分布”“农业和渔业”等内容时,应让学生回顾几个准备题,即“日本的自然条件中,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其自然资源的特点是什么?”“日本的地形有何特点?”……这就为学习“日本如何立足本国国情,充分发挥本国地理环境发展成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日本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等新内容打好基础。
二、引探的过程
1、根据新课的主要内容提出初学思考题(这种思考题一般在前一节课布置预习时提出,要求学生带着思考题预习)。它的安排顺序与新内容的教学顺序一致。如讲授“中亚”概述一节,可提出以下初学思考题。①中亚的海陆位置有何特点?②中亚的海陆位置特点对本区气候有何影响?③这样的气候特点对植被有何影响?对河湖水文特征有何影响?④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⑤农业生产特点对本区工业部门的形成有何作用?
2、学生带着思考题再学新内容。这要在引入新课后的几分钟内进行(预习时的学叫初学,上课时的学叫再学)。学生再学时,可以边思边划,可以边看边做边议,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学生再学时,教师抽查学生的初学情况,如果新授内容需要板图、板画或准备教具(幻灯、录像、挂图、模型等)的,教师也在此时作好准备。
3、回答思考题,并进行必要的演算,讲解或分析。学生做好准备后,教师就结合图形或模型适当启发学生回答,通过提问,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程度。学生回答后,即可由教师讲评,也可让其他同学补充评答,教师的讲评要指出学生答题的情况,对于不完整的应帮助学生补充完整,对于有错的就及时纠错,若学生不会回答的,教师就作详细解释,学生回答完思考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和新课内容决定是否进行讲解。
4、学生议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师生双边的学、问、答、算、讲和 分析后,教师再安排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议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尤其是鼓励中下水平的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容易忽视的问题,易犯的错误和疑点、难点、重点进行讨论,大胆反问教师,让学生及时消除尚未解决的问题(学习隐患),把新课内容弄透,发展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各个疑问,教师要归类给予回答,对于学生提出的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教师应给予肯定或表扬。
三、引探的总结
教师根据新课特点,紧紧抓住“三点一线”即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重点和难点),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前后节之间和基本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水到渠成”的归纳总结。如“地壳中的矿物”、“岩石和矿床”两部分内容里,短短一段课文,包含了10个概念,它们或者层层递进,或者相互包含,区分度差,易混淆,形成一个“概念群”,可把几个概念归纳整理成下图,概念间的关系清晰而明确,学生一目了然。
四、引探的实践
练习是教学实践的一种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我们按照教学“前有联系,后有伏线”的要求来设计练习题。练习题分巩固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
巩固性练习是为了巩固知识而设计的一种练习,它既是一种必要的少量的机械模仿,更是经过变形、变式、变换后的概念、原理、规律的训练,学生必须经过改变了的形式,掌握和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巩固性练习(含针对性练习,反复性练习)可以达到理解性的巩固,并提高应变能力,同时,注意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性练习,使学生综合地应用学到的知识,培养起综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性练习,即通过练习着眼于挖掘学生的潜在思维,发展智力或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或某种心理素质。采用一些经过精心设计选择的练习进行训练,达到定向发展的目的。
实践证明,引探教学法特别适用于地理教学,其理由有:
1、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带疑读文图时,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追根究底,这时教师及时把握,组织讨论,因为争论是强烈的外向刺激,使学生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
2、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能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整体设计,巧妙拟题,伏疑引思,导思点拨,议论解疑,信息反馈,加强调控,环环紧扣,优化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结构,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
3、师与生的“双向活动”,生与生的“多向”活动结合得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都得到发挥,教师通过宏观调控来突出其主导地位,学生则通过积极有效地自我学习,自我表现,自我解答问题,来强化其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思维升华。